图书介绍

畜禽繁殖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畜禽繁殖员
  • 钟孟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87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畜禽-饲养管理-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畜禽繁殖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模块一 基本技能和素质1

1 知识与技能要求1

2 法律法规2

模块二 基础知识5

1 畜禽生殖系统5

公畜的生殖系统5

(一)睾丸6

(二)附睾8

(三)输精管8

(四)副性腺9

(五)尿生殖道9

(六)阴茎和包皮9

母畜的生殖系统10

(一)卵巢11

(二)输卵管12

(三)子宫13

(四)阴道15

(五)外生殖器官15

公禽的生殖系统15

(一)睾丸和附睾16

(二)输精管17

(三)交配器官17

母禽的生殖系统17

(一)卵巢17

(二)输卵管18

2 生殖激素19

生殖激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19

(一)生殖激素的种类19

(二)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20

常用生殖激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21

(一)催产素21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1

(三)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2

(四)前列腺素22

(五)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23

(六)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23

(七)促卵泡素24

(八)促黄体素24

(九)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4

3 发情排卵及其激素调节规律25

发情25

(一)畜禽性机能的发育规律25

(二)发情周期及发情持续期26

(三)发情季节26

(四)产后发情26

(五)异常发情27

排卵27

(一)排卵的类型27

(二)排卵的机制27

发情排卵的激素调节28

4 胚胎的附植与预产期推算29

胚胎的附植29

(一)胚胎附植牢固的时间29

(二)附植的部位30

预产期推算30

(一)母畜的妊娠期30

(二)预产期推算30

参考文献31

单元自测31

技能训练指导32

一、观察母畜生殖系统的构造32

二、生殖激素的作用实验32

模块三 家畜的发情鉴定与发情控制技术35

1 家畜的发情鉴定技术35

发情鉴定的常用方法35

(一)外部观察法35

(二)试情法36

(三)阴道检查法36

(四)直肠检查法36

(五)其他方法36

各种母畜的发情鉴定方法36

(一)猪的发情鉴定36

(二)牛的发情鉴定37

(三)马、驴的发情鉴定37

(四)兔的发情鉴定37

(五)羊的发情鉴定38

2 家畜的发情控制技术39

同期发情技术39

(一)同期发情的作用39

(二)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40

诱导发情技术41

(一)原理41

(二)诱导发情的方法41

超数排卵技术42

(一)超数排卵的作用42

(二)超数排卵技术的原理42

(三)超数排卵的方法42

参考文献42

单元自测43

技能训练指导43

一、母畜发情的外部观察与试情43

二、牛、马、羊的阴道检查44

三、牛、马的直肠检查46

四、诱导发情实验47

模块四 采精技术49

1 家畜的采精技术49

猪的采精技术49

(一)采精室设计49

(二)公猪的调教50

(三)采精操作规程51

(四)采精注意事项53

2 禽的采精技术54

鸡的采精技术54

(一)采精适龄54

(二)种公鸡群的建立与比例54

(三)采精训练54

(四)采精前的准备55

(五)采精方法55

(六)采精频率56

鸭、鹅的采精技术57

(一)采精适龄57

(二)采精训练57

(三)采精前的准备57

(四)采精方法57

(五)采精时间与频率57

参考文献58

单元自测58

技能训练指导58

一、采取公猪精液58

二、鸡的采精60

三、鸭、鹅的采精61

模块五 配种技术65

1 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65

自然交配65

(一)配种的概念65

(二)自然交配的方式66

人工授精67

(一)人工授精的意义67

(二)人工授精的基本环节69

2 猪鲜精保存、运输和人工输精技术69

猪鲜精保存、运输69

(一)猪精液稀释粉(剂)及其应用69

(二)猪鲜精稀释液的配制72

(三)猪精液的保存与运输75

猪的人工输精技术77

(一)输精准备77

(二)输精管的选择78

(三)输精方法79

3 牛、羊冷冻精液保存、运输和人工输精技术80

牛、羊冷冻精液保存与运输80

(一)牛、羊冷冻精液保存的剂型80

(二)牛、羊冷冻精液保存的容器81

(三)牛、羊冷冻精液的运输83

牛、羊细管冻精配种技术84

(一)输精前的准备84

(二)配种方法85

4 家禽的人工授精技术87

家禽精液处理技术87

(一)精液品质检查87

(二)精液稀释与保存88

家禽的输精技术89

(一)鸡的输精技术89

(二)鸭的输精技术91

(三)鹅的输精技术92

参考文献94

单元自测94

技能训练指导95

一、猪鲜精的稀释与保存95

二、猪的人工授精96

模块六 妊娠诊断与助产99

1 妊娠诊断技术99

妊娠母畜的生理变化99

(一)母体全身的变化99

(二)生殖器官的变化100

妊娠诊断方法100

(一)外部检查法100

(二)阴道检查法101

(三)直肠检查法101

(四)腹部触诊法103

(五)超声波诊断法103

2 家畜的助产104

分娩过程104

(一)开口期104

(二)胎儿产出期104

(三)胎衣排出期105

助产105

(一)产前准备105

(二)正常分娩的助产105

(三)难产的救助原则和预防106

3 产后母畜与新生仔畜的护理106

产后母畜的护理106

新生仔畜的护理107

(一)新生仔畜的生理特点107

(二)新生仔畜的护理方法107

参考文献108

单元自测108

技能训练指导109

母猪的妊娠诊断109

模块七 常见繁殖疾病及其防治115

1 繁殖障碍及其防治115

公畜繁殖障碍115

(一)先天性繁殖障碍115

(二)性欲减退116

(三)交配困难116

(四)精液品质不良116

(五)生殖器官疾病117

母畜繁殖障碍118

(一)先天性繁殖障碍118

(二)卵巢机能障碍119

(三)营养和管理性繁殖障碍121

(四)生殖器官疾病122

预防繁殖障碍的综合措施122

2 常见产科疾病及其防治122

产道损伤122

(一)病因123

(二)症状123

(三)治疗123

胎衣不下123

(一)病因124

(二)症状124

(三)治疗124

(四)预防125

子宫脱出125

(一)病因126

(二)症状126

(三)治疗126

(四)预防127

产后子宫复原不全127

(一)病因127

(二)症状128

(三)治疗128

(四)预防128

产后子宫内膜炎129

(一)病因129

(二)症状130

(三)治疗130

(四)预防131

产后败血症132

(一)病因132

(二)症状132

(三)治疗133

产后瘫痪133

(一)病因133

(二)症状134

(三)治疗134

(四)预防136

参考文献136

单元自测136

技能训练指导137

一、子宫复原不全的治疗137

二、母牛卵泡囊肿的治疗137

模块八 提高畜禽繁殖力的技术措施140

1 评定畜禽繁殖力的指标140

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140

(一)哺乳母畜繁殖力指标140

(二)家禽繁殖力指标142

畜禽的正常繁殖力143

(一)牛的繁殖力143

(二)猪的繁殖力144

(三)羊的繁殖力144

(四)马、驴的繁殖力144

(五)兔的繁殖力144

(六)家禽的繁殖力144

2 提高畜禽繁殖力的方法145

影响畜禽繁殖力的主要因素145

(一)遗传的影响145

(二)环境的影响145

(三)营养的影响145

(四)年龄的影响146

(五)泌乳的影响146

(六)配种时间的影响146

提高畜禽繁殖力的措施146

(一)加强种畜禽的培育及选种选配146

(二)提高适繁畜禽的比例146

(三)科学饲养管理147

(四)做好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147

(五)规范而有效利用繁殖新技术147

(六)进行早期妊娠诊断,防止失配空怀147

(七)减少胚胎死亡和流产148

(八)防治不育症148

参考文献148

单元自测149

模块九 繁殖新技术151

1 胚胎移植技术151

胚胎移植的意义151

(一)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151

(二)缩短世代间隔,及早进行后裔测定151

(三)提高生产效率152

(四)代替种畜的引进152

(五)保存品种资源152

(六)有利于防治疫病152

胚胎移植的基本原则152

(一)胚胎移植前后所处环境的同一性152

(二)胚胎发育的期限152

(三)胚胎的质量153

(四)供体、受体的状况153

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153

(一)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的实施153

(二)供体母畜的超数排卵153

(三)供体的发情鉴定和配种154

(四)胚胎采集154

(五)胚胎的检查与鉴定156

(六)胚胎保存156

(七)胚胎移植157

2 胚胎性别控制及性别鉴定技术158

胚胎性别控制技术158

(一)X、Y精子的分离158

(二)改变受精环境158

胚胎性别鉴定技术159

(一)细胞遗传学方法159

(二)X染色体连锁酶活性测定法159

(三)Y染色体特异性基因探针法159

(四)免疫法160

3 核移植与动物克隆技术160

参考文献161

单元自测1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