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考研政治必备考点背诵手册 201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太奇考研政治教研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41549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政治理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考研政治必备考点背诵手册 201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1
考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
考点3、哲学基本问题6
考点4、意识的产生、本质及能动作用8
考点5、物质与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0
考点6、实践及其本质含义、基本特征12
考点7、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联系15
考点8、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发展16
考点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8
考点10、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矛盾20
考点11、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质量互变规律24
考点12、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否定之否定27
考点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29
考点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偶然性和必然性30
考点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可能性和现实性31
考点1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32
考点1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内容和形式33
考点18、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及其关系34
考点19、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归纳与演绎35
考点20、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分析与综合36
考点21、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抽象和具体36
考点22、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历史与逻辑的统一37
考点2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38
考点2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38
考点2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39
考点26、认识的本质39
考点27、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41
考点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44
考点29、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7
考点30、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49
考点31、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51
考点32、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2
考点33、真理和谬误、成功和失败53
考点34、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54
考点35、真理与价值57
考点36、社会存在及其作用58
考点37、社会意识及其特征59
考点3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60
考点3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62
考点40、社会形态的内涵及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64
考点41、社会发展的动力67
考点4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69
考点43、人的本质71
考点44、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72
考点45、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74
考点46、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货币的产生及职能75
考点47、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76
考点48、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77
考点49、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78
考点50、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79
考点51、资本周转80
考点5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81
考点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83
考点5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84
考点5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85
考点56、“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86
考点57、人类解放的含义87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89
考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89
考点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90
考点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92
考点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92
考点5、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三件大事95
考点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6
考点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7
考点8、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97
考点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98
考点10、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00
考点11、科学发展观100
考点1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103
考点1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04
考点14、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105
考点15、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06
考点16、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07
考点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09
考点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11
考点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113
考点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15
考点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统一战线117
考点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党的建设119
考点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20
考点24、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之农业122
考点25、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之手工业123
考点26、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之资本主义工商业124
考点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27
考点28、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29
考点29、发展才是硬道理132
考点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3
考点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34
考点32、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135
考点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136
考点34、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137
考点3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8
考点3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40
考点3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41
考点38、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42
考点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44
考点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45
考点4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47
考点4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49
考点4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150
考点4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53
考点4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54
考点46、大力推进生态文明157
考点47、人民民主专政158
考点4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59
考点4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61
考点5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62
考点5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163
考点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64
考点53、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68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69
考点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基本特征以及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69
考点2、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70
考点3、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局限性和教训171
考点4、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指导思想、主要事业、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教训172
考点5、戊戌维新运动及其意义与教训174
考点6、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77
考点7、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及其意义179
考点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180
考点9、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82
考点10、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及其重大意义183
考点11、第一次国共合作185
考点12、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及其经验教训186
考点1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188
考点14、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左”倾错误、形成原因及其危害189
考点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1
考点16、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2
考点17、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基本原则193
考点18、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94
考点19、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196
考点20、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及作用198
考点2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199
考点22、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02
考点2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205
考点24、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07
考点2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211
考点26、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213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5
考点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15
考点2、理想信念的实现216
考点3、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与时代价值216
考点4、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与经济全球化217
考点5、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218
考点6、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219
考点7、世界观与人生观220
考点8、价值观、人生价值及其评价221
考点9、正确对待人生环境223
考点10、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223
考点1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224
考点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25
考点13、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26
考点14、努力锤炼个人品德226
考点15、公共生活、公共秩序与社会公德227
考点16、职业道德、恋爱道德与家庭美德229
考点17、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230
考点18、社会主义法律231
考点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32
考点20、宪法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233
考点21、民商法律制度234
考点22、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与经济法律制度236
考点23、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237
考点24、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239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46
考点1、两极格局解体246
考点2、世界多极化251
考点3、经济全球化252
考点4、区域经济一体化253
考点5、综合国力竞争255
考点6、大国关系256
考点7、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258
考点8、地区热点问题259
考点9、西方新干涉主义的新特点260
考点10、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261
考点11、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263
考点12、南北关系264
考点13、南南合作264
考点14、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65
考点15、推动建设和谐世界267
考点16、中国对外工作新思路、新论断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