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通论
  • 林化君,李桂荣主编;李兆群,王家政,刘建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922498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性质2

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任务3

三、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体系7

四、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教学方法8

观念论11

第一章 中学语文科的性质观12

第一节 “语文”的涵义12

第二节 中学语文科的性质14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观21

第一节 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21

第二节 中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24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观36

第一节 文道统一的原则36

第二节 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39

第三节 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的原则43

第四节 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的原则50

第五节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原则55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要素的观念65

第一节 师生地位及关系的认识65

第二节 教材地位及作用的认识73

第三节 教学方法地位及意义的认识78

教材论84

第五章 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85

第一节 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沿革85

第二节 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91

第六章 中学语文课文钻研的要点103

一、解题103

二、认读104

三、释词105

四、析句107

五、划段111

六、求旨114

七、探法117

八、鉴赏119

第七章 各类课文的分析要领123

第一节 常用文体的分析要领123

一、记叙文的分析123

二、说明文的分析127

三、议论文的分析130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分析要领134

一、小说的分析134

二、诗歌的分析139

三、散文的分析142

四、戏剧的分析150

教法论155

第八章 读文教学法156

第一节 读文教学的任务157

第二节 读文教学的程序163

第三节 读文教学的方法174

第九章 作文教学法185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任务185

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原则190

第三节 作文教学的过程模式193

第四节 作文训练的类型与方式207

第五节 常用文体的写作指导216

第六节 作文教学的备课223

第十章 听说教学法229

第一节 听说教学的意义229

第二节 听说教学的目标232

第三节 听说教学的形式236

第四节 听说训练的指导247

第十一章 常用文体教学法251

第一节 记叙文教学251

第二节 说明文教学260

第三节 议论文教学267

第四节 常用文体教学比较274

第十二章 文学作品教学法282

第一节 小说教学282

第二节 诗歌教学291

第三节 散文教学298

第四节 戏剧教学302

第五节 文学作品教学比较306

第十三章 文言文教学法310

第一节 文言文教学的意义310

第二节 文言文教学的内容311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322

第十四章 语文知识教学法326

第一节 语文知识教学的意义326

第二节 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329

第三节 语文知识教学的方法335

学法论344

第十五章 学法指导的意义、目标和原则345

第一节 学法指导的意义345

第二节 学法指导的目标347

第三节 学法指导的原则352

第十六章 学法指导的内容、途径及要求356

第一节 学法指导的内容356

第二节 学法指导的途径362

第三节 学法指导的要求365

从教论368

第十七章 从教的条件及要求369

一、品德修养369

二、知识结构371

三、必备能力374

第十八章 语文教学的设计380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380

第二节 语文教案的编写390

第十九章 语文教学的组织401

第一节 第一课堂教学的组织401

第二节 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405

第二十章 语文教学成绩的测试413

第一节 语文教学成绩测试的功能413

第二节 语文教学成绩测试的要求415

第三节 测试的类型、方式及其选择418

第四节 语文教学成绩测试的命题422

第五节 测试结果的评定与分析424

第二十一章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428

第一节 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428

第二节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432

第三节 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439

第二十二章 语文教学的研究447

一、调查分析448

二、选定课题450

三、收集资料452

四、开展实验455

五、撰写论文456

后记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