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专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专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683013.jpg)
- 余吴恩主编;湖北省教育厅师资培训处组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0758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专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来源1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5
(三)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来源8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本质特征11
(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11
(二)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12
(三)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14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6
(二)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23
第二讲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与党的思想路线29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9
(一)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29
(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32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40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42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42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47
三、增强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50
(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50
(二)照辩证法办事52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54
第三讲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57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57
(一)从本质上理解社会主义57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展开及对其认识的深化59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62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艰难探索62
(二)正确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65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70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71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75
第四讲 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80
(一)革命导师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81
(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曲折历程8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意义8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89
(一)初级阶段的长期性89
(二)初级阶段任务的艰巨性94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0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100
(二)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具体化102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104
第五讲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107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7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107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108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10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110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准备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13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6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11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21
四、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125
(一)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25
(二)健全民主制度128
(三)加强法制建设132
第六讲 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134
一、邓小平的发展观与发展战略134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134
(二)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138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43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43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47
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151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151
(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突出的地位156
第七讲 把中国教育引向现代化160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是中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南160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60
(二)运用实事求是原则分析解决中国教育问题162
(三)全面指导中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南164
二、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165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165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69
(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73
(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78
三、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促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184
(一)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185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生动活泼地培养人186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187
(四)加强教育立法,实行依法治教188
(五)增加教育投人,保障事业发展189
后记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