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解中医入门一看就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解中医入门一看就懂](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0677699.jpg)
- 杨国旺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15555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中医学-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解中医入门一看就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医入门一点通——专家教你读懂国医养生精髓10
01·阴阳调和,百病不生10
认识身体的阴阳10
怎样分辨阴阳失调10
阴阳失调的四种主要症状10
诊断时辨明阴阳10
治疗时调和阴阳10
中药药性有阴阳10
02·巧用五行养身体11
利用自然五行调理人体11
利用五行生克调理脏腑11
利用五行之性调养身体12
利用五行对应望面色,辨口味,发现脏腑病变13
中医的五行治疗法则13
03·养生必先调五脏14
心14
肝15
脾15
肺16
肾17
胆18
胃19
小肠19
大肠20
三焦20
膀胱21
奇恒之腑21
传化之腑21
04·打通经络病自消22
肺经病的表现22
胃经病的表现22
大肠经病的表现23
脾经病的表现23
心经病的表现24
膀胱经病的表现24
肾经病的表现24
小肠经病的表现25
心包经病的表现25
三焦经病的表现26
胆经病的表现26
肝经病的表现26
督脉病的表现27
任脉病的表现27
05·要想身体好,先要调气血28
气从哪里来28
气有什么用28
如何调养气血29
血有什么用29
06·养好津液至关重要30
津液是什么30
津液从哪里来30
利用五液滋养五脏30
07·顺四时养身体,祛病又延年31
春季着重开发阳气31
夏季着重保养阳气31
秋季着重收敛养阴31
冬季着重敛阳护阴31
08·远离六淫,疾病不侵32
六淫易在何时出现32
六淫易在何处出现32
六淫如何在体内转化32
如何分辨六淫32
09·劳逸结合不生病34
过劳之患34
过逸之患34
10·调养情志身不伤35
损伤身体的七种情志35
七情如何伤身35
11·养生,吃是关键36
饮食应有度36
五味调和保健康36
饮食洁净不可忽视37
12·人体内的正邪之争38
实的病机38
虚的病机38
虚实错杂的病机38
虚实转化的病机38
13·了解自己的抗病能力40
你的体质易患哪些病40
疾病是怎样侵入身体的40
穴位按摩,打通经络百病消42
01·学会按摩,开启人体自愈功能42
按摩如何疏通经络42
何时可以按摩42
怎样按摩最有效42
何时不宜按摩43
按摩自疗的诀窍44
02·一用就灵的保健按摩法45
头面部保健按摩45
胸腹部保健按摩46
上肢部保健按摩47
背部保健按摩49
下肢部保健按摩50
03·自我按摩,祛除常见病51
肥胖的自我按摩51
脱发的自我按摩51
痛经的自我按摩52
丰胸的自我按摩53
失眠的自我按摩54
感冒的自我按摩56
胃痛的自我按摩58
刮痧自疗,身体有病早知道60
01·一学就会的刮痧自疗法60
刮痧能排毒60
哪些不适能用刮痧解决60
何时何处禁用刮痧61
刮痧的工具61
刮痧的注意事项62
刮痧的要领62
刮痧部位与身体器官的对应62
保健刮痧法63
02·刮痧治疗常见病64
刮痧治疗肩周炎64
刮痧治疗发热65
刮痧治疗急性胃肠炎66
刮痧治疗高血压66
拔罐疗法,找准痛点,一拔就见效68
01·拔罐必学的基本常识68
抽气罐的操作方式68
拔罐前的准备68
拔罐的常用体位68
罐具的选择和准备69
拔罐方法69
拔罐次数69
拔罐后皮肤变化解读69
拔罐疗法的选穴原则70
02·找准特效穴,拔除全身疾病80
耳穴按摩家庭疗法一点通80
神奇的针灸保健疗法82
让汤药发挥最大功效——煎制汤剂有学问82
01·煎好汤药的技巧88
用什么容器煎药88
用水的技巧88
煎前浸泡88
入煎的特殊处理88
煎药的火候和时间90
正确保存剩余药材90
02·正确服用汤药的方法91
服药时间91
服药方法91
服药次数91
服药温度91
03·小药材,治大病92
发散风寒药92
发散风热药95
清热泻火药98
清肝明目药100
清热凉血药100
清热解毒药102
清热燥湿药105
清虚热药108
攻下药109
润下药111
峻下逐水药112
利水渗湿药114
化湿药118
祛风湿药121
理气药124
活血祛瘀药127
止血药131
消食药135
驱虫药137
温寒化痰药138
清热化痰药141
止咳平喘药145
祛寒药147
开窍药150
平肝息风药152
养心安神药156
补气药159
助阳药162
养血药167
滋阴药170
收敛药174
小病不求人——常见病对症中成药实用速查174
01·不可不知的中成药常识178
中成药的特点178
中成药的优缺点178
正确理解“是药三分毒”178
怎样正确服用中成药179
中成药的服用方法180
服药的适宜温度180
中成药的服用疗程181
其他注意事项181
食物与药物的相辅相成181
购买中成药时应注意什么182
中成药应怎样保存183
02·老中医推荐的常见病调养药方184
感冒184
感冒发热190
中暑193
咳嗽195
哮喘200
鼻炎202
咽喉肿痛203
牙龈肿痛204
口舌生疮205
耳鸣206
胸闷207
心悸207
失眠209
贫血211
厌食212
痞满213
胃痛215
食积218
腹痛219
腹胀222
胆囊炎223
呕吐224
糖尿病226
察颜观色,老中医教你读懂身体健康警报226
01·对症治疗才有效230
症、证、病的不同含义230
先辨证后论治——找到病根,标本兼治230
辨证论冶的秘诀231
02·一学就会的自我诊病法232
自诊的主要方法——望诊232
依据望、闻、问、切自我诊断232
03·望神气知健康233
得神233
神气不足233
神志异常233
04·望面色知健康234
看常色234
察病色234
05·望形体知健康237
望形体237
望姿态237
06·望头面知健康238
望发238
望头形238
望面部238
07·望五官知健康239
望目239
望鼻239
望耳240
望口与唇241
望齿与龈241
望咽喉241
08·望肢体知健康242
望颈项部242
望胸部242
望腹部242
望背部242
望腰部243
望前阴243
望后阴243
望手足243
望掌腕243
望指趾243
09·望皮肤知健康244
望色泽244
望肤质244
10·望舌知健康245
望舌的要点245
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45
望舌的内容246
望舌神246
望舌色246
望舌形247
望舌苔248
11·望排出物知健康250
望痰、涎、涕250
望呕吐物250
望大便251
望小便251
望带下251
12·其他症状的自我感觉诊断252
寒、热感觉自诊252
出汗自诊254
疼痛自诊255
饮食与口味自诊260
排便情况自诊261
睡眠情况自诊263
女性经带情况自诊264
附录1:中医常用术语小词典266
附录2:中医经典著作简介278
中医常用专业术语索引283
常用中药材索引284
常用中成药索引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