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核心价值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核心价值观
  • 黄进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166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核心价值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从“理性”到“感性”的价值自觉1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昭明于世1

第一章 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第一节 价值观是对“价值认识”的实践体验1

一、价值观及其相关概念1

二、价值观的特征及类型4

三、关于“价值认识”的社会实践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价值理性”的张扬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8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理性”的本质11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理性”的回归与强化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价值目标”的追求1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1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18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21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溯源2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24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辩证分析24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价值形态的论述26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28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丰富与发展29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贡献30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局限3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探索与贡献37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见37

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42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拓展45

四、胡锦涛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52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内蕴解读59

第一节 何以产生: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由来59

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主要价值伦理59

二、传统文化中昭示的核心价值理想62

第二节 何以存在: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68

一、价值样本:对既往社会价值观的凝聚68

二、整肃纲纪:奠定公民社会秩序的基础69

第三节 何以发展: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7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系73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民社会的时代品格77

第四节 何以扬弃: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与发展79

一、唯物史观——认知与评判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80

二、实践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80

三、发展观——扬弃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82

第四章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中核心价值观的脉络梳理85

第一节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与流派85

一、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概念85

二、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87

三、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流派88

第二节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衍生的核心价值观91

一、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构建92

二、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功能98

第三节 西方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及理性评价102

一、现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要素102

二、对西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评价106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本质体现11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本概述11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11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基本特征11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辩证关系12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阐述122

一、“人的解放”123

二、“自由的实现”125

三、“民主的保障”128

四、“平等的体现”131

五、“改革的推动”133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推进13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文本13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典理论139

第六章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144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144

一、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特质144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表征146

三、社会意识形态的世界环境149

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152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15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依据15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保障15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导原则158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163

一、强化理论认知,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163

二、实现价值认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166

三、遵循道德规范,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内化169

四、紧扣国家战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力量172

第七章 国家视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175

第一节 富强:国家精神的根基175

一、物质富足:社会与国家的基础175

二、中国走向“富强”的现实探索178

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中国特色:“国富民强”和“民生幸福”181

第二节 民主:国家精神的主体184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特质的认识184

二、中国“民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187

三、凝聚中国特色的“民主”价值观190

第三节 文明:国家精神的体现192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价值观的发展192

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的创新与丰富196

三、“文明”价值观诉求对国家建设的意义199

第四节 和谐:国家精神的内核201

一、深蕴于内的乌托邦:古今中外对“和谐”的价值求索201

二、“和谐”对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意义204

三、“和谐中国”理想的实现路径207

第八章 社会视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211

第一节 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调211

一、“自由”的界定及实现维度211

二、“自由”的内核是“人的全面发展”214

三、倡导“自由”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217

第二节 平等: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220

一、“平等”观念的萌生及发展220

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中国化”222

三、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文明和“全民共享”的物质文明226

第三节 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229

一、“公正”的溯源与含义229

二、“公正”对社会义利观的校正233

三、“公正”在社会层面的制衡235

第四节 法治: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尺239

一、根植于皇权与人治的古代“法治”239

二、“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241

三、从核心价值到公民信仰的法治精神244

第九章 公民视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248

第一节 爱国:公民道德的归属248

一、“爱国”情感的起源248

二、价值观视角下“爱国”的涵义251

三、在“爱国”教育中凝聚“中国力量”253

第二节 敬业:公民时代的责任257

一、“敬业”的界定和时代价值的体现257

二、“敬业”的价值认知259

三、“敬业”的实践特征260

第三节 诚信:公民操守的恪守262

一、“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内生”与“外化”262

二、公民个体“诚信”价值观的养成264

三、公民社会“诚信”价值观的履践267

第四节 友善:公民善行和善心的呼唤269

一、“友善”的价值观探源269

二、“友善”的社会身份与功能271

三、“友善”的实践魅力274

第十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278

第一节 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时俱进278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进程278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环境变迁283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285

第二节 价值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正确认知287

一、传统道德观的现代功能287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意义289

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锻造价值品格292

第三节 价值追求:“道德法则”的“现代转型”295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296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核心价值观的遵循297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品质299

后记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