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纪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纪事
  • 盖军主编;张树军,刘晶芳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3094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453页
  • 文件大小:349MB
  • 文件页数:14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纪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3

五四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5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7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2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7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的新局面30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4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35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40

北方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41

反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46

北伐战争50

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工农运动的高涨53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55

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妥协退让58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62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63

大革命的失败65

二、国共两党十年内战时期(1927.8—1937.7)71

南昌起义71

八七会议和革命总方针的制定75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8

广州起义84

“左”倾盲动主义的出现及纠正88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92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提出97

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102

反对托陈取消派的斗争106

古田会议112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发生及纠正118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全党的统治123

根据地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130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37

党领导的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人运动141

左翼文化运动144

查田运动15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54

王明“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58

中央红军的长征162

遵义会议168

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174

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和三大主力会师西北180

红一方面军的东征和西征186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0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196

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200

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205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09

国共两党的谈判214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218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225

卢沟桥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225

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230

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232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236

《论持久战》的发表和持久战理论的提出242

王明右倾错误的出现247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52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257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263

百团大战267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形成270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277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281

1942年国共两党改善关系的谈判287

南方局与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艰苦工作289

大生产运动292

整风运动295

194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00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03

194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04

抢救运动307

制止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三次反共高潮311

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高涨314

1944年的国共两党谈判和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316

1944年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319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22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325

1945年春夏季解放区战场的攻势作战329

日本投降和抗日战争的胜利332

四、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339

“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提出339

重庆谈判343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制定和实施346

停战谈判和军事调处348

政治协商会议354

国民党统治区争民主反内战运动的兴起358

《五四指示》和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362

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364

挫败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368

转战陕北371

战略进攻方针和刘邓大军挺进中原372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375

全国土地会议和土地法大纲的制定378

1947年十二月会议381

1948年的整党运动384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87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389

辽沈战役392

淮海战役394

平津战役396

北平和平谈判的破裂398

米高扬访问西柏坡401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405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40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408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0—1956.9)4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415

解放全国大陆的胜利420

没收官僚资本429

收回一切帝国主义在华特权433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437

稳定物价的斗争441

统一全国财经446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450

抗美援朝战争45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461

镇压反革命运动466

西藏的和平解放470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474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480

调整工商业485

增产节约运动489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491

“三反”运动496

“五反”运动500

整党运动505

枪决刘青山、张子善的决策509

高等院校院系调整51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513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518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24

高岗、饶漱石事件528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534

《毛泽东选集》的出版538

军队的精简整编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54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50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552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559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562

“潘汉年、杨帆”案570

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575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5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582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587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591

粮食统购统销597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603

《论十大关系》与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606

经济工作中的反冒进60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613

六、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56.9—1966.5)619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619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625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629

1957年莫斯科会议634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636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及夭折640

19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的斗争643

1958年炮击金门和台湾海峡危机648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653

“大跃进”运动的发动657

大炼钢铁运动661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665

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错误的初步纠正669

平定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叛乱673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79

第三届全国政协会议680

1959年庐山会议681

1959年“反右倾”斗争686

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发展691

60年代前期的国民经济调整694

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及曲折703

60年代初期政治关系的调整709

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715

试办托拉斯721

60年代初“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再兴起及夭折724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727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731

新疆伊犁、塔城事件736

打击台湾国民党武装特务袭扰活动739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744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及实施748

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753

中苏论战和两党两国关系的破裂757

人民解放军大比武活动763

工业学大庆运动766

农业学大寨运动768

全国学解放军运动771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75

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776

学习雷锋活动777

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十三国779

与周边国家边界条约的签订781

中国和法国外交关系的建立785

原子弹的研制和爆炸788

抗美援越795

林彪委托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座谈会799

对《海瑞罢官》的批判807

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5—1976.10)815

中共中央五月政治局扩大会议815

彭、罗、陆、杨事件817

中央一线领导的派工作组问题818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820

红卫兵运动822

全国大串连825

破“四旧”运动826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828

“一月夺权”和建立革命委员会830

抵制“文革”的二月抗争832

军队“三支两军”836

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840

复课闹革命841

“打倒刘少奇运动”843

武汉“七二○事件”850

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和“王、关、戚事件”854

杨、余、傅事件856

清查“五一六”860

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862

“全国山河一片红”864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扩大)867

中苏珍宝岛边境武装冲突和备战高潮869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875

卫星上天879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882

“斗、批、改”运动886

“整党建党”运动892

国民经济的新冒进895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99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和批陈整风901

林彪事件和批林整风904

周恩来1972年纠“左”908

中美关系的缓和和尼克松总统访华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917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922

“批林批孔”运动925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93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39

学理论与评《水浒》运动940

1975年的全面整顿950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953

四五运动956

粉碎“四人帮”958

八、徘徊中的前进和伟大转折的酝酿(1976.10—1978.12)965

揭批“四人帮”,清查帮派体系965

“两个凡是”出台的前前后后970

邓小平再度出山97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980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冒进的出现983

中国与南斯拉夫恢复两党两国正常关系988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定和邓小平访日989

1978年7月至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991

天安门事件的平反993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001

恢复高考和教育事业的复苏1014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1017

文艺战线的拨乱反正1019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25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1028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1029

工、青、妇群众团体恢复正常活动1032

九、拨乱反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1978.12—1991.12)103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037

中美正式建交1044

《告台湾同胞书》与对台工作1049

中越关系的恶化和边境战争1054

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1060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与实施1065

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1071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1076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1084

平反冤假错案1090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与推行109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1102

创办经济特区1110

知青大返城1114

落实政策与调整关系1119

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125

刘少奇冤案平反1131

审判林彪、江青集团113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13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142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45

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1149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151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解决1158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164

科技体制的改革1172

教育体制的改革1178

十四个沿海城市和三个沿海地区的开放1184

中国运动员参加第23届奥运会1186

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11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192

百万大裁军与军队建设1196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1201

“三资”企业的兴起与发展12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219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25

第七届全国政协会议1227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1229

1989年的政治风波1234

实现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1236

中苏关系的恢复1237

建立海南特区1241

治理整顿、深化改革1249

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92.1—2000.4)1255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255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259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66

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1270

《邓小平文选》出版1272

上海浦东的开放与发展1275

中越关系的改善1280

中印关系的调整1286

中俄关系的发展128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1295

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1299

1994年经济体制改革新举措130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制定与实施1309

反腐败斗争1312

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与实施1324

精神文明建设新举措1332

加强对台湾的工作133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341

经济实现“软着陆”1347

科教兴国战略1354

两个“根本性转变”1356

香港主权回归1360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367

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1370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375

第九届全国政协会议1379

政府机构改革1381

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坚决斗争1385

批判“特殊两国论”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139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制定和实施1402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制定与实施1408

立足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4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422

澳门回归1430

8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440

后记1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