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利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利用研究
  • 李根明,董治宝,秦明周,高长海,刘青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3695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黄淮平原-沙漠化-土地利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利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

1.1.1 选题背景1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3

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4

1.2.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相关概念的内涵和联系4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历程5

1.2.3 国际上的有关LUCC研究项目6

1.2.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趋势8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1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1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13

参考文献13

第2章 研究区概况19

2.1 研究区域的确定19

2.2 自然条件20

2.2.1 地质20

2.2.2 地貌21

2.2.3 气候条件22

2.2.4 河流水文25

2.3 土壤27

2.4 动植物27

2.4.1 植物27

2.4.2 动物28

2.5 社会经济发展28

参考文献30

第3章 黄淮海平原季节性风沙化土地的成因及特征31

3.1 风沙化土地概念31

3.2 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成因31

3.2.1 自然成因31

3.2.2 人文成因34

3.3 风沙化土地分布和类型37

3.3.1 风沙化土地分布37

3.3.2 风沙化土地类型38

参考文献39

第4章 数据获取41

4.1 图形数据的收集与处理41

4.2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42

4.2.1 遥感数据的获取42

4.2.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43

4.3 土壤检测数据53

4.3.1 采样时间选取53

4.3.2 布点原则及安排53

4.3.3 耕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56

4.3.4 土壤容重等土壤属性的分析56

4.4 图件资料57

4.5 统计数据57

参考文献57

第5章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58

5.1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58

5.1.1 春季土地利用状况58

5.1.2 夏季土地利用状况66

5.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73

5.2.1 年内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73

5.2.2 年际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77

5.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叠加分析88

5.3.1 1979年春夏两季叠加分析88

5.3.2 1995年春夏两季叠加分析93

5.3.3 2009年春夏两季叠加分析98

5.3.4 1979~1995年春季叠加分析102

5.3.5 1995~2009年春季叠加分析107

5.3.6 1979~2009年春季叠加分析112

5.3.7 1979~1995年夏季叠加分析117

5.3.8 1995~2009年夏季叠加分析122

5.3.9 1979~2009年夏季叠加分析127

5.4 本章小结132

第6章 土地利用质量变化研究135

6.1 土壤物理指标变化研究135

6.1.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结果分析136

6.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量结果分析141

6.1.3 土壤机械组成结果分析146

6.2 土壤化学指标研究152

6.2.1 土壤有机质分析152

6.2.2 土壤碱解氮分析154

6.2.3 土壤速效磷分析156

6.2.4 土壤速效钾分析158

6.2.5 土壤pH分析160

6.2.6 土壤电导率分析162

6.3 本章小结164

参考文献165

第7章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167

7.1 自然因素分析167

7.1.1 土地利用中的黄河因素168

7.1.2 土地利用中的气候因素168

7.1.3 土地利用中的土壤因素169

7.1.4 土地利用中水文的因素170

7.2 人文因素分析170

7.2.1 土地利用的人口因素171

7.2.2 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因素172

7.2.3 土地利用的政策因素173

7.2.4 土地利用中的市场因素175

7.2.5 土地利用中的科技因素175

7.3 耕地解译与统计结果分析176

参考文献178

第8章 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评估179

8.1 植被覆盖度179

8.1.1 植被覆盖度计算模型179

8.1.2 植被覆盖度分级及其标准180

8.1.3 春季植被指数动态变化180

8.1.4 夏季植被指数动态变化185

8.2 生态服务价值190

8.2.1 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模型190

8.2.2 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测算标准191

8.2.3 春季生态服务价值变化191

8.2.4 夏季生态服务价值变化192

8.3 植被覆被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193

参考文献194

第9章 风沙化土地典型区LUCC理论与实证分析197

9.1 内黄县近2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197

9.1.1 研究区概况197

9.1.2 研究方法197

9.1.3 结果与分析199

9.1.4 结论及建议201

9.2 风沙化土地典型区滑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202

9.2.1 研究区概况202

9.2.2 研究方法203

9.2.3 结果与分析204

9.2.4 结论及建议206

9.3 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206

9.3.1 研究区概况207

9.3.2 研究方法207

9.3.3 结果与分析209

9.3.4 结语211

9.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212

9.4.1 研究区概况212

9.4.2 研究方法212

9.4.3 结果与分析213

9.4.4 结论与讨论217

9.5 耕地压力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217

9.5.1 研究方法218

9.5.2 研究区概况219

9.5.3 结果与分析219

9.5.4 讨论221

9.5.5 结论和建议222

9.6 豫北平原近25年来生态服务价值研究222

9.6.1 研究区概况223

9.6.2 研究方法223

9.6.3 结果与分析225

9.6.4 讨论与结论230

9.7 基于3S的豫北内黄县近30年来植被覆被变化研究230

9.7.1 研究区概况231

9.7.2 研究方法231

9.7.3 结果与分析232

9.7.4 结论及建议235

参考文献236

第10章 生态环境安全感知调查分析240

10.1 生态环境安全感知的概念240

10.2 研究方法241

10.3 问卷分析241

10.3.1 被访人员的基本情况241

10.3.2 访问人员对区域生态安全感知242

10.3.3 被访人员对当地环境的态度244

10.3.4 被访人员对当地环境的行为244

10.4 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的措施245

10.4.1 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245

10.4.2 提高研究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改善生态环境245

10.4.3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45

10.4.4 冬春季节风沙问题是区内的重要环境问题246

参考文献246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247

11.1 结论247

11.2 研究特点和创新之处249

11.2.1 研究特点249

11.2.2 创新之处250

11.3 展望250

附录Ⅰ 附图252

附录Ⅱ 黄淮海平原(豫北区)2010年生态环境感知问卷调查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