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科普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科普导论
  • 杨文志,吴国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11005930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科学普及-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科普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普的基本概述1

第一节 科普的基本概念1

一、科普是发展中的概念1

二、科普系统的基本要素6

三、科普系统的运行方式10

第二节 我国科普发展的沿革和现状12

一、我国古代科普的萌芽12

二、我国近代科普的发展16

三、我国当代科普的发展19

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提出21

第三节 现代科普理论的发展23

一、现代科普实践对理论的期盼23

二、现代科普的学科建设问题24

三、现代科普理论的几个问题26

第二章 科普的基本目标38

第一节 科普的目标38

一、科学素质的基本概念和定义38

二、科学素质的内涵和结构45

三、科学素质的地位和作用51

第二节 科普的特点55

一、科普的公益性55

二、科普的全民性57

三、科普的互动性60

四、科普的社会性61

五、科普的经常性64

第三节 科普的功能65

一、科普的文化功能65

二、科普的教育功能70

三、科普的社会功能74

四、科普的经济功能78

第三章 科普的内容与形式81

第一节 科普内容81

一、传播科学技术知识81

二、倡导科学方法86

三、传播科学思想91

四、弘扬科学精神95

五、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102

第二节 科普形式111

一、科普形式的本质112

二、科普的教育形式113

三、科普的传播形式119

四、科普形式的选择125

第三节 科普创作127

一、科普创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27

二、科普创作者的基本素养132

三、现代科普创作的基本理念135

第四节 科普载体140

一、科普载体的基本概念141

二、科普图书和科普报刊141

三、科普声像和科普影视143

四、科普文艺和科普戏曲144

五、科普游戏和科普多媒体145

六、科普展品和科普教具145

第四章 科普管理及社会动员148

第一节 科普管理的基本概念148

一、科普管理及其功能148

二、科普运行机制及其功能150

三、科普管理和运行的理论模式152

第二节 科普公共行政管理154

一、科普公共行政管理的必要性155

二、科普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方式155

三、科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157

第三节 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科协161

一、科协在科普中的地位和作用161

二、科协的科普职责161

三、科协的科普能力建设163

第四节 科普的社会动员164

一、科普责任和义务的全社会性164

二、科普志愿者的社会动员169

三、科普对社会的回馈176

第五章 科普的实践模式178

第一节 青少年科普的一般模式178

一、青少年科普的地位和作用178

二、青少年科普的基本特点184

三、青少年科普的实践模式188

第二节 农民科普的一般模式194

一、农民科普的基本特点194

二、农民科普的对象和需求198

三、农民科普的实践模式200

第三节 城市居民科普的一般模式204

一、城市居民科普的地位和作用205

二、城市居民科普的主要特点207

三、城市居民科普的实践模式209

第四节 领导干部的科普模式212

一、领导干部科普的重要性212

二、科学素质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218

三、领导干部科普的一般模式223

第五节 科普实践的其他模式225

一、科教人员科普的一般模式226

二、企业员工科普的一般模式233

三、部队官兵科普的一般模式237

第六章 科普效果评估242

第一节 科普效果评估概述242

一、评估的产生与发展242

二、科普效果评估的基本概念244

三、科普效果评估的意义247

第二节 科普效果的基本表征248

一、科普效果的系统表现248

二、科普效果的表现形式及特点250

三、科普效果的影响因素254

第三节 科普效果评估的基本原理260

一、科普效果评估的度量原理260

二、科普效果评估的基本原则264

第四节 科普效果评估的基本方法265

一、科普效果系统的构成和评估方法265

二、科普效果评估的程序269

三、科普项目效果的评估274

第七章 时代发展与科普创新279

第一节 国外科普的发展态势279

一、国外科学教育279

二、公众理解科学290

三、非正规科学教育292

四、国外科技传播298

第二节 科普跨文化交融的发展趋势300

一、现代科普的科学与人文共荣300

二、现代科普的外来与本土交融304

第三节 现代科普的未来走向306

一、现代科普未来走向的基本特征306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科普的影响308

三、科普主客体的嬗变312

四、科普发展的几个前沿问题313

主要参考文献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