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后的事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奥地利)奥托·魏宁格著;温仁百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译林出版社
- ISBN:97875447134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魏宁格,O.1880~1903-哲学思想-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后的事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历史概貌1
二、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5
三、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学习与研究中应厘清的几个重要关系8
四、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13
五、本书的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知识与知识产权24
第一节 知识的概念抽象24
一、界定“知识产权”中“知识”的意义24
二、哲学意义上的知识26
三、知识产权法意义上的知识31
四、知识与信息32
五、知识与财产36
第二节 知识产权概念38
一、知识产权名称问题38
二、知识产权定义39
三、知识产权范围44
四、知识产权与域名关系52
五、“自主知识产权”寓意54
第三节 知识产权性质59
一、知识产权的私权性59
二、知识产权的人权性63
第四节 知识产权特征69
一、知识产权特征概述69
二、知识产权专有性71
三、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72
四、知识产权时间性74
五、知识产权地域性75
六、知识产权法定性76
七、知识产权特征的重新审视77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理论根据79
第一节 财产权劳动理论79
一、财产权劳动理论概述79
二、财产权劳动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81
三、财产权劳动理论的局限性83
第二节 人格理论87
一、人格理论概述87
二、人格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88
三、人格理论的局限性90
第三节 知识产权契约理论91
一、知识产权契约论概述91
二、契约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92
三、知识产权契约理论的局限性95
第四节 激励理论97
一、激励理论概述97
二、激励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98
三、激励理论的局限性99
第五节 利益平衡理论102
一、利益平衡理论概述102
二、利益平衡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105
三、利益平衡理论的局限性109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知识产权观111
一、马克思主义知识产权观概述111
二、马克思主义知识产权观对知识产权的意义116
三、马克思主义知识产权观的局限性120
第七节 社会规划理论122
一、社会规划理论概述122
二、社会规划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126
三、社会规划理论的局限性129
第八节 对知识产权理论的质疑130
一、知识产权怀疑论130
二、知识产权否定论131
三、知识产权僵化论132
第四章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134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关系134
一、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134
二、知识产权对物权的影响135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与相邻法的关系138
一、知识产权法概念和性质138
二、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141
三、知识产权法与物权法的关系145
四、知识产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149
五、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152
六、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158
七、知识产权法与科技法的关系162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立法体例166
一、单行立法形式166
二、编入民法典形式167
三、编纂专门法典形式167
四、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的模式选择问题168
第四节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学体系170
一、知识产权体系170
二、无形财产权体系172
三、知识产权法体系174
四、知识产权法学体系181
五、知识产权法的部门法归属183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185
一、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概述185
二、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体系188
三、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效力190
四、知识产权主体确定性原则191
五、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原则193
第六节 知识产权法的价值194
一、知识产权法的价值释义194
二、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价值196
三、知识产权法的终极价值199
第五章 知识产权法的起源与发展205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产生的社会基础205
一、知识产权法产生的经济基础205
二、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政治基础207
三、知识产权法产生的科技基础208
四、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文化基础210
五、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根源212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变迁214
一、专利法的起源与发展214
二、商标法的起源与发展216
三、著作权法的起源与发展219
四、当代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222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历程231
一、中国知识产权法效仿的雏形期231
二、中国知识产权法发展的缓滞期233
三、中国知识产权法体系构造的形成期237
四、中国知识产权法内容的完善期238
五、中国知识产权法制的强化期241
六、小结243
第六章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245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界定245
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概念245
二、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特点246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形成248
一、知识产权法律行为248
二、知识产权法律事件250
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251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252
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概述252
二、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制度的变化255
三、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状况258
四、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259
五、知识产权社区主体263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268
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之争268
二、影响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认识的主要原因282
三、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内容283
四、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的变化288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内容291
一、知识产权权利的类型291
二、知识产权权能的类型292
三、知识产权义务的类型293
第七章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与权利滥用限制297
第一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界定297
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概念297
二、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主要学说299
第二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原因301
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利益根源301
二、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部原因302
三、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外部原因303
第三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主要类型305
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分类标准305
二、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主要情形308
第四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处理原则328
一、诚实信用原则328
二、公平竞争原则330
三、保护在先权利原则332
四、意思自治原则335
五、利益平衡原则337
六、权利丧失原则342
第五节 知识产权权利滥用限制343
一、知识产权权利滥用概念343
二、知识产权权利滥用概念争论345
三、知识产权权利滥用主要表现347
四、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规制351
五、对“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重新审视359
第八章 知识产权侵权与保护362
第一节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362
一、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概念362
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特点363
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立法模式365
四、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368
五、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形式378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382
一、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概念和特征382
二、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制度的形成384
三、临时措施的“即发侵权”与“即发侵害”之争387
四、临时措施的适用条件389
五、临时措施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适用范围391
六、临时措施申请错误的法律后果392
七、《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对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规定的影响393
第三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397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397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规则渊源404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实体性规则410
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程序性规则413
五、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组织机制415
六、中国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措施423
后记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