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复旦大学百年志 1905-2005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复旦大学百年志 1905-2005 上
  • 《复旦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465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287页
  • 文件大小:288MB
  • 文件页数:1365页
  • 主题词:复旦大学-校史-1905~200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复旦大学百年志 1905-2005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第一编 学校沿革3

第一章 创立经过3

附 文献辑录7

第二章 公学时期19

附 文献辑录22

第三章 私立大学时期37

第一节 民主治校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37

第二节 反帝爱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活动40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的渝沪两地办学44

附 文献辑录47

第四章 国立大学时期71

第一节 从国立到抗战胜利后的复员71

第二节 各系科的发展和教学特点75

第三节 爱国民主运动和中共党组织的活动77

附 文献辑录81

第五章 解放初期94

第一节 接管后的教学94

第二节 院系大调整97

第三节 向科学进军99

第四节 倡导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104

第五节 经过“左”的曲折,开始调整105

附 文献辑录110

第六章 六七十年代114

第一节 贯彻“高教六十条”,探索教育规律114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116

第三节 逆境中的教学与科研118

第四节 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119

附 文献辑录120

第七章 八十年代123

第一节 改善领导,改革管理123

第二节 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学生能力培养125

第三节 强化科学研究,追踪世界先进水平128

第四节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学校稳定130

附 文献辑录131

第八章 九十年代150

第一节 制定改革与发展纲要150

第二节 人才梯队建设152

第三节 教育工作的新成果152

第四节 后勤社会化改革154

第五节 面向全国,服务上海,发展复旦155

附 文献辑录156

第九章 进入新世纪165

第一节 明确目标,抓住机遇,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165

第二节 加强学科建设,确立新的学科布局168

第三节 以科研为主导,提高核心竞争力171

第四节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174

第五节 深化改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177

第六节 以创新的精神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79

第七节 加强规划和整合,促进附属医院发展181

第八节 推进国际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183

第九节 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校园建设185

第十节 筹备百年校庆,弘扬复旦精神187

附 文献辑录188

第二编 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207

第一章 领导体制207

第一节 隶属关系207

第二节 领导体制21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212

第一节 党代会与党委会212

第二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222

第三节 党委部门224

第四节 分党委、党总支、直属支部235

第三章 行政组织252

第一节 校董会252

第二节 校长255

第三节 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257

第四节 院、系、所和中心258

第四章 校级委员会298

第一节 校务委员会298

第二节 学术委员会302

第三节 学位委员会304

第四节 其他专门委员会(组)308

第五章 行政职能部门317

第一节 校长办公室317

第二节 学科建设办公室319

第三节 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320

第四节 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321

第五节 人事处321

第六节 研究生院323

第七节 教务处328

第八节 科学技术处331

第九节 文科科研处333

第十节 医院管理处334

第十一节 外事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335

第十二节 对外联络与发展处336

第十三节 校园信息化办公室337

第十四节 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338

第十五节 财务处340

第十六节 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342

第十七节 资产管理处343

第十八节 后勤办公室344

第十九节 总务处345

第二十节 基本建设处346

第二十一节 枫林校区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347

第二十二节 张江校区建设办公室与管理委员会348

第二十三节 江湾校区建设办公室349

第二十四节 研究室349

第二十五节 留学生办公室349

第三编 院系353

第一章 人文学院353

人文学院353

中国语言文学系353

历史学系358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361

哲学系364

第二章 经济学院370

经济学院370

经济学系379

世界经济系380

国际金融系380

保险学系381

公共经济学系382

第三章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384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384

国际政治系391

政治学系391

公共行政系392

第四章 法学院393

第五章 新闻学院395

新闻学院395

新闻学系398

广播电视学系399

广告学系399

传播学系399

第六章 外文学院400

外文学院400

英语语言文学系402

日语语言文学系403

法语语言文学系404

德语语言文学系405

俄语语言文学系406

朝鲜语言文学系407

大学英语教学部407

翻译系408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410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410

社会学系411

社会工作学系413

心理学系414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415

第八章 艺术教育中心416

第九章 数学科学学院419

第十章 物理学系423

第十一章 化学系426

第十二章 高分子科学系430

第十三章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433

第十四章 生命科学学院436

第十五章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445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445

电子工程系447

微电子学系451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452

光科学与工程系45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455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457

软件学院459

微电子研究院461

第十六章 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462

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462

材料科学系462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464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466

第十七章 管理学院469

管理学院469

管理科学系472

产业经济学系473

统计学系474

会计学系475

企业管理学系476

财务金融系477

市场营销系47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479

第十八章 上海医学院481

上海医学院481

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484

病理学系485

病原生物学系486

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486

药理学系48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489

免疫学系489

细胞与遗传医学系490

神经生物学系491

法医学系492

内科学系492

外科学系493

妇产科学系494

儿科学系494

眼科学系495

耳鼻喉科学系496

临床诊断学系497

精神卫生学系497

麻醉学系498

肿瘤学系498

影像医学系499

口腔医学系499

皮肤病与性病学系500

神经病学系500

中西医结合系501

康复与运动医学系502

全科医学系502

第十九章 公共卫生学院504

第二十章 药学院509

第二十一章 护理学院518

第二十二章 继续教育学院520

第二十三章 网络教育学院526

第二十四章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528

第二十五章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535

第二十六章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537

第二十七章 社会科学基础部539

第二十八章 附属单位543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543

复兴中学(1960—1966)549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551

复旦大学附属小学555

第二十九章 已停办院系558

土木工程学系558

农学院559

物理二系562

复旦大学分校566

第四编 学科建设571

第一章 概况571

第一节 学科建设和发展571

第二节 管理机构573

第二章 学科与专业布局的调整574

第三章 重点学科建设587

第一节 1987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587

第二节 上海市和学校重点学科589

第三节 2001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590

第四章 “九五”“211工程”建设593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593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内容和管理596

第三节 建设项目的成效和验收598

第五章 “985工程”学科建设609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609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内容和管理614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成效和验收618

第六章 “十五”“211工程”建设629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629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内容和管理631

第三节 建设项目的启动和中期检查634

第五编 本科生教育641

第一章 专业设置641

第一节 专业制度的建立641

第二节 专业设置的发展与调整643

第三节 专科专业设置652

第四节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设置653

第二章 教学计划654

第一节 培养目标654

第二节 学制和时间安排656

第三节 课程设置657

第四节 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订660

第三章 教学改革662

第一节 教学改革过程662

第二节 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682

第三节 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691

第四章 教学管理695

第一节 教学管理制度695

第二节 教学质量调查与评估703

第三节 教学管理机构705

第五章 招生707

第六章 毕业生去向、分配与就业727

第一节 毕业生去向727

第二节 毕业生分配727

第三节 毕业生就业736

第六编 研究生教育743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743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743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的特点747

第二章 专业设置和导师753

第一节 学科、专业设置及调整753

第二节 导师队伍建设781

第三章 招生804

第一节 招生的原则与编制804

第二节 硕士生招生804

第三节 博士生招生807

第四节 研究生班招生808

第五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810

第六节 选拔方式的改进812

第七节 招生规模的扩大813

第八节 招生工作改革813

第四章 培养目标与措施816

第一节 培养目标816

第二节 培养方案与个人培养计划818

第三节 博士生培养方案825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826

第五节 科研和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826

第六节 考核与管理828

第五章 学籍管理及就业835

第一节 学籍管理835

第二节 毕业生就业837

第六章 学位制度843

第一节 学位制度的建立843

第二节 学位授予标准846

第三节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入选854

第四节 名誉博士学位857

第五节 学位工作改革858

第七章 博士后制度864

第一节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64

第二节 管理工作870

第三节 博士后工作改革872

第八章 管理与研究874

第一节 管理队伍建设874

第二节 健全规章制度875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研究875

第七编 德育、体育与校园文化885

第一章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885

第一节 1905—1949年爱国道德教育885

第二节 1949—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886

第三节 1984年后的思想政治教育889

第四节 实践与调研902

第五节 成果与荣誉910

第六节 研究生德育913

第二章 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与改革916

第三章 体育923

第一节 体育教学923

第二节 校运动队927

第三节 组织机构、教师队伍与教学设施931

第四节 群众性体育活动935

第四章 校园文化939

第一节 解放前的校园文娱活动939

第二节 1949—1989年校园文化942

第三节 90年代后的校园文化953

第八编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961

第一章 1905—1949年学术成果961

第二章 1949—1978年研究机构和学术成果964

第一节 研究机构964

第二节 学术成果964

第三章 1978年后的研究机构967

第一节 研究院、所(室)、中心的发展967

第二节 编制、经费相对独立的研究院、中心、所968

第四章 1978年后的研究项目986

第一节 1978—1988年研究项目986

第二节 1989—2004年研究项目994

第五章 1978年后的获奖学术成果1029

第一节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1029

第二节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30

第三节 上海市奖项1032

第四节 其他获奖成果1058

第五节 重要成果简介1060

第六章 学术交流活动1071

第七章 研究刊物1104

第九编 理科、医科科学研究1119

第一章 科研的初创和发展1119

第二章 科研机构1123

第一节 概况1123

第二节 部分重要科研机构简介1128

第三章 研究课题1150

第一节 1949—1957年研究课题1150

第二节 1958—1965年研究课题1151

第三节 1966—1976年研究课题1152

第四节 1977—1988年研究课题1159

第五节 1989—2002年研究课题1168

第六节 研究经费1197

第四章 科研成果与转化1202

第一节 1953—1957年科研成果1202

第二节 1958—1965年科研成果1202

第三节 1966—1976年科研成果1206

第四节 1977—1988年科研成果1207

第五节 1989—2003年科研成果1227

第六节 典型成果简介1250

第七节 论文1257

第八节 专利1258

第五章 学术活动与学术刊物1276

第一节 校内学术活动1276

第二节 学术刊物1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