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宦台文人文献选编 第二种 陈清端公诗文集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代宦台文人文献选编 第二种 陈清端公诗文集 1](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628296.jpg)
- 郭秋显,赖丽娟主编;陈瑸撰;丁宗洛编注 著
- 出版社: 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86642954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宦台文人文献选编 第二种 陈清端公诗文集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陈清端公诗集1
叙&蒋祥墀1
序&叶绍本9
序&张维屏15
序&陈钧19
补编陈清端公诗全集序&丁宗洛23
总目29
通考31
集题33
弁言&丁宗洛37
卷一43
莲灯43
酬萧学师43
漫兴44
赠洪垂万先生45
寿邱广文45
兼山堂会文遇雨45
筑岸次洪垂万先生韵46
东海波恬46
西湖翠拥47
万顷云连47
一龙烟绕48
七星拱秀48
双髻梳妆49
雷冈耸异49
鴈塔题名50
元宵即事50
观童试次洪先生韵51
詠老人次洪先生韵51
田居52
上祖墓52
海鸟52
海声53
初夏53
笼中鹧鸪53
尝荔枝54
夏间行东湖路54
喜晴55
为长儿纳采55
闲述55
感飓而作56
白菊56
冬至57
寤言57
岁饥57
炙火58
魁星亭58
春日偕家德老同登钟楼晚眺60
寿郑明府60
赠郑韦斋人泮61
贺吴世兄十二岁入泮62
看象棋62
微雨62
中元同友人夜话63
雨夜63
秋夜书声63
厌邪64
游邓伟南园林64
送人赴监应选65
送莫明侯再入京65
燕集讲书所66
电白旅次戏笔66
江行志感66
舟中别诸同学67
贺新昏67
伏波井67
夏日偶至西湖68
寇公祠68
二苏亭69
论交69
初秋坐月71
卷二73
东?吴夫子馆松73
贺游泮73
膺贡74
赠别黄苍子74
遇雨即事75
听书声76
九月九日登三元塔陈子贞臣邀同黄世兄虞若谢子德甫便道抵舍叙饮76
枕上偶忆家希夷先生76
敬业堂会客归率成77
义馆述怀78
暝坐78
酬伯仁宗伯78
义学鄰竹柬谭毅相79
送萧世兄80
柬有司80
祝萧师80
戏笔81
途中口占81
电白旅舍和壁上原韵82
赠别内幕82
赠陈贞臣新昏83
庚午冬独坐小轩友人不期而会者有三叙阔间各抱一段歉怀子与廖君83
庚午省试余寓舍与芦山洪君相去不远晨夕过从甚欢84
庚午除夕85
与洪岳生85
柬友85
灯节86
辛未春怀何南毓87
鄰竹87
中夜偶成88
辛未闻进士邸报88
年三十六举第三子88
闰七月十五夜89
中秋十首89
辛未解馆後李人望回寄一信有千古孔颜等语赋此以覆92
辛未除夕前三日谭毅相自东乡来访予遽别而去适雨水淋漓予依依不能释赋此寄情93
辛未除夕在馆93
寿林学师94
寿郑严如将军94
赠吴世兄岁荐95
苦瓜解95
偶步瓜园忆及前解复作一律97
壬申冬解馆97
寄萧世兄97
壬申冬送李人望南归十截98
典宅100
卷三101
记梦101
送萧学师归里101
孟夏寿广文102
中秋和韵102
陆公泉亭102
沙涧途中喜晴103
途中重九103
到河头103
穗城叙别古罗黄子持104
大庾岭谒张文献公像104
伯赣关104
储潭庙拜神105
舟过庐陵公祠下105
船蓬蜘蛛105
万寿宫铁树105
登舟106
江舟遇风106
河堤106
行邹鲁诸山107
泗水桥107
中路骑骡一跌口占107
途次元旦108
商家林元夕赋呈诸同年108
入都前三日梦长儿一骑来送诗以志之108
柬内翰李伯猷先生109
京邸闻蒋洞思府尊凶问诗以哭之109
拜谒本房老师110
夜坐感怀和韵110
题樊太师母王夫人锦屏113
送孔锺采同年归江右113
留别莫平侯114
留别吴俊天114
初出都门114
长安春柳115
赵北湖上次蔡箕衍同门韵115
麦浪次蔡箕衍同门韵115
淮阳竞渡116
舟过阳子江116
金山寺117
游虎邱山117
嘉兴江上渔舟118
过严子陵钓台118
过钱塘江118
桐江遇雨119
再经滕王阁舟次瞻望赋此志感119
过文丞相故里120
速口洲欧阳文忠公祠120
舟至惶恐滩有感而作用文文山过零丁洋韵120
别邱已玉同年121
甲戌夏南归踰岭121
别李培生同年122
过飞来寺122
别家飞仲同年122
别李恭锡同年123
别李弼春同年123
秋日过访陈贞臣遥望山房旧趾有怀回寄一律123
村夜吟124
过家山岭124
树子旅次124
旅次箫声125
赠本府贰守125
冬日陪刘明府勘堤126
乙亥人日自警126
寿刘府尊127
贺游泮127
自雷适廉道中忆东坡有宿净行院诗依韵偶成127
途次偶阅苏子由谪雷时寓居西湖六詠依韵和之128
题古还珠庵129
廉阳竹屋130
卷四131
东行集131
程乡贺萧师新宅132
平远道上133
过蓬竦滩133
雨後看山134
韩江七夕134
惠潮道鲁公招饮134
内翰佘先生招饮135
铨部曾先生招饮135
谒韩文公祠次大司马吴公原韵136
同年李恭锡弼春二人旅次招饮136
与谢伯敬同门借潮州府志137
次辜其石同年原韵留别137
寄邱已玉同年137
余在潮近十日候邱已玉不至己赋诗寄怀矣临发棹时乃奉其尊甫并攜幼子同来赋此志喜即以留别138
留别钱伯何同门139
舟中祝耿夫子寿139
大觉寺139
与兴宁学家必老夜话140
留别家必老140
留别兴宁学正家德昭先生141
留别兴宁守戎潘东山141
长乐呈徐老师141
归善访黄先生142
过博罗怀毛石亭同年143
舟至羊城怀耿夫子143
寄家书143
紫洞舟次中秋无月戏作144
舟过端州拟游七星?不果144
早发廉阳145
寒夜寄怀谭毅相145
赠吴俊夫146
人日课儿146
失牛147
寄林方泽同年147
寄蔡箕衍同门148
寄刘和达同年148
七夕148
送吴俊夫渡琼149
人日149
丁丑纪运149
雷阳八景和刘府尊用秋兴八首韵150
春日偶题152
县童子试153
喜钱伯何同门登第翻乙亥留别原韵153
喜李培生同门登第翻甲戌南安赠别原韵154
六日中浣飓风大作幸有半堤潮未入田七月十二日飓风又作恐海潮之复成灾也感而赋此154
秋旱154
赠别刘府尊155
桂秋一至府城逢谭毅相郑韦斋夜话155
李署府经始东洋堤工155
诉灾156
霜降156
偶遣157
卷五159
起程赴选159
示两儿159
寄谭毅相160
辞家祠160
辞文庙161
辞雷祖庙161
次贞臣原韵留别162
次宜之原韵留别163
留别徐星垣副戎163
白沙早行163
诸友出饯陆公泉亭草成一律留别164
过龙湾164
石桥遇雨165
廉阳见陈太守165
廉阳叙别翁宜之166
梅菉田洞166
清明前二日道上有感167
挽黄子持167
沙口守潮168
西南晚泊168
在省城与祖官168
赠同门进士钱伯何169
寄题学馀轩169
上筠门岭169
会昌十八滩170
重过储潭庙不及泊舟赋此默祝170
下十八滩171
顺风过惶恐滩171
登滕王阁用东坡游法华寺韵171
庐洲府谒包孝肃公祠172
吕亭驿纯阳旧迹172
王庄驿道中口占十首173
过泰山174
晤友174
偶遣175
寿孝感夫子175
友人寿177
赠蒋世兄177
都门望翁陈两友兄公车不至178
送同年赴礼闱178
柬友179
和林松址同年韵即以赠别179
初出都门承韶石太史赠言酬韵留别180
之任闽中宿羊流店次壁上原韵180
夜行舟181
钱塘江上晤徐世兄182
舟过浙湖漫兴182
早起看山183
宿石花阁183
卷六185
乡徵北路185
次福全185
早行十八都地方父老出迎185
旧镇楼观186
晴186
比较186
早起看山187
晒谷187
长夜187
山行188
次黄柏村188
溪石188
奖赏粮户188
水碓189
蜜蜂189
半岭民居189
柏源八景190
劝墾190
风寒190
岭头191
岭头苦寒191
刈禾191
兑粮191
晚坐192
闻鸡192
树皮屋192
次路下193
田庐193
陈天彝文学以试艺请正兼惠食品收闽薑一种奉谢193
路下苦寒194
立社学194
招逃户194
勘荒田194
发路下195
过上楼195
至东峰爇火燎衣195
霜196
过古竹口196
梨洋父老拥留早宿诗以示之196
谢教坑197
岭下197
不寐197
追呼不应197
横坑百姓出迎198
过青洋198
大石198
行深山199
夜到郑家山199
到郑家山仅一日输粮全完次日洒泪送别诗以慰之199
後峭200
双溪200
雾200
发双溪200
高峰积雪201
次上漈头201
次後垅溪201
追比顽户202
次下大悲202
过枫溪见废桥有感202
回署203
曝日203
鄰园桃花203
翠屏朝雨203
文峰夕照204
玉滩夜月204
蓝洞归云205
剑溪渔唱205
仙岭樵歌206
华顶秋霞206
西山晴雪207
卷七209
留别古邑父老209
三月初三日舟泊大担门上岸拜神210
三月初五日阻风大担门梦先严到舟中相看醒後有感而作210
是夜梦寇莱公贬雷阳事因忆公抵雷时看地图东至海十里而叹余今日渡海将母同211
翔鸟薄天飞211
前题212
偶成示姪居士213
登红毛楼213
中夜214
偶见214
无名花214
落花志感215
祈雨216
送人归里216
安平晚渡216
沙鲲渔火217
东溟晓日217
西屿落霞218
鹿耳春潮218
鸡笼积雪219
澄台观海219
斐亭听涛220
甲申行取时舟出鹿耳门遇险口占220
潮音洞月桂221
偶诫潮音洞馆师221
道上独行志感221
四十九岁贱辰时寓京邸222
晓窗222
九月同乡小饮222
寿孙大司成223
冬夜223
大雪224
观会阻雨次冀雨亭韵224
送春次冀雨亭韵225
早晴入朝同可亭同年退归曹署和韵三首225
胡河九太史惠手栽花口占次韵226
再酬胡河九太史惠栽花韵二首227
柬樊孟谦世兄228
新荷228
送袁镜池先生督学楚中228
励文恪 特恩赐谥并祀乡贤229
胡河九先生寿言229
祝贾母四截231
代輓范彪西先生231
卷八235
寿太仓王大司寇235
赠耿世兄235
孤灯236
送花县令236
送人赴迁安任237
送蔡箕衍同年归省237
赠李雍度237
送人旋里238
送梅汝为世兄238
丙戌秋初随总宪之楚中鞫岳即事240
柳阴240
孔子落笔处241
汉冯唐郭巨故里241
国士报恩241
黄梁仙迹242
道傍荷花242
磁州界有 御制诗碑亭恭赋五律一首242
淇澳故址243
宋岳鄂王故里243
殷太师比干墓243
过黄河244
卧龙冈怀古244
由新野县舟行至襄阳府244
渡荊江245
桂月三日抵常德245
夜雨245
旅况中秋246
桃源洞次陶渊明韵246
洞庭湖依郡志原韵247
鞫岳247
瓶中桂花248
扪虱248
秋夜248
不寐249
登楼249
重九日独坐书怀二首249
戒酒四十九日250
狱成上讞仍在武陵候旨250
木鱼声250
游俞提军园林251
默坐251
黄昏251
午窗坐睡步东坡韵252
晨钟252
闻鴈252
炉火253
赋得睡起东窗日已红253
喜晴253
霜降254
阳月254
大寒节大雪254
雪夜箫声255
赏菊255
在武陵闻孝感夫子 予告归里二首255
楚雪256
冬至256
冬杪闻 旨命席相国张少宰萧少司马驰驿武陵查审土案256
雪夜257
武陵八景依郡志原韵257
俞提军招陪各大人游德山纪事259
归梦261
卷九263
汉高帝263
萧何263
张良264
韩信264
汉文帝264
吕后265
周勃265
陈平265
王陵265
曹参266
吴公266
贾谊266
汉武帝267
晁错267
董仲舒267
汲黯268
司马迁268
霍光268
孝宣帝269
魏和269
龚遂269
二疏270
赵充国270
耿寿昌270
匡衡271
刘向271
杨雄271
苏武272
王莽272
卓茂273
任延273
光武帝273
邓禹274
冯异274
马援274
严光275
孔奋275
张堪276
刘昆276
宋均276
汉明帝277
廉范277
杨震277
虞诩277
张纲278
刘宠278
徐穉279
申屠蟠279
陈实279
吕彊280
蔡邑280
昭烈帝280
曹操281
孙权281
关公281
张飞282
诸葛亮282
诸葛谨283
诸葛瞻283
丁亥元旦次荊门州283
仲春下弦家六观太史招诸同年小饮聚谈间鄙人忽得三古之目敬成十截284
病起286
戒酒次子瞻韵286
送乐会王君令温江287
送李时行宰平利287
寿熊相国288
前题288
送辜台洲之任安溪288
祝母寿288
赋得四方无事太平年289
卷十291
寿姚爰菴水部291
风筝次韵291
金酉山先生扇头绝句和韵即赠292
墨船次黄蒲园韵293
送人作幕长洲293
京师八景奉和应 制原韵294
赠蔡世兄296
惠沛苍先生请假南归赠别296
闲坐297
次韵送?然和尚297
送人之任咸宁297
鄰邑樊邑侯赠言298
入闱口占298
灯下阅卷偶成299
花丛十绝299
都门别贞臣301
过九折坂302
江阳试馆和韵302
梓潼县谒文昌祠302
过大相岭303
小相岭遇雪303
小相岭道中晓行304
行越嶲道中304
渡泸304
重度小相岭304
名山早行305
偶草305
卢母谢夫人 恩褒节孝纪事306
寄怀温子澄306
题盘景306
过巴东怀寇莱公307
舟次逢初度307
登庐山308
澄清台308
求雨308
题军器局309
芭樟遇雨309
郊行310
雨夜海鸟310
手植朱子祠梅花310
文昌阁落成311
喜雨312
雨中闻笛312
和林松址同年赠别原韵312
次太平驿小饮313
清湖别何又韩313
三度仙霞岭313
酬浙西庄垂昆韵314
水声314
次闸口315
自闸口山行四十里315
行经青头营大雨315
次瓯畬亭316
夜宿书坊316
冶山怀古318
李相国鼇峰书院讲学319
百花草诗320
来札323
年谱327
序&杨鲁生327
序&王朝幹331
上谕333
御制碑文335
赐祭贤良文337
御祭文339
国史列传341
续传345
蒋札351
题词&陈 钧等355
弁言&丁宗洛357
卷上361
顺治十三年丙申闰五月二十三日巳时公生361
康熙元年壬寅七岁 初从本邑黄瞿滟先生受四书363
二年癸卯八岁363
三年甲辰九岁363
四年乙巳十岁 母郭氏卒364
五年丙午十一岁 通五经後应试专习尚书364
六年丁未十二岁 初从吴先生学举子业364
七年戊申十三岁 父续娶林氏366
八年己酉十四岁366
九年庚戌十五岁 举业成初应童子试367
十年辛亥十六岁367
十一年壬子十七岁 公益肆力於史汉八家而文日进367
十二年癸丑十八岁367
十三年甲寅十九岁368
十四年乙卯二十岁 父卒369
十五年丙辰二十一岁369
十六年丁巳二十二岁 服阕369
十七年戊午二十三岁 授徒翁与义家370
十八年己未二十四岁372
十九年庚申二十五岁 继母林氏卒373
二十年辛酉二十六岁374
二十一年壬戌二十七岁 继母服阕374
二十二年癸亥二十八岁375
二十三年甲子二十九岁 授徒陈元起家376
二十四年乙丑三十岁378
二十五年丙寅三十一岁379
二十六年丁卯三十二岁379
二十七年戊辰三十三岁 买宅郡城西门内设馆380
二十八年己巳三十四岁381
二十九年庚午三十五岁 授徒义馆382
三十年辛未三十六岁383
三十一年壬申三十七岁383
三十二年癸酉三十八岁385
三十三年甲戌三十九岁387
三十四年乙亥四十岁392
三十五年丙子四十一岁397
三十六年丁丑四十二岁398
三十七年戊寅四十三岁400
三十八年己卯四十四岁405
三十九年庚辰四十五岁408
四十年辛巳四十六岁 在古田县任417
四十一年壬午四十七岁426
四十二年癸未四十八岁 在台湾县任437
卷下449
四十三年甲申四十九岁449
四十四年乙酉五十岁451
四十五年丙戌五十一岁 正月陞本部山西司员外郎452
四十六年丁亥五十二岁456
四十七年戊子五十三岁 在兵部车驾司郎中任458
四十八年己丑五十四岁 钦点会试同考官有人闱459
四十九年庚寅五十五岁462
五十年辛卯五十六岁 在台厦道任467
五十一年壬辰五十七岁 在台厦道任478
五十二年癸巳五十八岁 在台厦道任483
五十三年甲午五十九岁 在台厦道任492
五十四年乙未六十岁496
五十五年丙申六十一岁529
五十六年丁酉六十二岁 在福建巡抚任539
五十七年戊戌六十三岁 在福建巡抚任546
续记553
康熙六十一年九月553
後序&张大业557
陈清端公文集563
序&顾镇563
叙&周煌569
序&孙人龙575
总目583
卷一629
天语下问629
卷二679
奏疏679
题修建宁府建阳县朱子祠疏679
题修雷阳堤岸疏683
题将公费捐修堤岸疏687
条陈一695
古田县条陈八事695
条陈古田编审事宜十议715
古田县捐修城垣详稿743
卷三747
条陈二747
条陈台湾县事宜747
刑曹呈稿779
卷四785
条陈三785
全州六要785
台厦条陈利弊四事795
条陈经理海疆北路事宜801
台厦道革除官庄详稿809
学政条约813
卷五831
告示831
古田县谘访利弊示831
古田县季考生童示835
辞建生祠示839
台邑问民疾苦示845
劝息讼示849
四川博采诗赋襍文示853
台厦道禁酷刑滥派示857
台厦亢暘修省示861
抚楚谘访利弊示865
抚楚通饬吏治示869
抚楚严禁重耗示877
抚闽晓谕881
卷六887
序887
重刻海忠介公备忘集叙887
程司训嘉村襍著序891
宫墙录小序893
陶菴四书文序897
楚南观风录序901
台厦试牍序905
闽南观风录序907
送叶南田由枢部出守广州序909
寿雷阳徐副总戎序913
寿海安曾都阃序917
寿樊夫子文921
上孝感夫子寿启925
卷七929
记文929
古田县重修圣庙碑记929
重修台湾孔子庙碑记935
新建台湾朱子祠记939
遇云楼记943
上帝庙求雨文945
台邑求雨牒城隍文947
妈祖宫求雨文953
名宦祠祭范忠贞公文957
祭萧无枝先生文963
祭范彪西先生文967
祭靖海将军襄壮施侯文971
祭耿夫子文973
祭中宪大夫卫公南村先生文977
附古田阖邑绅士子民公启983
四川季考留试呈词989
邑侯陈公德碑991
去思碑997
卷八(附诗)1003
七言律1003
御问地方各事宜恭纪 二首1003
雷阳八景诗1007
东海波恬1007
西湖翠拥1008
万顷连云1008
一龙烟绕1009
七星拱秀1009
双髻梳妆1010
雷冈耸异1010
雁塔题名1011
京师八景1011
太液晴波1011
西山霁雪1012
玉泉垂虹1012
居庸叠翠1013
琼岛春云1013
蓟门烟树1014
金台夕照1014
卢沟晓月1015
玉田八景1015
翠屏朝雨1015
文峰夕照1016
玉滩夜月1016
蓝洞归云1017
剑溪渔唱1017
仙岭樵歌1018
笔顶秋霞1018
西山晴雪1019
台阳八景1019
安平晚渡1019
沙鲲鱼火1020
东溟晓日1020
西屿落霞1021
鹿耳春潮1021
鸡笼积雪1022
澄台观海1022
斐亭听涛1022
东皋吾夫子馆松1023
寄刘和达同年1023
初秋坐月1024
膺贡1024
过家山岭1025
中秋 二首1025
分闱口占1026
灯下阅卷1027
初出都门1027
江上渔舟1028
过严子陵钓台1028
过文丞相故里1029
过蓝关1029
次辜其石同年留别原韵1030
求雨1030
人日自警1030
诉灾1031
穗城叙别古罗黄子1031
廉阳竹屋1032
起程赴选1032
示两儿1033
辞家祠1033
辞文庙1034
辞雷庙1034
次贞臣原韵留别1035
次宜之原韵留别1035
友人廖君德奄泉亭草成一律留别1036
送人赴监应选1036
送莫明侯再入京1037
寇公祠1038
二苏亭1038
魁星亭1038
中元同友人夜话1039
贺吴世兄十二岁入泮1039
舟中别诸同学1040
寿邱广文1040
筑岸次洪垂万先生韵1041
田居1041
尝荔枝1042
拜谒本房老师1042
金山寺1042
甲戌南归踰岭1043
过篷竦滩1043
秋夜书声1044
寒夜寄怀谭毅相1044
寄蔡箕衍同门1044
桂秋一至府城逢谭毅相郑韦斋夜话1045
手植朱子祠梅花1046
文昌阁落成1046
和林松址同年赠别原韵1046
都门别贞臣1047
梓潼县谒文昌祠 二首1047
义馆述怀1048
酬伯仁宗伯1049
灯节1049
中夜偶成1050
早晴入朝同可亭同年退归曹署和韵 二首1050
赠耿世兄1051
孤灯1051
留别古邑父老 三首1052
四十九年贱辰时寓京邸1053
诸同年旅次招饮1054
赠蒋世兄1054
都门望翁陈两年兄公车不至1055
送李时行宰平利1055
庚午除夕1056
送乐会王君令温江1056
题盘景1057
登庐山1057
赠同门进士钱伯何1058
重过储潭庙不及泊舟赋此默祝1058
下十八滩1059
都门晤友1059
西南晚泊1060
偶诫潮音洞馆师1060
九日同乡小饮1061
寿孙大司成1061
留别徐星垣副戎1062
白沙早行1062
清明前三日道上有感1062
沙口守潮1063
七言绝1063
大廋岭谒张文献公1063
舟出庐陵公祠下1064
偶遣 二首1064
赠洪垂万先生1065
暝坐1065
储潭庙拜神1065
夜坐感怀 二首1066
之任闽中宿羊流店次壁上原韵 二首1066
吕亭驿纯阳旧迹1067
偶成示姪居士 二首1067
晓窗1068
竹湾雪艇1069
石骨渡江1069
花丛 四首1069
壬申冬送李人望南归 十首1071
七言古1073
赠别黄苍子1073
河堤1074
舟过浙湖漫兴1075
寿孝感夫子三十韵1076
胡河九太守寿言1079
苦瓜1080
古兴1081
胡河九太史惠手栽花口占次韵1081
再酬胡河九太史惠栽花韵二首1082
五言古1083
酬萧老师1083
感飓而作1084
冬日奉陪刘大府阅勘海隄1085
莲灯1086
题樊太师母王夫人锦屏1087
题古还珠庵1088
桃源洞次陶渊明韵1088
洞庭湖依郡志原韵1090
俞提军招陪各大人游德山纪事二十四韵1090
午窗坐步东坡韵1092
戒酒次子瞻韵1093
廉阳叙别翁宜之1093
重度小相岭1094
过泰山1095
赠陈贞臣新昏1096
卷九(附诗)1097
论史1097
汉高帝1097
萧何1097
张良1098
韩信1098
汉文帝1099
吕后1099
周勃1100
陈平1100
王陵1101
曹参1101
吴公1102
贾谊1102
汉武帝1102
晁错1103
董仲舒1104
汲黯1104
司马迁1104
霍光1105
汉宣帝1105
魏相1106
龚遂1106
二疏1107
赵光国1107
耿寿昌1108
匡衡1108
刘向1109
杨雄1109
苏武1110
王莽1110
卓茂1111
任延1112
汉光武1112
邓禹1113
冯异1113
马援1114
严光1114
孔奋1115
张堪1115
刘昆1116
宋均1116
汉明帝1117
廉范1117
杨震1118
虞诩1118
张纲1118
刘宠1119
徐穉1120
申屠蟠1120
陈实1121
吕疆1121
蔡邑1122
汉昭烈帝1122
魏曹操1123
吴孙权1123
关羽1124
张飞1124
诸葛亮1125
诸葛谨1126
诸葛瞻1126
五言排律1127
寿大司寇王太苍先生1127
李相国鰲峰书院讲学1128
寿郑严如将军1129
春怀何南毓1129
义学鄰竹柬谭毅相1130
五言律1131
途中九日1131
冬至1131
炙火1132
喜初晴客至1132
泗水桥1133
谒韩祠次大司马吴公原韵1133
人日课儿1133
海鸟1134
赠别刘太府1134
赠蔡世兄1135
庐州谒包孝肃祠1135
古田下乡徵粮 十九首1136
山行1136
次黄柏1136
半岭民居1137
劝墾1137
刈禾1138
兑粮1138
闻鸡1138
立社学1139
招逃户1139
过古竹田1140
梨洋父老留宿不果1140
谢教坑1141
岭下1141
追呼1142
过青洋一名禹溪1142
行深山1142
到郑家山纔一日粮户输将已报全完次日流泪别予诗以慰之1143
双溪1143
次上漈头1144
孔子落笔处1144
宋岳鄂王故里1145
殷太师比干墓1145
渡荊江1146
登楼1146
默坐1147
归梦1147
三度仙霞岭感而偶作1147
水声1148
中夜1148
送人归里1149
道上独行志感1149
送花县令1150
送人旋里1150
登舟1151
行邹鲁诸山1151
贺游泮1151
与兴甯学家必老夜话1152
元宵即事1152
记梦1153
别家飞仲同年1153
别李恭锡同年1154
寄家书1154
赠吴俊夫1155
喜李培生同年登第1155
梅菉田洞1155
在省城与祖官话别1156
宿石花园1156
冬夜1157
赠李雍度1157
秋夜1158
重九日独坐书怀1158
喜晴1159
闲坐1159
寄怀温子澄1159
七夕1160
春日偶题1160
上祖墓1161
游邓伟南园林1161
燕集讲书所1162
夏日偶至西湖1162
寿熊相国1163
送辜台洲之任安溪1163
送梅汝为世兄1164
名山早行1164
偶草1164
舟次逢初度1165
五言绝1165
瀑日1165
偶遣1166
夜行舟1166
百花草诗1166
行越嶲道中1169
渡泸1169
王庄驿道中口占十首1170
祝贾母四首1172
到河头1173
郊行1173
次闸口1174
陆公泉亭1174
附卖花声三阙1174
卷十1177
祀恩录1177
家传1219
跋1227
续刻陈清端公文集跋&劳思澄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