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628152.jpg)
- 中国人民银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428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金融-经济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金融事业(1921—1949年)3
第一章 大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的萌芽(1921—1927年)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农民运动中的金融思想7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金融方面的认识与探索8
二、彭湃在领导广东农民运动中的金融思想9
三、毛泽东在领导农民运动中的金融思想11
第三节 农民协会的金融活动13
一、农民协会设立的金融机构13
二、农民协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18
三、农民协会办金融的历史意义19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的建立(1927—1937年)20
第一节 土地革命的任务与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0
一、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根据地的创立20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23
三、农村中的高利贷24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的创建与演变26
一、摧毁旧的金融机构26
二、土地革命初期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金融机构28
三、土地革命发展时期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金融机构31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46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诞生46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47
三、长征路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51
四、长征胜利后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53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银行的业务活动54
一、发行货币,同国民党的封锁作斗争54
二、代理金库,支持革命政权的财政56
三、吸收存款,为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筹集资金56
四、发放贷款,支持生产发展57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1937—1945年)59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抗日根据地59
第二节 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金融62
一、陕甘宁边区概况62
二、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64
三、光华商店与陕甘宁边区的货币流通65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银行的建立和发展67
一、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67
二、晋冀鲁豫边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67
三、晋绥边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69
四、山东抗日根据地银行的建立和发展69
五、华中抗日根据地银行的建立和发展70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银行的任务与组织建设74
一、抗日根据地银行的任务74
二、抗日根据地银行的组织建设75
第五节 抗日根据地银行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斗争77
一、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发行77
二、建立与扩大抗日根据地货币流通市场78
三、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79
第六节 抗日根据地银行的信贷活动及利率政策85
一、抗日根据地银行信贷活动的基本情况85
二、信贷支持边区农业的发展86
三、抗日根据地的利率政策89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的胜利(1945—1949年)91
第一节 解放区的扩大与统一91
第二节 解放区金融机构的发展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93
一、新解放区银行机构的设置93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95
三、解放区对国民党政府金融体系的接收管理97
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99
第三节 解放区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斗争101
一、解放区的货币发行101
二、解放区的货币斗争102
三、货币的逐步统一108
第四节 城市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112
一、开展城市金融业务112
二、加强对私营银钱业的管理115
三、严格禁止金银计价流通116
四、肃清外币,加强外汇管理118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金融事业(1949—1978年)123
第五章 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开创(1949—1952年)123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123
第二节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124
一、接管官僚资本金融业124
二、打破封锁、取消外资银行特权127
三、对私营金融业的整顿和改造129
四、建立新的保险体系136
五、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网络136
第三节 建立人民币体制138
一、彻底肃清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138
二、禁止金银计价流通和私相买卖138
三、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和经营外汇139
四、逐步收回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140
五、收兑新疆、西藏流通的地方货币140
第四节 制止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41
一、制止通货膨胀,稳定金融物价141
二、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44
第六章 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巩固和发展(1953—1957年)148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的建立149
一、“大一统”中国人民银行体制的形成149
二、建立纵向型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150
三、取消商业信用,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151
四、建立现金出纳计划制度,加强对货币发行的管理152
第二节 集中资金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154
一、运用多种手段聚集资金154
二、集中资金支持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157
三、促进社会主义改造164
第三节 发行新人民币,完善人民币体制170
一、发行新人民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70
二、从实际国情出发,实现新旧人民币平稳兑换171
三、周密组织,顺利地完成发行任务172
四、新人民币发行的意义175
第七章 在曲折中前进的金融事业(1958—1978年)177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金融工作的挫折与调整177
一、“大跃进”对金融的影响177
二、金融工作的调整181
第二节 “文革”时期对金融工作的冲击与整顿188
一、“文革”中金融工作的波折188
二、“文革”中金融工作的两次转机192
三、1976年1O月后银行工作的整顿和加强195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时期金融的变革与发展(1978—2011年)201
第八章 改革开放和“大一统”金融体系的变革(1978—1984年)201
第一节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金融思想201
一、发展现代经济必须发挥金融枢纽的作用201
二、解放思想和推进金融改革开放202
三、金融改革开放与维护金融安全203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历史性突破204
一、恢复和建立多种金融机构204
二、改革银行体制和扩大信贷领域206
第三节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208
一、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酝酿过程208
二、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209
第四节 改革中的金融运行和治理通货膨胀211
一、改革初期的经济金融形势211
二、对1984年通货膨胀的治理21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新格局的形成(1984—1992年)213
第一节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和推进改革213
一、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13
二、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14
第二节 推进改革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214
一、改革外汇管理体制214
二、重建或新建股份制商业银行217
三、推进国有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220
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222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223
六、保险业的恢复和发展226
第三节 金融系统人事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227
一、银行系统干部管理体制改革227
二、金融系统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228
第四节 建立和发展金融市场230
一、货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230
二、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232
第五节 加强宏观调控和治理通货膨胀237
一、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237
二、对1988年通货膨胀的治理238
第六节 金融逐步对外开放239
一、引进外资金融机构239
二、中资金融机构发展海外业务239
三、加入国际性及区域性金融组织和发展国际金融合作240
第十章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1992—2001年)243
第一节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43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43
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44
第二节 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和扩大开放244
一、完善中央银行职能和改革组织管理体制245
二、汇率并轨改革和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249
三、政策性银行的建立252
四、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254
五、股份制商业银行蓬勃发展260
六、农村金融体系在改革中发展264
七、保险业推进改革265
八、金融扩大开放266
第三节 金融市场在改革中加快发展268
一、货币市场规范发展268
二、资本市场迅速成长270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273
一、金融宏观调控的改革和发展273
二、治理整顿金融秩序和实现经济“软着陆”279
三、加强宏观调控和应对亚洲金融风波281
第五节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和加强监管283
一、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转型283
二、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的转变284
三、加强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85
第十一章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金融加快改革开放(2001—2007年)290
第一节 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90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快对外开放290
二、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291
第二节 金融加快改革与发展291
一、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292
二、全面推进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93
三、中小商业银行迅速发展296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发展301
五、建立和完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307
六、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310
第三节 金融市场在创新中规范发展313
一、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规范发展313
二、货币市场不断完善和稳步发展315
三、外汇市场建设深入推进318
四、黄金市场平稳快速发展319
第四节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320
一、积极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320
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321
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322
四、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宏观调控324
第五节 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完善326
一、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326
二、证券期货监管体制逐步完善334
三、现代保险监管框架的建立和完善336
四、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化解历史形成的金融风险338
第六节 金融对外开放深入进行341
一、银行业按照有关承诺逐步实施开放政策341
二、证券业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344
三、保险业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开放346
第七节 金融法制和基础制度与设施建设成效显著347
一、金融法律框架逐步完善347
二、支付体系、征信体系建设和反洗钱工作不断加强350
三、金融会计统计制度逐步完善355
四、货币制度、国库体系、金融信息化体系和金融人才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357
第十二章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提升金融竞争力(2007—2011年)365
第一节 加强宏观调控和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365
一、根据形势需要适时调整货币政策365
二、执行宏观审慎政策和保障经济金融稳定运行368
第二节 金融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369
一、深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369
二、深化大型商业银行改革370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新进展372
四、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重大进展374
五、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375
第三节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376
一、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日益提高377
二、区域金融合作不断深化380
三、人民币跨境使用取得重大进展382
附录385
主要参考文献387
后记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