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运行 基于理工科大学人才成长的视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运行 基于理工科大学人才成长的视阈
  • 郭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6751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运行 基于理工科大学人才成长的视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人文素养培育的逻辑前提6

1.1.1 人文素养培育的个体关怀8

1.1.2 人文素养培育的社会旨趣18

1.1.3 认识自我:人才成长的原点23

1.2 人文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24

1.2.1 国外对于人文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24

1.2.2 港澳台学者对于人文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29

1.2.3 大陆学者对于人文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37

1.3 人文素养培育的相关概念界定44

1.3.1 “人文”的中国词源分析44

1.3.2 “人文主义”的西方文化印记45

1.3.3 “人文素养”的内涵分析48

1.4 人文素养培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50

1.4.1 人文素养培育研究的意义50

1.4.2 人文素养培育研究的方法54

第2章 人文素养培育思想的历史嬗变55

2.1 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人文素养培育的思想55

2.1.1 孔子推行的“六艺”教育56

2.1.2 董仲舒阐释的儒家道德教育59

2.1.3 朱熹的“明人伦”教育思想61

2.2 中国近现代文化中关于人文素养培育的思想62

2.2.1 新文化运动关于文明的论战63

2.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大讨论66

2.2.3 新儒家的儒学复兴运动68

2.3 西方文化中关于人文素养培育的思想70

2.3.1 古希腊文明中的“七艺”教育71

2.3.2 德国的生命哲学及其所衍生的文化教育学73

2.3.3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75

2.3.4 雅斯贝尔斯的本真教育哲学77

2.3.5 乔治·萨顿的新人文主义78

2.4 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文素养培育的思想83

2.4.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83

2.4.2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85

2.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关于人文素养培育的思想89

2.5.1 毛泽东:“三育并重”到“德、智、体全面发展”89

2.5.2 邓小平:培养“三个面向”的“四有新人”91

2.5.3 江泽民: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五个成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2

2.5.4 胡锦涛: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94

2.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诉求95

第3章 人文素养培育的理念选择98

3.1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培育的视角融合99

3.1.1 现代人才成长规律对于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性需求99

3.1.2 科学创新过程对于人文素养培育的功能性需要101

3.2 人才培养与健全人格铸就的范式转换102

3.2.1 主体性人格的含义界定103

3.2.2 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社会性边界105

3.2.3 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多维建构107

3.3 哲学沉思与审美沉思的共生互融113

3.3.1 生态审美教育概述114

3.3.2 生态审美教育的审美范畴115

3.3.3 生态审美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功能116

第4章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分析121

4.1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121

4.1.1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121

4.1.2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现状123

4.2 理工科大学育人生态环境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状126

4.2.1 教育理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状126

4.2.2 教育者人文素养的缺失现状131

4.3 理工科大学学生素质结构中人文素养的缺失现状133

4.3.1 过于自我与社会责任发生对立134

4.3.2 理想与信仰存在缺失136

4.3.3 道德认知与实践产生脱节138

4.4 形成和产生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的原因141

第5章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155

5.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文素养培育158

5.1.1 正确认识文化多元带来的价值多元159

5.1.2 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161

5.2 完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的培育机制163

5.2.1 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163

5.2.2 建立稳固的工作保障机制165

5.2.3 建立明晰的考核与评价机制166

5.3 建立健全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培育课程体系167

5.3.1 建立通识课程体系167

5.3.2 健全公选课课程体系171

5.3.3 加强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172

5.4 厚实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底蕴175

5.4.1 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175

5.4.2 坚持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养179

5.4.3 建设高品味校园文化181

第6章 结束语:“文化自觉”与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183

致谢187

参考文献189

附录:个案分析——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素养培育问题的调研报告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