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监视器 原理 配接 维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监视器 原理 配接 维修
  • 段玉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0064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监视器 原理 配接 维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电视摄象和录象设备的发展概况1

(一)摄象机的发展概况1

(二)录象机的发展概况4

(三)摄录机的发展概况6

(四)家用摄录机8

(五)新格式摄录机10

二、应用电视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11

(一)系统的分类12

(二)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13

(三)系统中摄象机、监视器的选用16

(四)系统中其他设备的配置19

(五)应用电视系统的同步20

(六)应用电视系统中信号的传输21

第一部分 原理28

第一章 彩色摄象机的工作原理28

第一节 彩色摄象机的光学系统28

(一)变焦距镜头28

(二)分色棱镜32

(三)中性滤光片和色温滤光片34

第二节 彩色摄象管35

(一)视象管36

(二)氧化铅视象管40

(三)硅靶摄象管45

(四)电荷耦合摄象器件46

第三节 图象信号的处理与补偿48

(一)预放器49

(二)钳位电路51

(三)电缆校正放大器53

(四)黑班校正54

(五)轮廓校正55

(六)γ校正59

(七)彩色校正62

第四节 单管彩色摄象机简介64

(一)频率分离式单管摄象机64

(二)相位分离式单管摄象机66

(三)三电极式单管摄象机66

第五节 广播用新型摄象机67

(一)主要特点67

(二)系统构成68

(三)高质量图象的获得69

第二章 磁带录象机的基本原理73

第一节 磁性记录的理论基础73

(一)声频记录和重放的基本原理73

(二)视频记录的特点80

第二节 视频信号的录放方案81

(一)别开生面的扫描方式81

(二)亮度信号的调频处理88

(三)降频式彩色化方案89

第三节 磁带录象机的录放系统92

(一)图象信号记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92

(二)图象信号重放系统的组成及功能95

(三)重放系统中伪时基校正电路的工作原理97

(四)如何克服家用录象机中磁迹间的色度干扰99

第四节 磁带录象机的机械系统102

(一)机械系统的主要任务102

(二)各部分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动作原理103

(三)穿带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104

(四)张力控制系统的构成与作用109

第五节 磁带录象机的伺服系统109

(一)什么叫伺服109

(二)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10

(三)主导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13

(四)张力调节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15

第六节 磁带录象机的系统控制116

(一)什么是系统控制电路116

(二)系统控制的主要功能116

(三)系统控制的输入电路119

(四)系统控制的输出电路127

第三章 编辑机原理132

第一节 编辑原理132

(一)编辑概述132

(二)编辑点133

(三)电子编辑方法134

(四)编辑机的定时135

(五)自动电子编辑135

第二节 RM—440编辑机系统结构137

(一)系统结构137

(二)时间计数器141

(三)键盘和搜索盘147

(四)输入/输出接口152

第四章 彩色监视器原理156

第一节 彩色监视器的种类156

第二节 彩色显象管157

(一)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157

(二)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159

(三)彩色显象管的性能159

第三节 彩色监视器电路161

第四节 彩色监视器的调整169

第五节 彩色监视器的选用173

(一)BVM-2000彩色监视器的主要指标173

(二)监视器的选用方法174

第二部分 配接与操作177

第五章 配接概论、1/2英寸(VHS型)摄录编设备的配接与操作177

第一节 配接概论177

(一)录象设备177

(二)监视设备179

(三)摄象设备179

(四)配接实例181

第二节 一体化彩色摄象机NV-M3EM186

(一)特点186

(二)控制钮和组件186

(三)节目的录制189

(四)经过寻象器播放节目190

(五)经电视机进行播放190

(六)从电视机录制节目190

(七)其他便利功能191

(八)供电电源192

(九)保护193

(十)拍摄技术193

(十一)技术指标198

(十二)摄象机简单工作流程199

第三节 编辑录象机NV-8500200

(一)特点201

(二)主要控钮及其功能201

(三)录、放、编之前的调整206

(四)配合电视监视器的录放程序209

(五)配合摄象机的录放程序209

(六)暂停工作211

(七)电子编辑211

(八)NV-8500与时基校正器的连用213

(九)时间编码213

(十)复制系统214

(十一)电子编辑程序214

(十二)遥控检索的应用217

(十三)自动切断灯217

(十四)技术指标217

第四节 编辑控制器NV-A500218

(一)特点218

(二)控制器及其功能219

(三)编辑系统的基本组合与配接223

(四)带到带编辑226

(五)高级编辑230

(六)电视摄象机编辑与各种附件的配接231

(七)工作提示234

(八)故障分析235

第五节 三管彩色摄象机WV-V3N236

(一)特点236

(二)摄象机WV-V3N主要操作控制器236

(三)电子新闻采访241

(四)ENG/EFP的操作步骤242

(五)字符显示246

(六)淡入、淡出工作249

(七)技术指标251

第六节 VHS型新设备NV-M5EN、NV-180、AG-6800和WJ-5600简介251

(一)VHS一体化摄象机NV-M5EN251

(二)NV-180便携式录象机256

(三)AG-6800型VHS录象机260

(四)彩色特殊效果发生器WJ-5600264

第七节 8毫米录象机简介266

(一)概述266

(二)磁头和磁带的记录方式267

(三)视频信号的处理269

(四)消磁269

(五)磁迹跟踪方式270

(六)录音方式271

(七)8毫米机器简介272

第六章 3/4英寸(U-matic型)摄录编设备的配接与操作276

第一节 DXC-M3 APK彩色摄象机276

(一)特性277

(二)各控制器的位置和功能278

(三)摄象机的安装284

(四)供电电源285

(五)调整286

(六)工作289

(七)用于演播室工作294

(八)DXC-M3APK技术指标295

第二节 VO-6800PS便携式录象机296

(一)特点296

(二)各部件、控钮及其功能297

(三)供电电源300

(四)录象301

(五)组合录制303

(六)录制电视节目303

(七)音频复制304

(八)播放磁带306

(九)视频磁头清洁306

第三节 VO-5850P编辑录象机307

(一)概述307

(二)VO-5850P录象机面板控制器介绍308

(三)VO-5850P录象机背板各部分介绍311

(四)录象和放象313

第四节 RM-440自动编辑控制器318

(一)概述318

(二)基本操作程序319

(三)精确操作程序325

第三部分 调试和维修333

第七章 NV-450MC录象机的调试和维修333

第一节 概述333

(一)主要技术指标333

(二)特性333

(三)维修使用的工具和仪器334

(四)维修注意事项336

第二节 录象机的拆卸和调整337

(一)机箱和印刷板的拆卸337

(二)机械调整341

第三节 电性能指标的校正359

(一)电源部分361

(二)伺服系统部分361

(三)亮度、色度和磁头放大器部分364

(四)音频部分365

(五)定时器和系统控制器366

(六)电视解调器部分372

第四节 录象机的故障处理377

(一)机械传动和走带部分结构分析377

(二)故障举例381

第八章 VM-14PSN彩色监视器的维修394

第一节 概述394

第二节 VM-14PSN 彩色监视器彩色制式自动切换电路的原理分析395

(一)50赫/60赫场频识别电路397

(二)NTSC3.58/N个SC4.4 3识别电路399

(三)PAL/SECAM识别电路402

第三节 故障处理404

(一)检查和排除故障的步骤404

(二)检查故障的流程405

第四部分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附录413

第九章 四位、八位微处理机的基本原理413

第一节 微处理机的运算413

第二节 微处理机的基本组成414

第三节 存贮器的组织416

第四节 中央处理机419

第五节 微处理机的指令与程序427

第六节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设计450

(一)输入与输出450

(二)地址和译码452

(三)输入输出传送方式454

(四)输入输出端口的结构460

(五)八位通用输入/输出接口Intel 8212462

(六)微型计算机应用的简易输入输出设备及接口466

(七)家用电器控制系统中的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470

附录一 红外遥控用微型计算机有关资料475

(一)微型计算机CX522(μPD1512AC)系列特性475

(二)存贮器CX-7959的规格483

(三)D/A IC MB88301A说明493

附录二 数字式时基校正器(DTBC)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499

(一)时基校正器的作用499

(二)数字式时基校正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499

(三)数字式时基校正器的维护方法5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