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通信技术与终端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移动通信技术与终端 第3版
  • 刘立康,孙龙杰主编;陶亚雄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371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技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移动通信技术与终端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1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1

1.1.2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情况3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分类4

1.2.1 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4

1.2.2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6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6

1.3.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7

1.3.2 无绳电话系统8

1.3.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8

1.3.4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11

1.4 移动通信的类型14

1.4.1 工作方式14

1.4.2 模拟网和数字网16

1.4.3 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16

1.5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16

1.5.1 调制技术16

1.5.2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特性17

1.5.3 多址方式18

1.5.4 抗干扰技术18

1.5.5 组网技术19

1.6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20

1.6.1 国际无线电标准化组织20

1.6.2 欧洲共同体(EC)的通信标准化组织20

1.6.3 北美地区的通信标准化组织21

1.6.4 太平洋地区的通信标准化21

本章小结21

习题121

第2章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23

2.1 调制解调技术23

2.1.1 概述23

2.1.2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24

2.1.3 数字调制技术25

2.2 多址技术32

2.2.1 概述32

2.2.2 频分多址(FDMA)32

2.2.3 时分多址(TDMA)33

2.2.4 码分多址(CDMA)34

2.3 语音编码及信道编码技术35

2.3.1 语音编码技术35

2.3.2 信道编码技术36

2.4 扩频技术38

2.4.1 概念38

2.4.2 直接序列扩频(DSSS)组成与原理39

2.4.3 扩频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41

2.4.4 跳频技术42

本章小结42

习题242

第3章 电波传播与干扰44

3.1 电波传播特性44

3.1.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44

3.1.2 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机制45

3.2 移动信道的特征45

3.2.1 传播路径45

3.2.2 信号衰落46

3.2.3 地形、地物对电波传播的影响46

3.3 分集接收技术48

3.3.1 分集接收原理48

3.3.2 分集方式和方法48

3.3.3 合并方式49

3.4 噪声与干扰50

3.4.1 噪声51

3.4.2 干扰52

本章小结55

习题355

第4章 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57

4.1 区域覆盖57

4.1.1 区域覆盖的概念57

4.1.2 带状网59

4.1.3 面状网59

4.2 区群的构成与激励方式60

4.2.1 区群的构成60

4.2.2 同频(信道)小区的距离61

4.2.3 激励方式61

4.3 系统容量和信道(频率)配置62

4.3.1 系统容量62

4.3.2 信道(频率)配置64

4.4 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65

4.4.1 基本网络结构65

4.4.2 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67

4.4.3 数字蜂窝移动网的网络结构67

4.4.4 移动通信空中接口协议模型68

4.4.5 信道结构69

4.5 信令71

4.5.1 信令类型71

4.5.2 数字信令71

4.5.3 信令的应用72

4.6 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73

4.6.1 越区切换73

4.6.2 位置管理74

4.7 多信道共用技术76

本章小结76

习题477

第5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78

5.1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78

5.1.1 GSM标准技术规范78

5.1.2 网络结构79

5.1.3 GSM功能模型82

5.1.4 GSM网络接口83

5.1.5 GSM系统语音传输示例85

5.2 GSM系统的方式86

5.2.1 无线传输特征86

5.2.2 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接入方式88

5.2.3 信道分类90

5.2.4 时隙格式92

5.2.5 语音和信道编码93

5.2.6 跳频和间断传输技术95

5.3 编号和主要业务96

5.3.1 编号96

5.3.2 拨号方式100

5.3.3 主要业务101

5.4 我国GSM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102

5.4.1 全国GSM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102

5.4.2 省内GSM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104

5.4.3 移动业务本地网的网络结构104

5.5 GSM系统控制与管理104

5.5.1 位置登记105

5.5.2 越区切换107

5.5.3 鉴权与加密109

5.6 主要接续流程111

5.6.1 移动用户至固定用户出局呼叫流程112

5.6.2 固定用户至移动用户入局呼叫的基本流程113

5.7 GSM移动台(MS)113

5.7.1 技术特征113

5.7.2 移动台组成和工作原理113

5.7.3 SIM卡114

5.8 GSM基站(BS)设备116

5.8.1 概念116

5.8.2 基站组成117

5.8.3 主要基站设备性能117

本章小结124

习题5125

第6章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127

6.1 概述127

6.1.1 GPRS概念127

6.1.2 GPRS主要特点129

6.1.3 GPRS的业务130

6.1.4 GPRS业务的具体应用131

6.1.5 GPRS的优势及存在问题131

6.1.6 GPRS标准和业务的发展132

6.2 GPRS的网络结构133

6.2.1 GPRS网络总体结构133

6.2.2 GPRS体系结构134

6.2.3 空中接口的信道构成136

6.3 GPRS的协议137

6.3.1 GPRS的协议模型137

6.3.2 GPRS主要接口139

6.4 GPRS管理功能144

6.4.1 网络访问控制功能144

6.4.2 分组选路和传输功能145

6.4.3 移动性管理(MM)功能146

6.4.4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147

6.4.5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147

6.4.6 网络管理功能148

6.4.7 计费管理148

6.5 GPRS组网结构149

6.5.1 网络结构149

6.5.2 GPRS系统的组网150

6.5.3 GPRS组网原则153

6.6 典型方案153

6.6.1 诺基亚(Nokia)GPRS系统解决方案153

6.6.2 金鹏GPRS组网方案155

本章小结157

习题6157

第7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158

7.1 概述158

7.1.1 扩频通信的概念158

7.1.2 码分多址(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特点158

7.2 CDMA系统综述159

7.2.1 CDMA的发展159

7.2.2 技术标准160

7.2.3 CDMA系统基本特性161

7.3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63

7.3.1 CDMA网络163

7.3.2 CDMA蜂窝系统信道组成168

7.4 CDMA系统逻辑信道结构172

7.4.1 正向传输逻辑信道结构172

7.4.2 反向传输逻辑信道结构174

7.5 CDMA系统的控制功能和呼叫处理175

7.5.1 CDMA系统功率控制175

7.5.2 CDMA系统的切换177

7.5.3 登记注册与漫游178

7.5.4 呼叫处理179

7.6 典型设备介绍183

7.6.1 组网结构183

7.6.2 CDMA-MSC184

7.6.3 CDMA集中基站控制器CBSC184

7.6.4 CDMA基站设备185

7.7 CDMA移动台(MS)186

7.7.1 概述186

7.7.2 移动台组成和工作原理187

7.7.3 UIM卡189

本章小结191

习题7191

第8章 CDMA 2000 1 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3

8.1 概述193

8.1.1 CDMA系统技术与标准193

8.1.2 CDMA 2000 1X系统的特点194

8.2 CDMA 2000 1X系统分层结构195

8.2.1 CDMA 2000 1X系统结构195

8.2.2 CDMA 2000 1X系统分层结构196

8.3 CDMA 2000 1X系统网络实现结构197

8.3.1 CDMA 2000 1X系统网络实现结构197

8.3.2 频段设置、无线配置(RC)和后向兼容性199

8.4 CDMA 2000 1X系统信道结构202

8.4.1 前向物理信道202

8.4.2 反向物理信道205

8.4.3 CDMA 2000 1X系统关键技术208

8.5 CDMA 2000 1X系统物理信道接续流程209

8.5.1 CDMA 2000 1X系统语音/低速数据接续流程209

8.5.2 CDMA 2000 1X系统高速数据接续流程210

8.6 CDMA 2000 1X分组数据业务实现211

8.6.1 简单IP211

8.6.2 移动IP212

8.7 CDMA 2000 1X系统升级方案和典型系统介绍214

8.7.1 CDMA 2000 1X系统升级方案214

8.7.2 东方通信CDMA 2000 1X系统介绍216

8.7.3 中兴CDMA 2000 1X移动通信系统介绍217

本章小结219

习题8220

第9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21

9.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221

9.1.1 概述221

9.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222

9.1.3 3G演进策略224

9.1.4 3G技术体制226

9.1.5 3G频谱227

9.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结构228

9.2.1 IMT-2000系统网络结构228

9.2.2 IMT-2000的功能结构模型229

9.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231

9.3 WCDMA移动通信系统232

9.3.1 概述232

9.3.2 WCDMA系统网络结构234

9.3.3 信道结构236

9.3.4 WCDMA核心网(CN)基本结构237

9.3.5 华为WCDMA网络解决方案238

9.4 TD-SCDMA系统239

9.4.1 概述239

9.4.2 TD-SCDMA系统技术特点240

9.5 CDMA 2000 1X EV-DO243

9.5.1 CDMA 2000 1X EV-DO与CDMA 2000 1X兼容性244

9.5.2 CDMA 2000 1X EV-DO技术特点244

9.5.3 CDMA 2000 1X EV-DO Release0存在的问题246

9.5.4 CDMA 2000 1X EV-DO Release A版本247

9.6 第三代移动通信主流技术标准比较247

9.6.1 概述247

9.6.2 三种主流3G技术标准比较248

本章小结249

习题9249

第10章 数据终端单元(DTU)原理与应用251

10.1 DTU原理与应用场合251

10.1.1 DTU的5个核心功能251

10.1.2 DTU工作原理252

10.1.3 DTU应用场合253

10.2 DTU的TCP/IP/PPP协议254

10.3 DTU工作模式256

10.4 DTU工作过程257

10.5 AT控制指令257

10.6 DTU设计应用实例258

10.6.1 CDMA DTU的远程数据传输系统258

10.6.2 无线上网卡260

本章小结262

习题10262

附录 缩略语263

参考文献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