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肝病中医临床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肝病中医临床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064353.jpg)
- 陈立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1373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肝病(中医)-中医治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肝病中医临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医对肝胆等脏器的认识1
第1节 阐释中医的脏象理论1
一、脏象的基本概念1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3
三、脏象学说是古代认识人体的方法3
第2节 气血的基本概念5
一、气的生理功能6
二、血的生理功能7
三、气血相从血行通畅8
第3节 肝的生理功能9
一、概述9
二、肝阴与肝血9
三、肝阳与肝气11
四、肝为罢极之本13
五、肝的特异性13
六、肝与相关脏腑的关系15
第2章 肝病的病因病机18
第1节 病因18
一、概念18
二、中医如何认识病毒及其他致病因子19
三、毒邪的分类和普遍性19
四、毒邪致病的临床意义20
第2节 病机21
一、概念21
二、湿、痰、饮、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22
三、病毒性肝炎的病机与发病23
第3章 黄疸、“九疸”及“三十六黄”33
第1节 黄疸33
一、“疸”和“瘅”的异同及其演变34
二、疸病之主症为黄疸34
三、疸病大多属热证或湿热证35
四、《黄帝内经》中的“瘅”与消渴病相似35
第2节 九疸三十六黄的考据和基本内容36
一、基本情况36
二、两书所载三十六黄证治比较37
三、三十六黄与现代黄疸类疾病的关系37
第3节 临床退黄治疗41
第4章 古老的中医学接受现代检测的考验46
第1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概念46
一、ALT的生理性升高47
二、药物损害48
第2节 转氨酶的升降与中药的临床运用48
一、疗效与药物组方的关系49
二、ALT升降与药物种类的关系49
三、ALT升降与滋补药用量的关系50
四、处方结构与ALT升降的关系51
五、讨论52
第3节 中药降酶基本原则54
第4节 其他检测与中药的关系55
一、血清白蛋白55
二、凝血因子56
三、胆汁酸代谢试验57
四、血清谷氨酰转移酶58
第5章 中药抗病毒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60
第1节 通阳助阳解毒法抗乙肝病毒指标的临床观察60
一、HBeAg转阴与肝功能恢复密切相关61
二、治疗后e系统的10种变化61
三、大剂解毒与小量助阳促使转阴62
四、滋阴与助阳结合抗体稳定持久62
五、慎用活血谨防反复63
第2节 通阳助阳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的临床总结报告63
一、临床资料63
二、治疗方法64
三、疗效标准65
四、治疗结果65
五、讨论66
第3节 双虎清肝颗粒抗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67
一、实验研究部分68
二、临床实验部分69
第6章 当代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的基本原则79
第1节 抗病毒的原则79
第2节 临床再探索的原则81
第3节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原则83
第4节 重视药物毒性和慎重择药的原则83
第5节 重视客观检测的原则84
第7章 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病例分析94
第1节 基本情况94
第2节 影响乙肝病毒阴转率的相关因素95
一、治疗的合理与坚持95
二、随证施治,合理调整96
三、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最值得研究96
四、讲究滋阴与助阳药的比例97
五、注重个体特点97
六、清热解毒或清热利湿为恪守不移的基本治法98
七、联合核苷(酸)类药物可加快转阴99
第3节 小结和思考100
第8章 肝病相关症状的临床治疗102
第1节 胁痛102
第2节 腹胀104
第3节 虚劳106
第4节 其他见症107
第9章 拉米呋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临床初步观察110
第1节 一般资料及观察方法110
第2节 疗效标准111
第3节 观察及统计结果111
第10章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115
第1节 中西医名释115
第2节 肝硬化成因及图解116
第3节 肝硬化治疗要点118
一、择药总则118
二、活血软坚需分层次119
三、化痰散结当味多量少119
四、补益与病程相参120
五、腹水治疗要中西药物结合120
六、治肝硬化要有耐心121
第4节 肝硬化的预后121
第11章 双处方治疗肝炎肝硬化临床初步观察123
第1节 肝纤维化形成的基本概念123
一、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123
二、ECM的降解124
三、肝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124
第2节 双处方产生的临床基础124
第3节 双处方临床具体运用125
第4节 单、双处方治疗100例肝炎肝硬化疗程比较130
第12章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中药研究进展132
第1节 肝纤维化概念及中药的优势132
第2节 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概述133
第3节 动物实验研究141
第4节 复方临床研究143
第13章 探讨“直接入血”致病的问题147
第1节 什么是直接入血致病147
第2节 发病学的特点和意义147
第3节 治疗学的特点和意义148
第14章 丙型肝炎的特点及中医治法151
第1节 丙型肝炎的特点151
一、毒邪直入营血151
二、毒邪易聚,缠绵难愈151
三、中老年人多发152
四、易与乙肝合并感染153
第2节 中医治法探讨153
一、活血解毒153
二、疏肝化痰154
三、补益肝肾154
第3节 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临床对比分析154
一、资料与方法155
二、资料分析155
三、讨论158
第4节 丙型肝炎的基础知识159
一、传播方式159
二、初期反应159
三、丙肝的诊断160
四、临床上丙肝抗体的几种情况161
第15章 脂肪性肝病与中医中药治疗163
第1节 中医如何认识脂肪肝163
第2节 脂肪肝的辨证论治164
第16章 中医药抗脂肪肝的研究进展167
第1节 降脂专方研究167
第2节 降脂中成药170
第3节 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171
第4节 中药的活性成分173
第5节 其他治疗175
第6节 述评175
第7节 结论178
第17章 肝癌临床概说179
第1节 肿瘤概说179
一、肿瘤的病因179
二、肿瘤的病机180
三、中药抗癌功效的实验研究181
第2节 肝癌及慢肝患者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184
一、病例来源185
二、调查结果185
三、分析和讨论186
第3节 肝癌的临床心得187
一、病毒性肝炎肝癌187
二、无病毒性肝炎肝癌187
三、单纯肿瘤相关指标升高188
四、基本治则与病例解析188
第18章 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192
第1节 因人制宜是辨证论治的核心192
一、临床所见192
二、现代研究194
三、结语194
第2节 湿与热相互转化195
第3节 久用苦寒,化燥伤阴196
第4节 燮理阴阳,以平为期196
第5节 阴阳互根理论的临床验证197
第6节 治未病与先机发制200
第7节 驾驭标本缓急201
第8节 临床上的攻邪补虚202
一、虚实不论久暂,有邪则攻,正虚则补202
二、虚实宜分标本,勿以羸状定论203
三、攻之得当为补,补之不当反伤204
四、虚实夹杂证,法宜攻补兼施205
第19章 清法的临床运用206
第1节 清热解毒利湿法的运用要点206
一、病本于毒,清利兼用解毒206
二、邪有浅深,治当分辨层次207
三、苦寒勿过,变用甘寒或苦辛208
第2节 清热解毒通腑法的运用要点209
第3节 清热凉血开窍法的运用要点210
第4节 清热解毒药物与感染性炎症210
第20章 常用方药临床运用提要216
第1节 清热类药物216
第2节 理气类药物224
第3节 活血化瘀类药物230
第4节 补益类药物236
第21章 中药配伍的现状和启示244
第1节 中药配伍概说244
第2节 中药配伍研究发现245
一、验证了传统配伍的合理性245
二、剂量改变其治疗目的245
三、不同配伍的减毒增效246
四、配伍后显示新变化246
五、相反药物可能有减毒作用247
六、验证配伍中的量效关系247
七、复方配伍主次与靶标相关248
八、加减某药与全方疗效关系密切249
第3节 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研究现状250
第22章 散剂的临床运用254
第1节 散剂的特殊疗效254
第2节 中药散(粉)剂服药法256
第23章 中药煎煮法258
第1节 汤药的煎煮步骤258
第2节 关于先煎与后下药物的操作方法259
第24章 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估260
第1节 评价疗效的四大要素260
一、病毒指标260
二、肝功能及生化指标260
三、症状与体征261
四、取得疗效的时间261
第2节 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62
一、疗效标准的简单化倾向262
二、单纯症状学观念262
三、疗效报告的轻率262
第3节 各类肝病的疗效不同262
附:肝脏的基础知识265
第1节 肝脏生理解剖的基本概念265
一、肝脏的位置265
二、肝脏的特点265
第2节 肝移植成为肝病晚期的重要选择268
第3节 肝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268
第4节 肝脏是免疫耐受特惠器官269
第5节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亲属供肝行肝移植的理想途径270
跋273
参考文献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