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校园暴力及其防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校园暴力及其防治研究
  • 宋雁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5636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中学-校园-暴力行为-控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校园暴力及其防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3

三、文献综述11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1

第二章 中学校园暴力的现状分析34

第一节 校园暴力丛生论34

一、校园暴力丛生论的基本内容34

二、校园暴力丛生论的实证基础35

三、校园暴力丛生论的理论依据40

第二节 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丛生的现状49

一、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的总体情况分析50

二、薄弱初中成为暴力丛生的学校52

第三节 薄弱初中校园暴力丛生的特征分析55

一、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校园暴力诱因55

二、北京市薄弱初中暴力的基本情况60

三、暴力丛生的学校特征分析60

四、易发暴力的学生特征分析65

五、薄弱初中校园暴力的特征总结66

第三章 校园暴力丛生的原因分析68

第一节 新的研究视角:关注学校因素68

一、作为个体研究的视角69

二、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视角70

三、偏重学校因素的制度视角和分析框架71

第二节 从学校外部关系分析校园暴力的原因72

一、权力机构的政策选择结果72

二、市场的游戏规则及选择结果75

三、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的斗争与博弈78

四、薄弱学校自身的身份特征80

第三节 从学校内部关系分析校园暴力的原因81

一、学校的组织结构81

二、权力支配型的人际关系84

三、学校的管理制度与规则88

四、薄弱学校亚文化90

第四章 校园暴力防治对策的研究——以薄弱学校为例93

第一节 学校安全的分层94

一、学校安全分层的理论依据94

二、设置学校安全层级96

三、暴力丛生学校的校园暴力防治措施97

第二节 改善薄弱学校的内、外部关系98

一、提升薄弱学校在外部关系中的场域位置99

二、改善和缓和薄弱学校的内部关系103

第三节 通过学校安全管理防治校园暴力107

一、安全领域中学校的权利与义务107

二、学校安全的事前预防措施调查113

三、学校安全的事后处理方式调查117

四、学校安全管理的组织准备和制度选择126

五、对易发的校园暴力类型进行专项治理132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防治校园暴力的措施借鉴137

一、美国校园暴力的学校防治措施137

二、挪威校园暴力的学校防治措施142

三、日本校园暴力的学校防治措施143

四、我国台湾地区校园暴力的学校防治措施144

第五章 防治校园暴力的立法建议147

第一节 通过安全立法防治校园暴力147

一、学校安全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47

二、现行防治校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析150

三、学校安全法的立法层次和立法原则153

第二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学校安全立法的借鉴155

一、美国的学校安全立法155

二、日本的学校安全立法166

三、中国台湾地区的学校安全立法170

四、对我国校园安全立法的启示174

第三节 我国学校安全法的基本结构177

一、安全机构和制度177

二、家庭、社会和司法保护的责任与义务180

三、法律责任186

四、《学校安全法》的基本结构设想189

第六章 关注网络时代中学校园暴力的新形式191

第一节 网络时代校园暴力的新问题191

一、校园暴力的空间拓展192

二、校园暴力的影响扩大194

三、校园暴力的防治难度增加195

第二节 网络欺负:网络时代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196

一、网络欺负的现状与特征分析198

二、网络欺负的原因解释——计划行动理论的视角206

三、网络欺负的防治措施208

第三节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210

一、旁观者及其分类211

二、旁观者行为的理论解释212

三、旁观者行为的影响因素215

四、对策与建议219

参考文献222

后记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