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生与国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生与国运
  • 刘修明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110653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儒生与国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动荡的社会变迁和儒的产生1

第一节 儒产生的社会背景3

一、中国社会第一次大动荡和历史转折3

二、“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阶层的升降6

三、贵族沦落和“士”的出现9

四、“儒,柔也”“君子儒”与“小人儒”13

第二节 孔子所处的时代,他的使命和命运15

一、“万世师表”孔子——祖师和灵魂15

二、家世与求学16

三、追求与挫折20

四、理想与思想:宗法统治的核心29

五、以教育使命终结余生34

第三节 孟、荀——儒的变革与发展36

一、儒的分化,时代的必然36

二、孟子的儒家学派——“圣之时者”38

三、理想主义的大志,民主的光辉43

四、坚实的儒家学派——荀况46

五、荀学:时代的思想高峰51

六、孔—孟—荀:儒学发展的三个阶段53

第二章 封建王朝开创期儒生的地位57

第一节 秦汉历史转折中的儒生及其作用59

一、秦王朝统治思想的衍变59

二、“焚书坑儒”:儒生第一次大劫难62

三、李斯的命运和秦王朝的灭亡65

四、“秦汉之际”洪流中的儒生68

第二节 汉王朝上层建筑的构建72

一、《大风歌》和陆贾72

二、叔孙通——立“一王之仪”74

三、杰出的思想家贾谊76

四、董仲舒——为王朝盖“大屋顶”84

第三节 博士制度和儒相参政93

一、读书与做官93

二、博士制度和博士参政94

(一)申公:“为政不在多言”96

(二)王式:“以《诗》谏”97

(三)辕固生:同野猪搏斗97

(四)不会奉承的严彭祖98

(五)只懂经学不懂政治的眭弘99

(六)狄山:迂儒典型99

(七)曲学阿世的公孙弘100

三、儒相参政:高处不胜寒102

(一)少数的成功者:蚩宽102

(二)刀架在脖子上做丞相103

(三)陈万年:“学会拍马屁”104

(四)孔光:保机密和保禄位104

四、正统儒者和“良性循环”105

(一)文翁、龚遂和召信臣105

(二)循吏和教化106

(三)讲真率话的夏侯胜107

(四)京房的预警109

(五)鲍宣的“七死”、“七亡”110

(六)从险恶中清醒:朱云和梅福112

五、儒生参政的作用和局限113

第四节 太学生和“党锢之祸”114

一、士人第一次参与的政治运动114

二、太学生、“清议”和“清流”117

三、“党锢之祸”炽兴121

四、大报复和大衰退126

第五节 桓谭与张衡:独立意识和依附身份129

一、独立意识和依附身份的二律背反129

二、桓谭:“与亡国同政者,不可与谋”130

三、对统治意识谶纬的抗衡133

四、张衡:创造、情藻和胸怀140

五、《思玄赋》和《四愁诗》:压抑的心态145

第三章 封建制震荡与转变期的儒生及其命运151

第一节 动荡的时代,放荡的思想153

一、魏晋转折和文人人生择向153

二、思想的演变和转向155

三、“魏晋风度”和名士风俗159

四、隐逸和隐士:陶渊明的人格168

第二节 两位名士,两种命运175

一、酒与《咏怀诗》:“口不臧否人物”的阮籍175

二、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183

第三节 仙道和君道的对立:儒道双修的俗神仙193

一、葛洪的时代和经历193

二、儒道双修和思想糅合199

三、人间得失 世事臧否203

第四节 反佛的儒者——范缜210

一、“救世”的佛教210

二、范缜的《神灭论》和儒佛论争217

第五节 动乱中的史学和范晔的悲剧226

一、动乱时代的史学繁荣和《后汉书》226

二、政争中沦为牺牲品的范晔229

三、史官:中国文化的承载者和“倡优蓄之”的命运235

第四章 在巅峰期的潮流中浮沉239

第一节 令“天下英雄,入我彀中”241

一、隋唐演变和统治基础的扩大241

二、“进士”制——进身阶245

三、科举“长策”强化了读书人的依附身份253

第二节 开元盛世与儒相建树:姚崇和宋璟258

一、“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势”——正统皇权的参谋者258

二、“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盛世皇权的维护者267

三、成功的辅弼者——皇权依附的本质276

第三节 儒家道统:在依附和对抗中重建279

一、韩愈对知识分子浮沉命运的分析279

二、正儒家道统:《谏佛骨表》和悔过书285

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294

第四节 儒家诗文化的高峰299

一、时代转折的苦难成就“诗圣”299

二、疏离皇帝,走近人民:“诗穷而后工”309

第五节 党争与儒生——李商隐的苦闷317

一、朋党的戒律和文人无可奈何的依附317

二、《无题》诗:悲歌与倾诉325

第六节 卷入农民起义的风暴:皮日休的人生轨迹334

一、同情人民苦难是叛离的思想基础334

二、《皮子文薮》:儒家反暴君反暴政思想的结晶338

第五章 发展和僵化:宋元明时代儒生的两重性347

第一节 “庆历新政”、“荆公新学”和王安石变法349

一、时代造就两位杰出的知识分子改革家349

二、宰相和皇帝“法先王”和“三不足”353

三、成败与毁誉:“长悲事业典型间”366

第二节 理学与纲常:思维的高峰,思想的囚笼370

一、二程和新儒学“理学”的创造370

二、朱熹:思想集大成者的学术生涯378

三、“帝王之学”和“存天理,灭人欲”384

第三节 民族的灾难和儒生的救亡391

一、宋代太学生运动391

二、“养浩然之气”的文天祥397

三、《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404

第四节 “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王阳明和王学408

一、元明转折呼唤出王阳明408

二、“学术”与“事功”:破“山中贼”和“心中贼”414

三、“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死后才发现他的价值420

第五节 异化和异端:李贽的思想历程和价值取向423

一、异端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423

二、李贽:中国16世纪异端的代表427

三、异端的命运435

第六节 “风声、雨声、读书声·”——东林党人反阉党斗争441

一、时代的风雨声和东林党人441

二、“君子”和“小人”的悲剧性对抗447

第七节 乡绅与宦儒:徐阶、董其昌和徐光启457

一、封建晚世的土地兼并与徐阶、海瑞的对抗457

二、乡绅、宦儒两面性的典型——董其昌460

三、新社会新思想的憧憬者:徐光启465

第六章 末世的衰微与民主的曙光469

第一节 气节与媚骨,觉醒与呼喊:明末清初三大儒471

一、“天崩地解”的时代成就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471

二、反专制主义民主思想的启蒙482

三、摆脱人身的依附才有思想的独立488

第二节 高压与逃遁:文字狱和象牙之塔490

一、文字狱:杀戮与恐吓490

二、戴着镣铐跳舞——逃进象牙之塔497

第三节 末世社会底层儒生的写照:《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504

一、蒲松龄和吴敬梓:末世穷儒生的两个典型504

二、两部文学杰作典型反映了历史真实513

第四节 封建末世的呐喊:唐甄、戴震和龚自珍519

一、二百年思想历程的链索:唐甄、戴震、龚自珍519

二、唐甄:怒斥帝王专制政体520

三、戴震:矛头直指专制政体的观念形态524

四、龚自珍:诗人·思想家·风雷呼唤者531

修订版后记5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