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郁闷不舒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郁闷不舒状态理论及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郁闷不舒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郁闷不舒状态理论及实践
  • 齐向华,滕晶主编;宋晓宾,史俍元副主编;王静,吕玉婷,刘呈祥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433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抑郁症-辨证论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郁闷不舒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郁闷不舒状态理论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郁闷不舒状态的理论研究1

第一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理论研究1

第一节 郁闷相关概念梳理1

一、有关“郁”的论述2

二、有关“闷”的论述3

三、有关“结”的论述4

四、有关“积”的论述6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对“郁闷”的相关研究7

一、关于郁闷的概念7

二、心理活动及过程8

三、异常心理的判断9

四、临床常见的疾病9

五、郁闷不舒与述情障碍10

第三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确立11

一、“状态”及“心理状态”的概念11

二、郁闷不舒状态内涵的界定12

三、郁闷不舒状态的病因12

四、郁闷不舒状态的病机13

五、郁闷不舒状态的中医心理机制研究15

六、郁闷不舒状态的分类17

第四节 现代医学对“郁”的研究18

一、现代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18

二、现代医学对“因郁致病”的研究19

三、“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21

第二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辨识24

第一节 四诊合参在诊察心理性疾病中的优势24

一、望诊25

二、闻诊26

三、问诊26

四、切诊27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症状和体征29

一、情绪郁闷因子30

二、神伤气怠因子32

三、气滞头面因子33

四、气滞躯干四肢因子34

五、睡眠紊乱因子35

第三节 郁闷不舒状态特色诊察手段——舌诊和脉诊36

第三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常见病证41

一、不寐41

二、头痛43

三、眩晕45

四、癫狂47

五、咳嗽48

六、胃脘痛51

七、呕吐53

八、痞满54

九、噎膈56

十、泄泻57

十一、胁痛59

十二、积聚61

十三、淋证62

十四、遗精64

十五、郁证66

十六、腰痛68

十七、带下病69

十八、乳癖71

十九、瘿病72

第四章 郁闷不舒状态方药研究74

第一节 郁闷不舒状态中药研究74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方剂研究116

一、气滞116

二、气逆121

三、气结126

四、化火130

五、克脾132

六、犯肺134

七、寒凝136

八、痰凝138

九、正虚140

第五章 郁闷不舒状态古代验案142

第一节 内科验案142

一、内伤发热142

二、头晕143

三、咳嗽144

四、胸痹144

五、心悸145

六、不寐145

七、胃痛146

八、胁痛147

九、泄泻147

十、淋症148

十一、郁证149

十二、痹证150

十三、腰痛151

十四、月经不调151

十五、痉证151

十六、癥瘕152

十七、水肿153

十八、中风153

十九、疟疾154

二十、耳鸣154

二十一、瘿瘤155

二十二、中风病155

二十三、痞满155

二十四、血症156

二十五、癫狂157

二十六、胸痹158

第二节 其他各科验案158

下篇 郁闷不舒状态的临床实践162

第六章 郁闷不舒状态量化评定体系的构建162

第一节 郁闷不舒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162

一、量表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162

二、量表的形成及临床测试164

三、量表的科学性考核166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评定量表特色分析168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168

二、“形神统一”思想的体现169

三、诊断与施治的双重功能169

第三节 失眠症患者郁闷不舒状态与述情障碍评定量表的相关性研究170

第七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临床治疗173

第一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中医药物疗法173

一、郁闷不舒状态病机层次的划分173

二、郁闷不舒状态辨证治疗175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中医非药物疗法178

一、中医经络疗法178

二、音乐疗法180

三、芳香疗法181

四、中医心理疗法181

第三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预防调适185

一、意志锻炼186

二、修身养性186

三、移情易性187

第八章 现代郁闷不舒状态病案分析189

一、头痛189

二、眩晕192

三、咳嗽194

四、不寐195

五、耳鸣198

六、痞满199

七、痹症199

八、腹痛201

九、月经不调203

十、中风204

十一、癫癎205

十二、其他2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