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 纪检监察办案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 纪检监察办案实务
  • 吴克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546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工作经验-中国;司法-工作经验-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 纪检监察办案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纪检监察案件调查的行为特征1

第一节 案件调查概述1

第二节 “谈话”的分类与作用2

第三节 “谈话”目标的来源及调查6

第四节 初步核实的技巧9

第五节 初步核实的基本程序12

第六节 立案16

第七节 调查18

第二章 纪检监察案件线索的初步核实方略27

第一节 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初步核实概述27

第二节 案件线索的初步核实方略30

第三节 知情人的调查45

第三章 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谈话”的心理准备54

第一节 “谈话”空间的能量掌控54

第二节 “谈话”人员的能量的储备57

第三节 调查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66

第四节 调查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耳朵77

第五节 调查人员的思维导向94

第六节 调查人员自我形象的树立120

第七节 调查人员消极心理的克服124

第四章 新时期法制规则条件下的“谈话”方略136

第一节 树立案件调查中的人权保障理念136

第二节 人权保障规则下的调查“谈话”攻略143

第三节 自愿条件下的“谈话”方略149

第四节 刑讯逼供的心理基础及矫正154

第五节 “谈话”的语体特征159

第六节 “谈话”的语言技巧与方法167

第五章 被调查人对抗调查的心理特征177

第一节 被调查人个体利益关系的心理冲突与平衡177

第二节 对抗条件的满足与得失180

第三节 对抗调查的心理“支点”与“退路”构筑的防御体系182

第四节 被调查人的心理事实与客观事实187

第五节 被调查人心理证据的转换188

第六节 被调查人翻供的心理特征190

第七节 被调查人隐瞒事实的行为特征与“谈话”对策194

第六章 “认知误区”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211

第一节 错觉“谈话”技巧211

第二节 结果“谈话”技巧218

第三节 动机“谈话”技巧221

第四节 假设“谈话”技巧222

第五节 离间“谈话”技巧224

第六节 借助“谈话”技巧225

第七节 模拟情景“谈话”技巧226

第八节 概率“谈话”技巧231

第九节 间隔“谈话”技巧233

第十节 “造势”“谈话”技巧234

第七章 “心理困境”冲突行为的“谈话”技巧236

第一节 矛盾“谈话”技巧236

第二节 导谎法239

第三节 测谎(心理测试)的配合243

第四节 定向攻击法243

第五节 特情证明法244

第八章 “利弊置换”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247

第一节 利弊置换的心理基础247

第二节 亲情置换法256

第三节 求生置换法258

第四节 利弊置换法258

第五节 教育置换法260

第六节 观念置换法261

第七节 疏通置换法261

第八节 “十二轮置换‘谈话’技巧”的运用263

第九章 “记忆经验”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271

第一节 经验规律271

第二节 惯性规律273

第三节 粘连规律274

第四节 分解经验276

第五节 记忆经验277

第六节 空间经验278

第七节 联想经验279

第八节 阻止经验281

第十章 “超我人格”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282

第一节 人格倾向“谈话”技巧283

第二节 结构倾向“谈话”技巧284

第三节 性别特征“谈话”技巧289

第四节 身份特征“谈话”技巧293

第五节 信念纠治“谈话”技巧296

第十一章 “需要属性”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299

第一节 协调需要的“谈话”技巧299

第二节 反向挤兑的“谈话”技巧300

第三节 审托比对的“谈话”技巧301

第四节 调整品质的“谈话”技巧301

第五节 心理脱敏的“谈话”技巧302

第六节 心理弱点利用的“谈话”技巧303

第七节 情感需要的“谈话”技巧303

第八节 激发需要的“谈话”技巧312

第九节 条件需要的“谈话”技巧313

第十节 利益需要的“谈话”技巧315

第十一节 沟通的“谈话”技巧316

第十二章 “谈话”对象的主体特征及其“谈话”技巧318

第一节 “谈话”对象的身份特征及“谈话”技巧318

第二节 女性被调查对象的“谈话”方略324

第三节 被“调查”对象信念对抗的“谈话”技巧330

第十三章 被调查人对抗心理矫治的方法和技巧333

第一节 心理认知条件矫治的“谈话”技巧333

第二节 对抗心理条件矫治的“谈话”技巧336

第三节 对抗心理支点条件矫治的“谈话”技巧339

第四节 以犯罪目标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343

第五节 以犯罪动机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346

第六节 以满足意识存在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348

第七节 以剥离犯罪关系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350

第八节 以借助关系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353

第九节 再现心理现场的“谈话”技巧354

第十节 认知概率矫治的“谈话”技巧360

第十一节 激活间隔心理效应的“谈话”技巧362

第十二节 行为态势矫治的“谈话”技巧363

第十四章 领导干部贿赂案件的“谈话”实务366

第一节 领导干部贿赂案件的“谈话”技巧366

第二节 领导干部贿赂案件的“谈话”实务367

第三节 新型贿赂案件的特点与“谈话”技巧382

第四节 “挂名”受贿违法犯罪的“谈话”技巧411

第五节 医疗卫生领域贿赂案件的“谈话”技巧420

第六节 工程建设领域贿赂案件的“谈话”技巧458

第十五章 领导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实务469

第一节 领导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469

第二节 领导干部徇私舞弊类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479

第三节 资源类领导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486

第四节 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500

后记5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