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新闻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新闻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591792.jpg)
- 张举玺编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1539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新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新闻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闻的基本特征1
第一节 新闻学的基本内容1
前言1
第二节 新闻定义概述2
第三节 新闻与信息之间的关系6
一、信息的定义6
二、信息及信息运动的特点7
三、信息与新闻的关系8
第四节 新闻五要素10
第五节 新闻内容特征13
一、陈述事实13
二、具有新意13
三、报道及时14
四、公开发布15
第六节 新闻的起源15
二、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18
第七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18
一、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18
三、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19
四、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20
第二章 新闻传播环节与新闻价值21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过程21
一、新闻事源22
二、新闻传播者22
三、新闻受众23
四、反馈23
第二节 制约新闻传播的基本因素24
一、事实及其自身变化的客观规律:新闻反映新近变化的事实24
二、人的因素:这其中包括传、受双方的因素25
第三节 新闻的价值27
一、新闻价值的由来27
二、中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的研究31
三、什么是新闻价值32
四、新闻价值的要素与新闻价值的实现36
第三章 新闻的真实性44
第一节 新闻报道就是对事实的图解44
一、事实的图解与人为的操纵44
二、对事实图解的框架48
第二节 新闻的真实性50
一、真实是新闻的根本要求51
二、真实是新闻的普遍要求52
三、真实是新闻的力量所在54
第三节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59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59
二、新闻真实性的界限61
第四节 新闻失实65
一、新闻失实的表现65
二、新闻失实的原因68
三、坚决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71
第四章 新闻的自由与公正74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自由74
一、新闻自由的由来74
二、新闻自由的定义与本质78
第二节 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自由80
一、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81
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84
第三节 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87
一、社会责任87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社会责任90
第四节 新闻的公正性91
一、欠缺公正的新闻91
二、新闻的公正性92
三、中国媒体存在的欠公正性问题94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96
一、早期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特点96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96
二、新闻事业的产生101
三、新闻事业产生的社会背景103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发展106
一、不同体制下新闻事业的产生及发展106
二、新闻媒介的多样化115
三、新闻题材、体裁的多样化116
四、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17
五、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119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社会功能123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特点123
一、什么是新闻事业123
二、新闻事业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124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126
一、新闻事业的性质126
二、新闻事业的阶级性128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130
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131
二、表达意见,引导舆论131
三、传授知识,推广教育132
四、提供服务,普及娱乐133
第四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与特点134
第七章 新闻媒体136
第一节 新闻媒体136
一、什么叫传播媒体136
二、媒体与媒体组织137
三、媒体的发展过程137
第二节 认识新闻媒体的意义138
一、把握新闻媒体的特点及规律,充分认识进行新闻活动的物质手段138
二、遵循新闻媒体的基本规律,不断改进新闻工作139
三、认清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顺应进步的潮流140
第三节 认识新闻媒体的方法140
二、新闻媒体的时效性141
一、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141
三、新闻媒体的持久性142
四、受众参与新闻媒体的程度142
第八章 报纸145
第一节 报纸的种类145
一、按办报方针分145
二、按报纸内容分146
三、按影响范围分146
四、按出版时间分146
第二节 报纸的传播特点147
一、报纸是视觉媒体147
二、报纸的保存性强148
三、报纸的选择性强148
四、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148
五、报纸的时效性差148
一、报纸的版面149
第三节 报纸的传播手段149
二、报纸的图片152
第四节 报纸的生产过程153
第九章 广播电视155
第一节 广播的传播特点155
一、广播的产生155
二、广播的特点156
第二节 广播的传播手段158
二、广播节目160
第三节 广播电台与广播节目160
一、广播电台的分类160
第四节 电视的传播特点161
一、电视的产生162
二、电视的发展过程163
三、电视的发展前途166
四、电视的传播特点167
第五节 电视的传播手段169
一、画面169
二、声音176
一、电视台的分类178
二、电视节目分类178
第六节 电视台与电视节目178
第十章 第四媒体——因特网183
第一节 媒体的出路在于上网184
一、“上网”的理由185
二、因特网的超级诱惑力186
三、网络记者与传统记者的区别187
四、谁是真正的记者188
第二节 网络媒体新闻的表现形式191
一、印刷媒体型191
二、通讯社型192
三、点击互动型192
四、幻灯放映型192
五、录像幻灯放映型192
第三节 诱惑读者上钩的技巧193
九、时事知识小测验193
一、在开始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前要策划一个报道方案193
六、动画故事193
八、访谈直播193
七、网络互动广播193
二、注意新闻标题的制作196
三、使用倒金字塔结构197
四、对网络新闻写作的要求199
五、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要具备全球观念和 地方观念199
第十一章 通讯社201
第一节 通讯社的产生与特点201
一、通讯社的产生201
二、通讯社的特点203
第二节 中国两大通讯社205
一、新华社205
二、中国新闻社209
第三节 世界主要通讯社210
一、美联社211
二、合众国际社211
三、路透社212
四、法新社212
五、俄通社——塔斯社213
第十二章 新闻体裁分类214
第一节 消息体裁215
一、动态消息215
二、综合消息215
三、事件性消息216
四、非事件性消息217
五、特写性消息218
六、评述性消息219
七、人物消息220
八、经验性消息222
第二节 通讯体裁223
一、人物通讯223
二、事件通讯225
三、概貌通讯226
四、工作通讯227
五、人物专访228
六、特写230
七、速写231
八、素描231
第三节 评论体裁232
一、社论233
二、评论员文章234
三、短评237
四、编者按237
五、新闻随笔239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243
一、什么是新闻语言243
第十三章 新闻语言243
二、新闻语言的特征244
第二节 新闻语言的特色249
一、确切249
二、简朴253
三、生动259
第三节 如何使用白描语言264
一、多用动词和准动词264
二、多用子概念269
三、多用大白话272
第十四章 新闻敏感与新闻政策276
第一节 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276
第二节 综合性的判断能力279
第三节 敏捷的思维能力285
一、判断新闻价值286
二、遵循宣传政策287
第四节 联想思维能力291
第五节 新闻敏感的培养294
一、加强理论修养和政策修养295
二、接触实际,熟悉实际工作的发展296
三、学会正确地分析比较296
四、加强读者观念,处处做有心人298
五、平时注意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与资料298
第十五章 新闻工作者的智力与心理素质300
第一节 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300
一、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300
二、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301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非智力因素的作用303
一、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303
二、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305
三、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309
四、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311
第三节 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312
一、新闻敏感与社会认知313
二、新闻敏感与记者的人格315
第四节 对记者向性的测量与思考317
一、对记者向性的测量317
二、对记者向性的思考317
第十六章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322
第一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322
一、面对整个社会323
二、用新闻手段来实现活动的目的323
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323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324
一、新闻工作者的素质324
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327
第三节 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330
一、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331
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332
第十七章 新闻侵权与记者的自我保护336
第一节 什么叫新闻侵权337
一、受害人是否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338
二、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法338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39
四、主观意图有无过错339
第二节 新闻侵权的具体内容340
一、哪些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新闻侵权340
二、新闻侵权的三种表现342
第三节 记者、编辑怎样进行自我保护346
一、充分掌握情况346
二、采用中立立场347
三、充分掌握材料348
四、摆正记者的位置349
五、端正态度,及时补救过失350
附一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352
附二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二则356
参考文献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