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阳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阳镇志
  • 卢宝安,朱吉高主编;莒县城阳镇人民政府,莒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32930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210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1305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志-莒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阳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3

概述3

序3

大事记13

第一节 历史沿革45

第一编 建置区划 镇村建设第一章 建置区划45

第二节 行政区划46

第一节 建设规划51

第二章 镇驻地51

第二节 镇驻地建设52

第一节 建设规划54

第三章 村街建设54

第二节 旧村改造55

第二节 地貌类型63

第一节 地质构造63

第二编 自然地理63

第一章 地质地貌63

第二节 气候要素64

第一节 气候特征64

第二章 气候64

第三节 物候65

第二节 河流66

第一节 水文地质66

第三章 水文66

第一节 土壤类别及分布67

第四章 土壤 植被67

第二节 土壤性状70

第三节 植被71

第一节 土地资源73

第五章 自然资源73

第三节 水资源74

第二节 矿产资源74

第四节 生物资源75

第六章 自然灾害76

第一节 干旱77

第二节 洪涝78

第三节 风灾79

第四节 冰雹80

第五节 病虫灾81

第七节 地震82

第六节 霜冻82

第一节 人口数量85

第一章 人口规模85

第三编 人口85

第一节 自然变动86

第二章 人口变动86

第二节 人口分布86

第二节 机械变动87

第一节 民族构成89

第三章 人口构成89

第二节 性别构成90

第三节 年龄构成91

第五节 职业构成93

第四节 文化构成93

第七节 家庭构成97

第六节 姓氏构成97

第一节 管理服务机构98

第四章 计划生育98

第二节 政策实施100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104

第四节 节育措施108

第五节 优生优育109

第一节 概况117

第一章 工业管理117

第四编 工业117

第二节 管理机构119

第三节 经营机制120

第五节 技术改造126

第四节 管理制度126

第六节 招商引资128

第一节 铸造业130

第二章 重工业130

第二节 机械制修业131

第一节 造纸132

第三章 轻工业132

第二节 印刷133

第三节 服装134

第四节 鞋帽135

第五节 工艺美术136

第六节 木业 小五金137

第七节 电子电器138

第九节 皮革139

第八节 包装制品139

第一节 建材业140

第四章 建材建筑业140

第二节 建筑业142

第一节 粮油加工143

第五章 食品业143

第二节 酿造 腌制146

第三节 糕点糖果147

第四节 肉类加工149

第五节 蔬菜加工150

第一节 纺织151

第六章 纺织 印染151

第二节 印染152

第二节 塑料153

第一节 化肥153

第七章 化学工业153

第四节 其他化工产品154

第三节 橡胶154

第八章 城阳镇主要企业156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站195

第一章 机构195

第五编 农业195

第二节 农业机械管理站196

第三节 经营管理服务站197

第四节 畜牧兽医工作站198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199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199

第二节 土地集体所有制201

第一节 粮食作物204

第三章 作物种植204

第二节 经济作物208

第三节 蔬菜 瓜类211

第二节 栽培技术216

第一节 种稻概况216

第四章 稻改216

第三节 水稻品种218

第四节 稻茬麦219

第一节 改良土壤220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220

第三节 肥料221

第二节 耕作制度221

第四节 作物品种222

第五节 播种224

第六节 植物保护225

第七节 科学实验228

第一节 劳动管理233

第六章 经营管理233

第二节 财务管理236

第三节 会计与账簿238

第四节 收益分配239

第七章 农具 农机240

第一节 概况241

第二节 农用机具242

第一节 畜禽种类247

第八章 畜牧业247

第二节 饲养管理251

第三节 饲草饲料252

第四节 疫病防治253

第一章 机构257

第一节 林果技术服务站257

第六编 林果业257

第一节 林木种类及分布258

第二章 林业258

第二节 桑蚕站258

第二节 植树造林260

第三节 林木管理262

第五节 花卉263

第四节 农田林网263

第一节 果树发展概况266

第三章 果业266

第二节 主栽果树及分布267

第三节 果树管理268

第一节 桑蚕发展概况270

第四章 桑蚕270

第三节 桑蚕管理技术272

第二节 桑蚕品种及分布272

第四节 桑茧管理274

第一节 水利站277

第一章 机构277

第七编 水利277

第一节 河道治理278

第二章 防汛抗旱治涝278

第二节 渔业技术推广站278

第二节 涝洼地治理281

第三节 防汛抗旱282

第三章 水利工程283

第二节 拦河坝 机电灌站284

第一节 青峰岭灌区工程284

第三节 井灌 喷灌286

第一节 水产资源287

第四章 水产287

第四节 吃水工程287

第二节 水产养殖288

第三节 水产捕捞289

第一节 机构293

第八编 交通 邮电 供电第一章 交通293

第二节 道路294

第三节 桥涵298

第四节 交通管理 道路养护303

第五节 运输307

第一节 机构311

第二章 邮政 电信311

第二节 邮政312

第三节 电信315

第二节 电力来源318

第一节 机构318

第三章 供电318

第三节 电网建设与农电改造319

第四节 用电管理320

第一节 私营商业325

第一章 商业325

第九编 商业325

第二节 集市 夜市 商业街328

第三节 国营、集体商业330

第一节 机构335

第二章 粮油335

第二节 粮油购销337

第三节 粮油供应340

第四节 粮油储存和调运341

第一节 财政所347

第一章 财政347

第十编 经济管理347

第二节 财政收入348

第三节 财政支出349

第四节 财务管理350

第五节 农业税351

第六节 农村税费改革353

第一节 机构356

第二章 税务356

第二节 税收358

第三节 税收管理360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361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所362

第二节 集市贸易363

第三节 市场管理365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366

第五节 合同管理367

第六节 广告商标管理368

第七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369

第一节 机构370

第四章 金融370

第二节 货币 债券372

第三节 存款 信贷374

第一节 土地管理机构377

第五章 土地管理377

第二节 土地矿产管理378

第一节 活动梗概385

第十一编 政党 社会团体第一章 中共城阳镇地方组织385

第二节 领导机构389

第三节 历次党代会396

第四节 纪律检查400

第五节 组织 宣传 信访 老干401

第一节 农民团体411

第二章 社会团体411

第二节 职工团体412

第三节 青年团体413

第四节 妇女团体416

第五节 少年团体418

第六节 其他社会团体419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421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第一区分部421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 三民主义青年团421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425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425

第十二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权力机构425

第一节 议事会425

第四节 历届省、市、县人大代表名录430

第五节 机构433

第六节 代表工作434

第二章 行政机构435

第一节 人民政府436

第二节 管理片442

第三节 村街自治组织443

第一节 机构444

第三章 政协444

第二节 政协工作445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449

第一节 区中队449

第十三编 军事449

第一章 地方武装449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451

第一节 募兵制451

第二章 兵役451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452

第四节 预备役453

第一节 民兵组织454

第三章 民兵454

第二节 军事训练456

第三节 武器装备管理457

第四节 民兵活动记略458

第一节 驻军459

第四章 驻军 兵事459

第二节 兵事460

第一节 机构473

第一章 公安473

第十四编 政法473

第二节 主要工作475

第一节 机构481

第二章 法庭481

第二节 审判工作482

第一节 机构484

第三章 司法484

第二节 司法业务485

第一节 民政办公室491

第一章 机构491

第十五编 民政491

第三节 民政委员会492

第二节 劳动保障事务所492

第一节 拥军 支前493

第二章 拥军优属493

第二节 群众优待495

第三节 国家补助497

第一节 志愿兵安置500

第三章 复员军人与移民安置500

第四节 烈士褒扬500

第二节 义务兵退伍安置501

第一节 救灾 救济502

第四章 救灾 福利502

第三节 支边移民502

第二节 福利507

第五章 村级组织选举及婚丧管理516

第一节 婚姻管理516

第二节 丧葬改革517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517

第十六编 文化523

第一章 机构523

第一节 文化管理站523

第二节 广播站 电影队524

第二章 文学艺术524

第一节 文学创作524

第二节 书画 篆刻 摄影527

第三节 戏剧535

第四节 民间艺术536

第一节 广播538

第三章 影视传媒538

第二节 影视542

第四章 文物543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543

第二节 墓葬 墓群548

第三节 石刻549

第四节 出土及传世文物551

第五节 庙宇简介557

第五章 名胜景点570

第一节 历史名胜570

第二节 纪念地575

第六章 族谱576

第一节 概况576

第二节 部分姓氏族谱简介577

第一章 塾馆教育587

第一节 私塾587

第十七编 教育587

第二节 书院 儒学 义学 乡学588

第二章 普通教育592

第一节 幼儿教育592

第二节 小学教育595

第三节 中学教育604

第三章 业余教育615

第一节 扫盲教育616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617

第三节 成人教育618

第四章 教师620

第一节 来源与任用620

第二节 教师进修621

第三节 教师待遇622

第五章 教育行政625

第一节 行政管理625

第二节 学校管理626

第三节 经费管理627

第四节 教学设施631

第一章 卫生635

第一节 医疗机构635

第十八编 卫生 体育635

第二节 医护人员 医疗设施641

第三节 医疗制度645

第四节 防疫646

第五节 妇幼保健650

第六节 爱国卫生651

第二章 体育653

第一节 学校体育653

第二节 群众体育656

第一章 节日习俗661

第一节 传统节日661

第十九编 民俗661

第二节 新兴节日666

第二章 生产习俗667

第一节 农业生产习俗667

第二节 工匠生产习俗671

第三章 礼仪习俗674

第一节 婚嫁习俗674

第二节 丧葬习俗676

第三节 称谓习俗677

第四节 喜庆习俗678

第四章 生活习俗680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680

第二节 陋俗683

第五章 宗教信仰685

第一节 佛教685

第二节 道教686

第三节 天主教687

第四节 基督教688

第五节 伊斯兰教689

第一章 东关管理片693

第一节 东关街和东关一街693

第二十编 村街概况693

第二节 东关二街698

第三节 东关三街700

第四节 东关四街703

第五节 东关五街705

第六节 护城官庄709

第七节 慕家庄子街711

第八节 马庄街713

第九节 东村街714

第十节 东大街一街716

第十一节 东大街二街721

第二章 西关管理片724

第一节 大菓街724

第二节 西大街728

第三节 前西关街733

第四节 后西关街735

第五节 土门首街737

第六节 何家亭子街740

第七节 靳家园街742

第三章 南关管理片745

第一节 南关一街745

第二节 南关二街751

第三节 孔家街753

第四节 宫家园街755

第五节 于家园街756

第六节 刘家菜园街759

第四章 北关管理片763

第一节 北关街763

第二节 后营街767

第三节 新庄子街771

第四节 郭家园街774

第五节 李家村街776

第六节 王家店子街779

第七节 双合村街780

第五章 付家洼管理片783

第一节 付家洼村783

第二节 东陈家楼村786

第三节 西陈家楼村789

第四节 大桃园村792

第五节 塘子村795

第六节 钱家村797

第七节 岳家村799

第八节 小桃园村804

第一节 魏家村806

第六章 魏家村管理片806

第二节 牛家村810

第三节 姚家村812

第四节 沈家村814

第五节 丰家村815

第六节 杨家店子村817

第七节 刘家村820

第八节 七里墩子村824

第七章 八里庄子管理片828

第一节 八里庄子村828

第二节 三角汪村831

第三节 董家屯834

第四节 南场村836

第五节 毛家官庄839

第六节 钱家屯840

第七节 北陈家屯843

第八节 潘家屯846

第九节 赵家屯848

第八章 大湖管理片850

第一节 大湖村850

第二节 坝上村855

第三节 小湖村859

第四节 孙家村862

第五节 前城子后村864

第六节 后城子后村866

第九章 史家庄子管理片869

第一节 史家庄子村869

第二节 陈家庄子村872

第三节 马家屯875

第四节 邹家庄子村877

第五节 韩家菜园881

第十章 墩头管理片884

第一节 王家墩头村884

第二节 张家墩头村886

第三节 蒋家墩头村888

第四节 陶家庄892

第五节 马桥子村893

第六节 岔河村895

第七节 大崖头村898

第八节 小崖头村900

第九节 大辛庄村902

第十节 前绪密村905

第十一节 后绪密村907

第十二节 土沟村910

第十三节 小辛庄村912

第十一章 围子管理片915

第一节 庄家围子村915

第二节 大许家庄917

第三节 小许家庄919

第四节 罗家庄921

第五节 秦家庄村923

第六节 涝坡村924

第七节 后沟西村927

第八节 前沟西村928

第九节 西汪上村930

第十节 东汪上村932

第十一节 南王家岭村934

第十二节 兴华村937

第十三节 郑家庄938

第二十一编 人物943

第一章 传略943

第二章 革命烈士979

第三章 党委、政府领导人简介990

第一节 城阳镇历任党委书记简介990

第二节 城阳镇政府历任镇长简介995

第三节 现任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简介998

第四章 先模人物1001

第一节 国家级先模人物1001

第二节 省级先模人物1002

第三节 地市级先模人物1006

第四节 县级先模人物名录1010

第五章 专业技术人员1012

第一节 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表1012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简介1015

第六章 部分企业负责人简介1018

第七章 在外工作人员1026

第一节 在外工作人员简介1026

第二节 在台人员简介1096

第三节 在外工作人员名录1099

第二十二编 艺文1111

第一章 文学作品1111

第一节 诗歌1111

第二节 楹联1122

第三节 散文1125

第二章 记事文章1132

第一节 回忆录1132

第二节 记事文存1140

第三节 考证文章1148

第三章 论文选辑1157

第一节 歌谣1170

第四章 民间文学1170

第二节 轶闻传说1177

附录1185

(一)党委政府文件辑存1185

(二)报刊文摘1192

(三)《城阳镇志》编辑及提供资料人员1197

(四)《城阳镇志》稿评审会简记1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