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徐险峰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8547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应用-工业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1

二、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3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体系4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5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述评9

第一节 关于工业化9

一、关于工业化的涵义9

二、关于工业化的演进过程12

三、对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反思17

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现状18

五、片面理解工业化内涵的负面影响20

第二节 关于信息化20

一、“信息化”溯源21

二、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33

三、信息化的内容与层次35

四、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与现状36

第三节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38

一、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38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40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43

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途径45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空性47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空性47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检验标准49

一、经济较快地持续健康发展49

二、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经济发展更加协调50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50

第三节 对新型工业化道路时空性的进一步分析51

一、各地区三次产业的GDP结构差异51

二、各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差异55

三、各地区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58

四、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差异62

五、主要结论65

第一节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67

第三章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几个战略问题67

一、信息产业的特征及其战略地位68

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75

三、发展信息产业的措施81

第二节 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95

一、“三农”问题概述95

二、农业信息化概述97

三、信息化能够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100

四、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对策104

第三节 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12

一、传统产业及其改造提升的意义113

二、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原则116

三、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对策119

第四节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125

一、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必然选择125

二、我国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及面临的挑战129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撑与需求133

四、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对策136

第四章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企业信息化147

第一节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147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147

二、企业信息化的意义153

三、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158

一、信息化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159

第二节 企业信息化的动因159

二、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162

三、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动因163

第三节 企业信息化建设176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176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185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190

第四节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203

一、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历程204

二、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206

三、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发展趋势与目标217

四、中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222

五、企业信息化理念与方法的创新223

六、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对策和建议228

第五章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支撑体系235

第一节 信息资源开发235

一、信息资源开发的意义235

二、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237

三、开发信息资源的措施239

第二节 制度创新243

一、信息化对制度创新的要求243

二、政策建议246

第三节 政府信息化251

一、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252

二、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障碍及突出问题255

三、政府信息化模式的选择259

四、加快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措施261

第四节 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264

一、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265

二、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现状267

三、建设和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269

第五节 消除“数字鸿沟”274

一、“数字鸿沟”概述274

二、中国面临严峻的“数字鸿沟”问题276

三、形成“数字鸿沟”的原因280

四、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协调发展282

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