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586652.jpg)
- 姜云垒,冯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007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动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1
一、生物的分界1
二、动物学的定义2
三、动物学的主要分科2
第二节 学习动物学的目的、任务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3
一、学习动物学的目的和任务3
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3
第三节 动物学发展简史4
一、国外动物学发展简史4
第四节 动物分类知识5
二、我国动物学发展简史5
一、分类的方法6
二、分类的基本单位和等级6
三、双命名法7
四、动物的分门7
第五节 化石和地质年代8
复习思考题9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10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0
一、形态结构10
二、运动10
六、应激性11
五、排泄11
四、呼吸11
三、营养11
七、生殖12
八、生活环境12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12
一、鞭毛纲12
二、肉足纲15
三、孢子纲21
四、纤毛纲25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8
复习思考题29
四、理想的研究材料29
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9
二、与国民经济的关系29
一、引起人类、家畜患病29
第二章 海绵动物门(Spongia)31
第一节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31
一、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阶段31
二、生物发生律33
三、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33
第二节 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34
一、形态结构34
二、生殖和发育36
第三节 海绵动物门的分类38
一、钙质海绵纲38
第四节 海绵动物的经济意义39
三、寻常海绵纲39
二、六放海绵纲39
复习思考题40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41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41
一、一般形态——水螅型与水母型41
二、体壁结构——细胞、组织分化41
三、取食与消化43
四、呼吸与排泄44
五、生殖与生活史44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44
一、水螅纲44
二、钵水母纲47
三、珊瑚纲49
第三节 腔肠动物的经济意义51
知识窗:栉水母动物门52
复习思考题53
第四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54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54
一、两侧对称(或称左右对称)54
二、中胚层54
三、皮肤肌肉囊54
一、涡虫纲55
七、生殖系统55
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55
五、排泄系统55
四、消化系统55
六、神经系统55
二、吸虫纲60
三、绦虫纲71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77
一、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77
二、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78
三、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性78
四、寄生现象的起源和更换宿主的意义79
复习思考题79
三、原体腔80
五、排泄系统80
四、消化系统80
一、外部形态80
二、体壁80
第一节 原体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80
第五章 原体腔动物门(Protocoelomata)80
六、神经系统81
七、生殖与发育81
第二节 原体腔动物门的分类81
一、线虫纲81
二、腹毛纲89
三、轮虫纲90
四、线形纲91
第三节 原体腔动物的经济意义92
知识窗:棘头动物门92
复习思考题93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94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94
一、分节现象94
二、次生体腔(真体腔)的发生及意义95
三、刚毛和疣足96
四、闭管式循环系统96
五、排泄系统96
六、神经系统96
七、生殖系统97
八、担轮幼虫97
一、多毛纲98
第二节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98
二、寡毛纲100
三、蛭纲107
四、螠纲111
第三节 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111
知识窗:星虫门112
复习思考题112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114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4
一、体制和躯体划分114
二、外套膜115
三、贝壳115
四、消化系统115
六、呼吸系统116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116
七、排泄系统117
八、神经和感官117
九、生殖和发育117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118
一、双神经纲118
二、腹足纲118
三、掘足纲124
四、瓣鳃纲124
五、头足纲130
第三节 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135
二、有害方面136
一、有益方面136
复习思考题137
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138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38
一、异律分节138
二、几丁质外骨骼139
三、肌肉系统140
四、消化系统140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140
六、呼吸系统141
七、排泄系统141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41
九、生殖和发育141
二、甲壳纲142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142
一、三叶虫纲142
三、肢口纲148
四、蛛形纲150
五、原气管纲155
六、多足纲156
七、昆虫纲157
第三节 节肢动物的经济意义171
一、有益方面171
二、有害方面172
三、节肢动物的利用和虫害的防治173
复习思考题174
第一节 苔藓动物门175
第九章 总担动物(Lophophorates)175
第二节 腕足动物门176
第三节 帚虫动物门177
复习思考题177
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178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79
一、体制——次生性辐射对称179
二、具有内骨骼179
三、体腔和水管系统179
四、后口动物179
五、消化系统180
一、海星纲181
第二节 棘皮动物门的分类181
六、其他181
二、蛇尾纲183
三、海胆纲183
四、海参纲184
五、海百合纲185
第三节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186
复习思考题186
第十一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187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87
第二节 半索动物门的分类及其在动物界中的位置190
复习思考题191
一、体制192
二、胚层192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192
第十二章 无脊椎动物总结192
三、体腔193
四、体节和身体分部194
五、体表和骨骼194
六、运动器官、肌肉和附肢195
七、消化系统195
八、呼吸系统197
九、排泄系统197
十、循环系统198
十一、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98
十三、发育200
十二、生殖系统和生殖200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发展202
一、原生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2
二、多细胞动物的起源202
三、海绵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3
四、腔肠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3
五、扁形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3
六、原体腔动物和棘头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3
七、环节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3
八、软体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3
复习思考题204
十一、各门纲的亲缘关系204
十、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4
九、节肢动物的起源和发展204
第十三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206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06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207
第三节 原索动物207
一、尾索动物亚门207
二、头索动物亚门210
第四节 脊椎动物亚门214
一、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214
二、脊椎动物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16
复习思考题217
第二节 七鳃鳗的形态结构218
二、圆口纲的特化特征218
一、七鳃鳗的外形218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218
一、圆口纲的原始特征218
第十四章 圆口纲(Cyclostomata)218
二、七鳃鳗的构造特征219
第三节 圆口纲的分类226
一、七鳃鳗目226
二、盲鳗目226
第四节 圆口类的经济意义227
复习思考题227
一、外形228
第二节 鱼类的形态结构概述228
第一节 鱼类的主要特征228
第十五章 鱼类(Pisces)228
二、皮肤及衍生物230
三、骨骼231
四、肌肉系统233
五、消化系统233
六、呼吸系统235
七、循环系统237
八、排泄系统238
九、生殖系统和发育239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41
一、软骨鱼纲244
二、硬骨鱼纲244
第三节 鱼类的分类244
第四节 鱼类的经济意义251
一、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51
二、海洋渔业251
三、淡水渔业253
复习思考题253
第十六章 两栖纲(Amphibia)254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254
第二节 两栖类的形态结构概述255
一、外形255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256
三、骨骼系统256
五、消化系统258
四、肌肉系统258
六、呼吸系统260
七、循环系统260
八、排泄系统263
九、生殖系统264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64
第三节 羊膜卵的特点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264
第三节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266
第四节 两栖纲的分类268
一、无足目268
二、有尾目269
三、无尾目270
一、捕食害虫271
第五节 两栖类的经济意义271
三、药用272
四、其他作用272
复习思考题272
二、食用272
第十七章 爬行纲(Reptilia)274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274
第二节 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概述274
一、外形274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275
三、骨骼系统275
四、肌肉系统278
五、消化系统278
六、呼吸系统279
七、循环系统279
八、排泄系统280
九、生殖系统和发育281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82
第四节 爬行纲的分类285
一、喙头目285
二、龟鳖目285
三、有鳞目287
四、鳄目290
第五节 爬行类的经济意义291
一、爬行类的益处291
二、毒蛇的危害及蛇伤防治292
复习思考题293
第十八章 鸟纲(Aves)294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294
第二节 鸟类的形态结构概述294
一、外形294
二、皮肤及衍生物295
三、骨骼系统297
四、肌肉系统299
五、消化系统300
六、呼吸系统301
七、循环系统303
九、生殖系统和发育305
八、排泄系统305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06
第三节 鸟纲的分类309
一、古鸟亚纲309
二、今鸟亚纲309
第四节 鸟类的繁殖和迁徙323
一、鸟类的繁殖323
二、鸟类的迁徙325
第五节 鸟类的经济意义326
一、农林益鸟和害鸟326
二、狩猎鸟类和观赏鸟类326
复习思考题327
三、鸟类的饲养和驯化327
第十九章 哺乳纲(Mammalia)328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328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概述328
一、外形328
二、皮肤系统329
三、骨骼系统332
四、肌肉系统334
五、消化系统335
六、呼吸系统336
七、循环系统337
八、排泄系统340
九、生殖系统341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43
十一、内分泌系统347
第三节 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47
一、影响哺乳动物生殖的因素347
二、哺乳类的妊娠期和产仔数348
三、哺乳类的性成熟年龄350
四、生活环境对哺乳类繁殖力的影响350
第四节 哺乳纲的分类350
一、原兽亚纲350
二、后兽亚纲351
三、真兽亚纲352
第五节 哺乳动物的经济意义364
二、害兽及其防治365
一、狩猎、驯养和自然保护365
三、家畜366
复习思考题366
第二十章 脊椎动物总结367
第一节 脊椎动物躯体结构的比较形态及功能概述367
一、外形367
二、皮肤系统367
三、骨骼系统368
四、肌肉系统373
五、消化系统374
六、呼吸系统376
七、循环系统377
八、排泄系统381
九、生殖系统384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87
十一、内分泌系统391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392
一、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392
二、圆口类和鱼类的起源与演化393
三、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394
四、爬行类的起源与演化395
五、鸟类的起源与演化397
六、哺乳类的起源与演化398
七、人类的起源与演化398
复习思考题402
二、种的分布特征403
一、科的分布特征403
第二十一章 动物的地理分布403
第一节 我国动物分布概述403
三、特有种的分布特征404
四、局部、间断和偶然分布405
第二节 生态地理动物群405
一、三大自然区与动物分布405
二、温度、雨量与动物分布407
三、世界陆地生态地理动物群408
第三节 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410
一、古北界410
二、东洋界411
复习思考题413
一、生态因子的类型414
二、主要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414
第二十二章 动物生态414
第一节 生态因子414
第二节 动物种群417
一、种群的概念417
二、动物种群动态418
第三节 动物群落421
一、群落的组成421
二、动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21
三、世界上主要动物群落421
复习思考题423
主要参考书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