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
  • 林阿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2598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716页
  • 主题词:疆域-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政区沿革-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吴应寿绪论1

第一节 六朝的概念及六朝之一贯1

第二节 疆域、政区的定义16

第三节 六朝疆域与政区的研究意义22

上编 六朝疆域变迁考述37

第一章 孙吴疆域的开拓与保持37

第一节 割据江东37

第二节 镇抚山越46

第三节 收定岭南53

第四节 夺取荆州60

第五节 限江自保68

(一)荆州重镇71

(二)扬州重镇74

第六节 关于“浮海求夷洲及亶洲”、“讨珠崖、儋耳”的讨论82

(一)孙吴时海南岛仍在域外83

(二)孙吴对台湾岛实施过极短暂的统治85

第二章 东晋南朝疆域的变迁89

第一节 北疆西疆:伸缩不定而渐小92

(一)东晋:北伐西征92

(二)宋、齐:河淮、沔北的陷没104

(三)梁:梁武北伐与侯景乱梁110

(四)陈:西不得蜀汉,北失淮淝124

第二节 西南边疆138

(一)东晋宁州138

(二)宋、齐、梁宁州140

第三节 南疆145

(一)交州日南郡145

(二)崖州148

第三章 六朝疆域形势略说153

第一节 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153

第二节 内部纷争与地方州镇169

中编 六朝政区制度研究189

第四章 六朝府、州、郡、县、乡、里制度述略189

第一节 都督与都督府189

第二节 州与刺史192

第三节 郡、国与太守、内史、相195

第四节 县与令、长、相199

第五节 乡里制度203

(一)乡及乡吏203

(二)里、村、伍205

第五章 孙吴特殊政区制度考论208

第一节 遥领与虚封209

第二节 尉部214

(一)诸部都尉、属国都尉、典农校尉:郡级尉部214

(二)典农都尉、屯田都尉:县级尉部219

(三)西晋废尉部为郡县220

第三节 都督区224

第六章 东晋南朝都督区概述227

第一节 东晋大都督区230

第二节 宋、齐大都督区232

第三节 梁、陈大都督区236

第四节 东晋南朝太守、内史、相都督区240

第七章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243

第一节 侨州郡县的记载与研究247

第二节 侨州郡县的广泛设置及其原因253

(一)侨州郡县的产生背景与成立原因253

(二)侨州郡县设立的两种主要情形262

(三)侨州郡县的设官施政267

第三节 侨州郡县与侨籍的整理——土断278

(一)土断整理侨州郡县279

(二)土断整理侨籍286

(三)土断的不彻底289

(一)侨州郡地理分布表300

第四节 侨州郡县的地理分布300

(二)侨州郡县的地理分布格局308

(三)侨州郡县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诸因素310

第八章 东晋南朝双头州郡考论320

第一节 双头州郡的概念321

第二节 双头州郡的种类与名称325

第三节 双头州郡的设置与判断330

第四节 双头州郡的设置原因343

附记 谭其骧师与笔者论双头州郡346

第九章 南朝的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348

第一节 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一览348

(一)宁蛮府348

(二)左郡左县348

(三)俚郡僚郡353

(一)蛮、俚、僚355

第二节 蛮、左、俚、僚试释355

(二)左359

第三节 宁蛮府365

第四节 左郡左县、俚郡僚郡370

第十章 六朝政区的增置与滥置377

第一节 增置、滥置的数量统计377

第二节 增置、滥置的原因分析382

(一)层次分析382

(二)时间分析384

(三)地域分析388

第三节 增置、滥置的后果394

(一)统辖与领户失常394

(二)六朝政区制度的终结:混乱以至虚妄396

下编 史料评说及六朝政区建置表407

第十一章 史料评说及孙吴政区建置表407

第一节 史料评说407

第二节 孙吴政区建置表(天纪四年280年)411

第一节 史料评说414

第十二章 史料评说及东晋政区建置表414

第二节 东晋实州郡县(含实郡领侨县)建置表(义熙十四年418年)425

第三节 东晋侨州郡县(含侨郡领实县)建置表(义熙十四年418年)434

第十三章 史料评说及宋政区建置表440

第一节 史料评说440

第二节 宋政区建置表(大明八年464年)444

第十四章 史料评说及齐政区建置表457

第一节 史料评说457

第二节 齐政区建置表(建武四年497年)460

第十五章 史料评说及梁、陈政区建置表477

第一节 史料评说477

第二节 梁政区建置表(中大同元年546年)483

第三节 陈政区建置表(祯明二年588年底)494

结语:历史的经验与教训503

附录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519

附录519

附录二:《宋书·州郡志》献疑541

附录三:《宋书·州郡志》政区治所今地613

附录四:《南齐书·州郡志》札记661

附图683

附图说明683

附图一:六朝疆域形势示意图685

附图二:孙吴政区建置略图(天纪四年280年)685

附图三:东晋政区建置略图(义熙十四年418年)685

附图四:宋政区建置略图(大明八年464年)685

附图五:齐政区建置略图(建武四年497年)685

附图六:梁政区建置略图(中大同元年546年)685

附图七:陈政区建置略图(祯明二年588年底)685

引用书目685

后记697

增订本后记7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