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全国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4620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4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60页
- 主题词:化学工业-化学分析;化学工业-测试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现代分析测试1
1.1.1 经典分析化学和现代分析测试1
1.1.2 分析测试工作者的要求与任务3
1.1.3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分类4
1.2 分析测试全过程5
1.2.1 分析测试任务的建立5
1.2.2 分析测试全过程6
1.2.3 分析测试过程中的误差8
1.3 质量保证概述12
1.3.1 定义和一般概念12
1.3.2 质量保证体系13
1.3.3 测试结果的验证24
1.3.4 规章、管理和质量保证27
1.4 分析测试中的量和单位31
1.4.1 法定计量单位31
1.4.2 分析测试中常用的计量单位34
1.4.3 分析测试中表示混合物的量和单位39
参考文献42
第2章 分析测试的质量控制44
2.1 概述44
2.2 分析测试中的误差44
2.3 分析测试的质量控制46
2.3.1 分析测试质量控制的内容46
2.3.2 化学成分量的基准与计量标准47
2.3.3 分析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51
2.4.2 双样品法92
2.4 分析测试质量评价方法92
2.4.1 标准物质平行测定法92
2.4.3 双样品图法93
2.4.4 质量控制图93
参考文献99
第3章 分析测试方法的选择100
3.1 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100
3.1.1 传统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100
3.1.2 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103
3.1.3 化学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104
3.1.4 分析测试方法的选择106
3.2 分离富集方法119
3.2.1 沉淀分离法119
3.2.2 溶剂萃取分离法122
3.2.3 离子交换分离法127
3.2.4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130
3.2.5 层析分离法131
3.2.6 其他分离法137
3.3 常用的分析测试方法138
3.3.1 分析测试方法概述138
3.3.2 化学分析方法140
3.3.3 仪器分析方法146
参考文献187
附录1 主要分析化学期刊188
附录2 主要标准文献189
4.1 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概况190
4.1.1 分析测试方法和分析化学190
第4章 分析测试方法和仪器的进展190
4.1.2 分析化学在20世纪的进展191
4.1.3 国际分析化学领域两组重要会议202
4.1.4 国际分析化学的进展对我国的影响205
4.1.5 分析化学已发展成分析科学206
4.1.6 化学计量学与现代分析化学212
4.1.7 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向218
4.2 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向226
4.2.1 分析测试仪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26
4.2.2 分析测试仪器分类方法的演变227
4.2.3 样品预处理仪器向专用、快速、自动化方向发展231
4.2.4 检测原子、分子的仪器向多功能、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234
4.2.5 进行分离、分析的仪器向多维分离、分析仪器方向发展235
4.2.6 检测复杂组成样品的仪器向联用分析仪器方向发展236
4.2.7 用于环境、食品、临床检验的仪器向专用小型化方向发展237
4.2.8 用于国防和生命科学的仪器向集成化、微型全分析系统方向发展238
4.2.9 监控工业生产过程的分析仪器向在线分析、原位分析方向发展239
4.2.10 现代分析仪器制作的新设计思想和新工艺技术242
参考文献245
第5章 抽样检验与分析测试样品的制备248
5.1 概述248
5.1.1 抽样检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48
5.1.2 抽样检验的原理及应用249
5.1.3 样本抽取的方法255
5.1.4 化矿产品抽样检验的特点258
5.2 计量抽样检验259
5.2.1 基本原理259
5.2.2 平均值计量标准型抽样检验标准及应用273
5.2.3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验标准及应用281
5.2.4 特殊计量抽样方案的制定287
5.3 散料抽样检验289
5.3.1 概述289
5.3.2 一般原理290
5.3.3 批的均值估计290
5.3.4 验收抽样检验294
5.4 化矿产品抽样检验300
5.4.1 煤炭300
5.4.2 化工品307
5.4.3 矿产品313
5.5 实验室样品的制备332
5.5.1 样品制备的一般原则333
5.5.2 样品制备的一般程序334
5.5.3 样品的正确使用341
5.5.4 样品的传递与保存345
参考文献346
第6章 标准物质及其应用347
6.1 概述347
6.1.1 标准物质的定义及基本要求347
6.1.2 标准物质的分级、分类及管理350
6.1.3 标准物质的作用355
6.1.4 国内外标准物质的现状359
6.1.5 国际标准物质的的信息交流375
6.2 标准物质的研制及使用377
6.2.1 标准物质的制备377
6.2.2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380
6.2.3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381
6.2.4 标准物质的定值384
6.2.5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的一般原则387
6.2.6 选择有证标准物质的注意事项391
6.3 标准物质管理法规392
6.3.1 标准物质管理办法392
6.3.2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G 1006—94)394
6.3.3 标准物质证书编写规则409
6.3.4 一级标准物质编号办法412
6.3.5 关于制备标准物质办理许可证的具体规定413
6.3.6 关于标准物质使用许可证标志的通知419
6.3.7 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工作章程420
参考文献422
6.4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物质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物质指南423
6.4.1 指南6“在国际标准中关于标准物质的陈述”423
6.4.2 指南30“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及定义”426
6.4.3 指南31“标准物质证书内容”432
6.4.4 指南32“分析化学中的校准及有证标准物质的使用”439
6.4.5 指南33“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445
6.4.6 指南34“标准物质研制的质量系统”462
第7章 理化检测数据统计处理及表达510
7.1 概述510
7.2 数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512
7.2.1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512
7.2.2 表示一组数据集中位置的特征数513
7.2.3 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数514
7.2.4 正态分布516
7.2.5 x2分布526
7.2.6 t分布528
7.2.7 F分布529
7.2.8 测量的置信度及不确定度534
7.2.9 中位值及其不确定度537
7.2.10 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539
7.2.11 统计容许限541
7.3 一组实验观测值的处理543
7.3.1 可疑数据取舍准则的选择543
7.3.2 平均值的计算549
7.3.3 标准偏差的计算550
7.3.4 测量的A类不确定度552
7.4 标准物质均匀性统计检验552
7.4.1 方差分析法552
7.4.2 平均值的一致性检验方法554
7.4.3 极差法555
7.5 多组实验观测值的统计处理556
7.5.1 等精度测量557
7.5.2 不等精度测量559
7.6.1 t检验法565
7.6.2 平均值一致性检验法565
7.6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评价565
7.7 基本的统计假设检验566
7.7.1 对平均值的一致性检验566
7.7.2 对标准偏差的一致性检验568
7.8 有效数字计算与结果的表示571
7.8.1 有效数字计算571
7.9 某些分析测定不确定度的计算示例572
7.9.1 酸碱滴定不确定度的估计572
7.8.2 测量结果的表示572
7.9.2 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分析576
7.9.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陶制品释放镉的不确定度分析578
7.9.4 气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分析583
7.9.5 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估计590
7.9.6 容量法测定硅铁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591
参考文献594
第8章 实验室认可596
8.1 实验室认可概述596
8.1.1 认证的目的与意义596
8.1.2 名词术语定义596
8.1.3 引用文件598
8.2 实验室认可程序599
8.2.1 认可条件599
8.2.2 认可流程599
8.2.4 评审准备600
8.2.5 现场评审600
8.2.3 初次认可600
8.2.7 批准发证601
8.3 实验室认可准则601
8.2.6 评定601
8.3.1 管理要求602
8.3.2 技术要求608
8.4 监督评审与认可范围的调整618
8.4.1 监督评审618
8.4.2 认可变更的调整619
8.5.4 注销认可620
8.5.3 撤销认可620
8.6 已认可机构的权利和义务620
8.6.1 权利620
8.5.2 恢复认可620
8.5.1 暂停认可620
8.5 暂停、恢复、撤销、注销认可620
8.6.2 义务621
参考文献621
9.1 实验室认证623
9.1.1 质量体系的建立623
第9章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实例623
9.1.2 仪器、设备的管理及计量认证625
9.1.3 检测方法的确认627
9.1.4 人员628
9.1.5 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629
9.1.6 标准物质的选择及使用632
9.2 分析过程质量保证635
9.2.1 检测样品635
9.2.2 分析过程质量保证636
9.2.3 测试数据的溯源638
9.2.4 检测数据的处理和检测报告的签发639
9.2.5 检测工作程序640
9.2.6 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641
9.3 复核和仲裁制度643
9.3.1 复核643
9.3.2 仲裁644
参考文献645
6.4.7 指南35“标准物质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学原理”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