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洁生产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天柱,石磊,贾小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824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无污染工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洁生产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9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9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特征11
一、人口激增12
二、经济高速增长13
三、城市化加快13
第三节 来自人类社会的资源环境压力16
一、自然资源使用消耗16
二、废物污染排放22
第四节 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状态24
一、土地退化24
二、森林面积锐减25
三、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26
四、矿产资源耗竭28
五、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破坏30
六、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32
七、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32
一、传统污染末端控制模式35
第五节 人类社会的响应行动35
二、可持续发展37
第二章 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推进实践43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概念43
一、生产与产业系统概述43
二、清洁生产的演进过程48
三、清洁生产的概念内涵52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推进实践58
一、联合国环境署的清洁生产高层研讨会58
二、国际社会的典型清洁生产实践61
三、中国的清洁生产实践67
第三章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74
第一节 系统论与系统工程74
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74
二、系统的属性78
三、系统工程方法82
第二节 质量守恒原理84
一、能量守恒定理84
二、物质守恒原理87
第三节 生态学理论90
一、生态学及其基本规律91
二、生态系统93
三、产业生态化97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100
第一节 生产过程清洁生产的内涵和途径100
一、生产过程及其特征100
二、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103
三、生产过程的演变105
四、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内涵106
第二节 清洁生产审核108
一、概念与基本框架108
二、生产过程评估111
三、替代方案产生115
四、替代方案评价116
五、能源审计119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过程单元分析125
一、过程单元概述125
二、反应单元125
三、分离单元127
四、换热单元131
五、公用工程单元136
第四节 清洁生产的过程系统集成138
一、概述138
二、能量集成139
三、水集成145
四、物质集成150
五、管理集成153
第五节 清洁生产审核案例155
一、产品163
第五章 产品的清洁生产163
第一节 产品及其环境影响163
二、产品的环境影响164
三、清洁产品166
第二节 生命周期评价167
一、概述167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框架168
三、ISO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170
四、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190
五、生命周期评价的局限性191
第三节 产品的生态设计192
一、生态设计的需求与重要意义192
二、产品生态设计193
三、产品生态设计流程195
第四节 产品生态设计策略197
一、产品概念开发战略197
二、产品结构优化设计战略199
三、原材料利用优化策略201
四、生产过程优化202
五、产品销售网络优化203
六、减少产品使用阶段的影响204
七、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优化205
第五节 案例分析206
一、中国钢材生命周期评价206
二、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生态设计213
第六章 生态产业系统217
第一节 生态产业系统217
一、生态产业系统217
一、工业共生的含义219
二、生态工业园区219
第二节 工业共生219
二、工业共生体系的特征221
第三节 工业共生类型223
一、按共生层次分类223
二、按组织形式分类225
三、按产业结构分类228
一、提出问题231
二、确定目标231
第四节 工业共生系统设计步骤和方法231
三、数据清单分析232
四、工业代谢分析233
五、共生系统结构设计234
六、工业共生系统评价239
七、决策分析241
第五节 案例分析241
一、美国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241
二、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244
一、实施清洁生产的障碍问题249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249
第七章 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与工具249
二、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253
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261
一、ISO 14000系列标准261
二、环境管理体系264
第三节 环境标志272
一、推行环境标志的意义272
二、环境标志制度的发展273
三、我国环境标志实施程序276
四、环境标志分类277
第四节 扩展的生产者责任279
一、扩展的生产者责任的概念279
二、扩展的生产者责任制度281
三、支持生产者责任延伸的经济政策手段282
四、扩展的生产者责任制度实践282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会计285
一、可持续发展报告285
二、环境会计289
第六节 自愿举措294
二、自愿举措的类型295
一、自愿举措的定义295
三、自愿举措的效益297
四、制定与实施自愿举措297
第八章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300
第一节 循环经济300
一、传统经济系统及其物质代谢特征300
二、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302
三、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306
一、IPAT方程311
第二节 物质流分析311
二、物质流分析(MFA)312
三、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320
四、单位服务的物质消耗(MIPS)324
五、生态足迹分析(EF)326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实践330
一、国际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330
二、中国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340
参考文献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