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术教案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术教案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538851.jpg)
- 王大根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75322510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3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141页
- 主题词:美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术教案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5
第一节 新课程呼唤“研究型教师”6
第二节 什么是“研究型教师”?7
第三节 师范生能成为“研究型教师”吗?8
一.高师教育存在的问题8
二.教师的成长与师范生的“跨越式”发展8
三.教案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关键9
第一章 教学目标的设计10
第一节 关于教学目标11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表述11
第三节 三维目标的产生13
一.布卢姆创导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13
二.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13
三.教育部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14
四.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14
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14
一.什么是美术?16
二.关于美术语言16
三.形成“美术素养”17
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19
第五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20
一.教育方法概述20
二.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20
三.美术课程的过程与结果21
四.美术是特殊的学习方法21
五.美术学习过程22
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24
第六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24
一.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证24
二.学生表达了什么情感与思想?26
三.学生能形成怎样的学习态度?26
四.你的课具有“人文性质”吗?26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表述27
第七节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认识28
一.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28
二.更关注学生的未来和发展28
三.改变学习方式,加强体验学习29
四.三维目标与评价29
第二章 课时教案设计30
第一节 教案设计基础31
一.关于教案设计31
二.课程整体设计的要求31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34
四.附录的要求39
五.教案各部分的逻辑关系39
第二节 教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0
一.教案设计前的准备工作40
二.课程整体设计的方法与步骤41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46
第三节 教学简案的设计53
一.关于教学简案53
二.叙述式简案实例53
三.表格式简案实例56
第三章 单课时教案设计实例58
第一节 美术常识课的教案设计59
一.美术常识课与美术欣赏课59
二.美术常识课的教学特点59
三.美术常识课教案实例60
四.检查、修订你的教案63
第二节 美术欣赏课的教案设计63
一.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特点63
二.美术欣赏课教案实例65
三.检查、修订你的教案69
第三节 绘画课的教案设计70
一.绘画课的教学特点70
二.绘画课教案实例71
三.检查、修订你的教案74
第四节 设计课的教案设计75
一.设计课的教学特点75
二.设计课教案实例76
三.检查、修订你的教案78
第五节 工艺课的教案设计79
一.工艺课的教学特点79
二.工艺课教案实例80
三.检查、修订你的教案83
第四章 单元化研究型教案设计84
第一节 单元化研究型学习85
一.为什么要实施单元化研究型学习?85
二.关于单元化研究型学习86
第二节 单元化研究型教案89
一.关于单元化研究型教案89
二.单元化研究型教案的设计要求89
三.单元化研究型教案的逻辑关系92
第三节 单元化研究型教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93
一.教案设计前的准备工作93
二.单元课程整体设计的方法与步骤93
三.各课时教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97
四.单元化研究型教案范例98
第五章 校本课程教案的设计100
第一节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101
一.关于校本课程101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法102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要求103
第二节 从学科的角度拓展104
一.对美术语言的新认识104
二.跨学科课程开发109
三.课程模式的应用117
第三节 从社会的视角开发119
一.弘扬传统文化精神119
二.利用地方资源123
三.关注流行艺术132
第四节 深入学生的心灵134
一.爱心的表达134
参考文献138
后记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