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发展史
  • 宋秋蓉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9970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私立学校:高等学校-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念界说1

一、“近代”与“现代”:概念辨析1

二、教会、国人、外国人所办及中外合办私立大学2

三、私立大学相关概念的界定4

第二节 私立大学: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特殊研究视角5

一、中国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外来侵略性大学5

二、宗教性大学:中国人最早接纳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6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的私学观9

一、社会私学观:充分肯定私人办学权利9

二、政府私学观:民治教育与他山之石13

一、背景:传教策略、清廷政策、社会嬗变与国人观念18

第一节 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18

第二章 1879—1900:西方传教士所办私立大学18

二、状况:“只不过打下了一个基础”24

第二节 办学特点与积极作用29

一、美国人创办、规模小与影响弱29

二、西学、西语、体育与教科书32

三、中国教育体制新旧更替的推进力量38

第三章 1900—1912:各类私立大学纷至沓来44

第一节 中外所办世俗性私立大学异军突起44

一、国人私立大学产生背景与基本状况44

二、外国人所办和中外合办私立大学办学情形及其特点50

第二节 教会大学日益扩张53

一、扩张原因与发展概况53

二、特点:国外注册、留学预备、女子教育和社会认同59

一、继承并发展古代帝王鼓励私学政策66

第三节 清廷鼓励:私校兴起的政策背景66

二、默认与扶助国人和洋人私立大学68

第四节 各类私立大学的不足与功绩72

一、中外所办世俗性私立大学:不足与贡献72

二、教会大学:问题、地位与积极作用75

第四章 1912—1927:新的机遇78

第一节 新政体下的军阀混战与政府政策78

一、政体新旧更替和军阀混战的契机78

二、北洋政府政策:扶持、鼓励与放任82

第二节 国人掀起创办私立大学热潮92

一、背景:政局、思潮、社会支持与教育主权92

二、兴学热潮与若干知名学校101

三、陈嘉庚倾资兴办厦门大学114

一、形成体系与初入中国教育体制117

第三节 教会大学繁荣兴旺117

二、办学特点:中国教师、提高质量与特色专业125

三、办学经费:洛氏与霍氏两大财东131

四、北京协和:高起点的办学方针与设备设施137

第四节 两类私立大学特色与地位141

一、别具一格的道德培养141

二、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显著地位147

第五章 1927—1937:长足进步150

第一节 进步背景:南京国民政府政策150

一、政策出台的时代特征150

二、强迫立案:前提、措施与配套管理152

三、专款与重金奖助159

四、法规建设、严格视导与产权归属167

五、教会大学政策173

一、办学状况与办学模式175

第二节 国人私立大学办学概说175

二、经费运筹:学费、资本家与贷款185

三、办学特色:精神立于物质之上191

四、名校南开之谜底:品牌、经费、师资、理念与校长202

第三节 教会大学质量水平213

一、持续发展与水平上升213

二、经费特色:来源多元化221

三、办学特点:增强实力、中国化及与政府合作231

四、名校燕京解析:经济实力、文化多元、效率、特色与校长242

第四节 各类私校教学管理及其长足进步253

一、教会大学教学管理:控制在校生总量与宽进严出253

二、国人私立大学教学管理:严肃考试与学生作息制度257

三、各类私立大学长足进步260

一、战初损失后的有利社会环境265

第一节 抗战时期有利的环境与政府政策265

第六章 1937—1949:持续扩张265

二、南京政府政策之一:非常时期物质资助272

三、南京政府政策之二:扶助与严加管理双管齐下276

第二节 国人私立大学数量规模增扩281

一、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281

二、新增学校及其创办背景290

三、立信会计专科:后来居上者的成功奥秘295

第三节 教会大学发展状态不亚于战前298

一、战时状况:损失的年代也有扩张298

二、战时特点:成为中国大学与世俗化303

三、战后状况:发展势态甚至超过战前307

四、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机关历史最悠久者310

五、管理特征:校际合作、复杂权力架构与国外产权315

第四节 两类私立大学共性特征328

一、经费概说:总况、难言之隐与“穷”之根源329

二、经费运筹:国外资金、经营资金、校友与华侨341

三、管理特征一:校董会、校友参政和校园家庭化354

四、管理特征二:高效率与校长全身心投入367

第五节 两类私立大学独特贡献373

一、沦陷区内弦歌不辍374

二、服务西南乡村与孵化新的私校376

第七章 1949—1953:消亡382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私立大学曲折经历382

一、各类私立大学命运:从维护到改造382

二、教会大学:朝鲜战争前后的量变与质变390

第二节 院系调整:私立大学消亡401

一、院系调整与私立大学终结402

二、院系调整及其取消私校论说406

一、营造多元化高等教育系统410

第一节 各类私校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410

第八章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总体评价410

二、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415

三、形成高等教育竞争机制417

四、教育政治化转向教育社会化的推进力量419

第二节 国人私立大学贡献与弊端424

一、扩大教育规模、特殊类型教育与弥补空缺424

二、推进变革、彰显个性与面向社会430

三、办学水平较低、脆弱、“学店”与官学化438

第三节 教会大学优势与局限447

一、国际性、稳定性与部分学科的领先地位448

二、贵族化、办学水准与文化融合的局限性452

附录1 参考文献456

附录2 近代中国各类私立大学一览表466

后记4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