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艺术百科全书 篆书·篆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嫣嫣,赵富强,赵海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702213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艺术百科全书 篆书·篆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篆书简史1
第一节 何谓篆书1
一、汉代篆书4
二、现代篆书5
第二节 篆书是各体书法的基础6
第二章 书法常识10
第一节 书写与执笔10
一、书写姿势10
二、执笔要领12
第二节 书法工具15
一、笔15
二、墨17
三、纸20
四、砚21
第三节 学书从临摹开始22
一、选帖和读帖23
二、摹帖和临帖27
三、入帖和出帖34
第三章 学篆基础37
第一节 识篆37
第二节 篆字结构40
第三节 用笔和笔顺41
第四章 章法布局45
第一节 作品选材46
第二节 章法艺术魅力48
一、顾盼49
二、韵律49
三、疏密50
四、参差51
五、贯气51
六、其它52
第三节 小篆的章法布白53
第四节 章法的表现形式56
第五节 章法安排59
第五章 题款与钤印62
一、题款的内容62
二、题款的种类63
三、题款的时间63
四、题款的地点64
五、题款的署名64
六、题款的称呼64
七、题款的谦辞65
八、题款的书体66
九、落款的文字66
十、落款的顺序67
十一、落款的形式69
十二、印章的使用71
十三、印章的钤法73
第六章 书法欣赏75
第一节 名家论书道75
第二节 书法的艺术魅力78
一、形质之美79
二、意蕴之美82
三、书法欣赏的意义84
第三节 书法欣赏规律87
第四节 审美标准92
一、笔画的线条美92
二、形体的造型美95
三、布白的整体美96
四、通篇的风格美96
第五节 书法欣赏六法98
一、笔法100
二、墨法101
三、结构102
四、贯气105
五、章法106
六、神采107
第七章 书家列传109
一、李斯109
二、李阳冰111
三、邓石如113
四、赵之谦122
五、吴昌硕126
第八章 临池轶事134
第一节 云鹤游天飞鸿戏海134
第二节 钟繇掘墓学笔法135
第三节 刘德异创“行书”135
第四节 蔡邕与“飞白书”136
第五节 临池佳话137
第九章 篆刻概述138
第一节 历史沿革138
第二节 篆文种类142
第三节 印章起源145
一、战国古玺146
二、秦印147
三、汉官印147
四、汉私印148
五、将军印148
六、汉玉印149
七、魏晋南北朝印149
八、朱白文印149
九、子母印150
十、六面印150
十三、图案印151
十一、缪篆印151
十二、杂形玺151
十四、成语印152
十五、花押印152
十六、封泥152
十七、钮制153
十八、隋唐以来的官印153
十九、宋元圆朱文印154
二十、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154
二十一、今体字印章154
第四节 印章称谓举凡155
一、宝155
二、玺156
三、章157
四、印157
第五节 印章种类158
五、记158
六、其它158
第十章 篆刻工具与材料162
第一节 印刀162
一、刻石印刀162
二、特殊印刀164
第二节 文房四宝166
一、笔166
二、墨167
三、纸167
四、砚167
第三节 印床与印规168
一、印床168
二、印规或印矩168
三、砂纸、磨石169
二、印筋169
第四节 其它工具169
一、印刷169
四、小镜170
五、棕刷170
六、拓包170
七、瓷碟171
八、橡皮171
九、软布171
十、钢锯171
十一、印盒171
第五节 印石172
第六节 印泥174
第十一章 篆刻刀法基础175
第一节 刀法演变175
第二节 执刀法177
第四节 运刀法179
第三节 起刀法179
第五节 辅助刀法181
第十二章 篆刻技法训练185
第一节 摹印185
一、怎样摹印185
二、怎样临刻边款186
三、怎样拓边款186
四、模仿创作187
五、创作188
第二节 刀法应用189
一、双刀刻白文竖画189
二、双刀刻朱文竖画190
三、单刀侧入冲刀刻白文印190
四、单刀侧入横冲刀刻白文印190
五、单刀侧入迭刀刻白文印粗画191
二、粗细失调192
第三节 刀法弊病192
一、钉头鼠尾192
三、支离琐碎193
四、粗肥臃肿193
五、鹤膝刻板193
第四节 刀法训练193
一、直线镌刻的训练193
二、朱白文镌刻的训练194
三、方折回纹线训练195
四、圆转回纹朱白文训练195
第十三章 篆刻章法196
第一节 印章用字196
第二节 章法原则198
四、虚实清浊规律199
三、离合分并199
二、对称均衡规律199
一、整齐均匀规律199
五、繁简增略200
六、主次偏正200
七、粗细强弱规律200
八、节奏音韵规律200
九、疏密相生规律200
十、正欹险夷规律200
十一、方圆曲折规律201
十二、参差穿插规律201
第三节 布局三十法201
一、比法201
二、对称法202
三、借用法202
四、挪让法202
七、夸张法203
五、穿插法203
六、欹正法203
八、连字法204
九、并画法204
十、移位法204
十一、变体法204
十二、留空法205
十三、借边法205
十四、代边法205
十五、增减法205
十六、粗细法206
十七、朱白法206
十八、边界法206
二十一、呼应法207
二十、均布法207
十九、图衬法207
二十二、独秀法208
二十三、方圆法208
二十四、俯仰法208
二十五、屈伸法209
二十六、大小法209
二十七、向背法209
二十八、纵横法210
二十九、离合法210
三十、残缺法210
第四节 布局注意事宜211
第十四章 篆刻流派与名家213
第一节 明以前的印章发展213
一、前秦印:形态各异213
三、汉及魏晋南北朝印:端正庄严214
二、秦印:简洁、明晰214
四、唐宋元的印章:庄重端雄与清秀雅致215
第二节 明清篆刻流派218
一、皖派218
二、文何派219
三、浙派219
四、新浙派220
五、歙派220
六、粤派221
七、娄东派221
八、扬州派221
九、如皋派221
十、云间派222
十一、泗水派222
十二、闽派222
十四、赵派223
十三、吴派223
十五、京派224
十六、林派224
十七、歙四子224
十八、雍嘉七子225
十九、西泠八家225
第三节 名家简介225
一、文彭225
二、邓石如226
三、吴熙载227
四、赵之谦228
五、吴昌硕229
六、齐白石230
七、黄士陵231
八、赵时枫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