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经理的成长与民营企业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职业经理的成长与民营企业的发展
  • 储小平,王宣喻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780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私营企业-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职业经理的成长与民营企业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1

二、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4

三、本项目研究的分工和成员的贡献7

第二章 研究文献述评9

一、对职业经理问题的学术关注9

二、职业经理和企业家13

三、中国大陆目前的研究状况18

四、港台学者的有关研究26

五、国际学者的研究28

参考文献34

第三章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控制权配置与职业经理人成长39

一、问题的提出39

二、有关控制权问题的研究回顾42

(一)有关控制权概念的研究43

(二)控制权激励问题的研究49

三、权力体系:从物权到控制权61

(一)物权与(财)产权61

(二)财产权与所有权63

(三)所有权与控制权65

(四)权力的逻辑体系68

四、控制权回报与控制权激励69

(一)控制权回报70

(二)控制权激励与企业绩效73

五、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职业经理的激励约束75

(一)权力视角下的治理结构问题75

(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78

六、民营企业的控制权配置与职业经理的成长85

(一)民营企业的控制权结构85

(二)民营企业的剩余控制权配置91

(三)民营企业控制权回报的配置91

(一)量表设计94

七、民营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控制权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94

(二)问卷发放与统计95

(三)描述性统计95

(四)定量统计101

八、总结107

参考文献110

第四章 心理所有权与经理人的职务侵占行为116

一、问题的提出116

二、心理所有权理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118

(一)心理所有权概念及其理论模型的提出118

(二)心理所有权理论的进一步完善122

(三)心理所有权的实证研究127

三、影响心理所有权因素的一个初步实证分析130

(一)问卷与样本的选取131

(二)数据整体性分析133

(三)企业因素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135

(四)个人因素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138

四、职业经理的职务侵占行为分析144

(一)关于职务侵占144

(二)职业经理人的经济收益和心理收益145

(三)职务侵占行为的产生147

五、创维事件再分析152

六、结论和讨论154

参考文献156

第五章 理念型心理契约、职业经理与民营企业组织能力的构建——基于钱德勒模式的思考159

一、钱德勒模式的再思考160

二、心理契约研究的进展164

三、契约内容中三种“交换货币”的比较167

四、理念型心理契约违背的模型168

五、理念型心理契约及其在组织能力构建中的意义173

六、理念型心理契约与组织能力构建的初步实证分析174

(一)中国现代史上民营企业的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个案174

(二)民营企业心理契约的现状分析176

七、主要结论、推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84

参考文献185

第六章 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声誉机制研究187

一、引言187

二、关于职业经理与声誉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188

(一)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成长中的诚信与职业精神研究188

(二)声誉的信息经济学研究190

(三)声誉的比较制度研究194

(四)声誉的社会网络理论研究197

三、经理人声誉机制的意义198

(一)法律机制的意义及其局限性198

(二)声誉机制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

(三)声誉机制需要文化传统的支持200

(四)声誉机制与经理人人力资本的契约激励201

(五)法律与声誉约束的互补关系201

四、经理人声誉机制的构成要件202

(一)企业主的信任、发展观和对声誉机制的利用203

(二)经理人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水平204

(三)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状况205

(四)经理人声誉信息评估机制及信息传播机制保障206

(五)人力资本契约违约的声誉规制机制207

五、经理人声誉机制的运行模型探讨208

(一)信息评估与传播机制210

(二)信息甄别机制213

(三)多方惩罚机制214

六、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声誉约束困境的现状调查216

(一)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声誉机制的外部约束217

(二)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声誉机制的内部约束实证调查与分析217

七、结论和对策设想227

(一)本章的主要结论227

(二)有关对策设想229

(三)关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31

参考文献232

第七章 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与职业经理的成长235

一、引言235

二、家族企业吸纳人力资本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237

(一)初始级:混沌状态238

(二)扩展级:信息高度垄断及合约不健全导致不稳定的吸纳过程238

(三)规范级:吸纳能力受企业主能够控制的幅度限制242

(四)准现代级:强烈的吸纳动机与复杂的博弈过程246

(五)现代级:管理层级制真正变为企业持续增长的源泉254

三、简短结论255

参考文献256

第八章 法律机制与职业经理258

一、对职业经理人的法律约束及其实现机制258

二、职业经理的法律地位261

(一)作为代理人的经理261

(二)作为公司代表人的经理262

(三)作为雇员的经理264

三、法律对“经理权”的限定265

四、职业经理的义务和责任268

(一)职业经理应尽的义务268

(二)职业经理应承担的责任273

五、对职业经理法律约束的进一步思考274

参考文献278

第九章 MBA教育和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培养280

一、中国MBA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基本状况281

(一)中国MBA培养院校增长速度很快282

(二)MBA报考人数和MBA毕业生人数持续高速增加,但从2003年开始,报考人数有所下降283

二、中国的MBA教育与职业经理人的培养286

(一)企业对MBA的需求情况286

(二)企业和MBA毕业生对MBA教育质量的评价288

(三)企业对MBA毕业生能力的评价292

三、如何培养成熟的职业经理人294

参考文献298

第十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300

一、在研究中形成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300

二、研究的局限性305

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