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科学
  • 王素英,宋锡全主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ISBN:780650726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生物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3

一、生物体的特征3

二、生物学的分科4

三、生命科学的发展4

四、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5

第一部分 植物11

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11

第一节 根11

一、根的形态11

二、根的结构14

三、根的生理16

辅助阅读 大树移栽成活的关键措施18

第二节 茎20

一、茎的形态20

二、茎的基本结构23

三、茎的生理24

辅助阅读 获取筛管汁液的方法25

第三节 叶26

一、叶的形态26

二、叶片的基本结构31

【实验一】 探究光合作用33

三、叶的生理33

辅助阅读 光能利用率39

第四节 花40

一、花的形态结构40

二、花的繁殖44

辅助阅读 风媒花和虫媒花47

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48

二、果实的发育和结构48

第五节 果实和种子48

三、果实的类型49

四、种子的基本结构52

五、种子的类型53

六、果实和种子的散布54

第二章 植物的主要类群56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原则56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56

二、植物分类的阶元56

三、植物双名命名法56

一、藻类植物57

第二节 孢子植物57

二、苔藓植物59

三、蕨类植物61

【实验二】 观察铁线蕨或肾蕨的孢子囊和孢子63

第三节 种子植物64

一、裸子植物64

二、被子植物66

辅助阅读 菊科——植物世界的冠军68

【实验三】 种子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72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种类77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77

第三章 病毒77

第二部分 病毒、细菌、真菌77

辅助阅读 癌病毒79

第四章 细菌80

一、最早发现细菌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80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种类80

三、细菌的分布及生态学作用81

四、细菌与人类的关系82

辅助阅读 惊人的数字82

最大和最小的细菌83

一、真菌的特点84

二、几种常见的真菌84

第五章 真菌84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87

【实验四】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88

辅助阅读 常见毒菌的鉴别方法89

第三部分 动物93

第六章 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动物门(Protozoa)93

第一节 代表动物——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93

二、变形虫(Amoeba proteus Pallas)94

三、阴道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94

第二节 其他原生动物94

一、绿眼虫(Euglena viridis Ehrenberg)94

四、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95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95

辅助阅读 人类对疟疾传播途径的探索过程96

第七章 辐射对称的动物——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97

第一节 代表动物——水螅(Hydra)97

三、珊瑚(Corallium)98

二、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98

第二节 其他腔肠动物98

一、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lamarch)98

第三节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99

辅助阅读 珊瑚礁的形成99

第八章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100

第一节 代表动物——真涡虫(Planaria gonocephala)100

二、日本血吸虫(又称日本裂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101

第三节 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01

一、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101

第二节 其他扁形动物101

辅助阅读 绦虫病102

第九章 具有假体腔的动物——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104

第一节 代表动物——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104

第二节 其他线形动物105

一、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105

二、小麦线虫(Anguina tritici)105

第三节 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06

辅助阅读 胆道蛔虫症106

第一节 代表动物——蜗牛(Fruticicola)107

第十章 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软体动物门(Mollusca)107

第二节 其他软体动物108

一、乌贼(Sepia esculenta)108

二、河蚌(Anodonta)108

第三节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09

辅助阅读 蜗牛是畜、禽、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质饲料110

第十一章 真体腔分节的动物——环节动物门(Annelida)111

第一节 代表动物——蚯蚓(Pheretima)111

二、水蛭(Hirudo nipponia)112

第三节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12

一、沙蚕(Nereis)112

第二节 其他环节动物112

【实验五】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和对刺激的反应113

第十二章 身体异律分节的动物——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115

第一节 昆虫纲(Insecta)115

一、昆虫纲的共同特征115

二、昆虫的变态发育116

三、代表动物——日本黄脊蝗(Patanga japonica)117

四、昆虫纲的分类119

【实验六】 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125

辅助阅读 昆虫的蜕皮现象127

一、甲壳纲的共同特征128

二、代表动物——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128

第二节 甲壳纲(Crustacea)128

三、其他甲壳纲动物129

第三节 蛛形纲(Arachnoidea)130

一、蛛形纲的共同特征130

二、代表动物——大腹圆蛛(Aranea ventricosa)130

三、其他蛛形纲动物130

二、代表动物——蜈蚣(Scolopendra)131

三、其他多足纲动物131

一、多足纲的共同特征131

第四节 多足纲(Myriapoda)131

第五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32

第十三章 辐射对称的动物——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134

第一节 代表动物——海盘车(Asterias)134

第二节 其他棘皮动物135

一、海参135

二、海胆135

第三节 棘皮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35

海南省特有的海珍——梅花参136

辅助阅读 海胆136

第十四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鱼纲(Pisces)137

第一节 代表动物——鲫鱼(Carassius auratus)137

一、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137

二、内部结构和生理138

第二节 鱼类的多样性139

一、淡水鱼类139

二、海洋鱼类140

辅助阅读 身体能发电的鱼——电鳗141

第三节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141

三、观赏鱼类141

第十五章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纲(Amphibia)143

第一节 代表动物——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144

一、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144

二、内部结构和生理144

第二节 其他两栖动物146

一、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146

二、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146

第三节 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146

辅助阅读 娃娃鱼的人工饲养和繁殖147

第一节 代表动物——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148

一、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148

第十六章 真正陆生的变温、羊膜动物——爬行纲(Reptilia)148

二、内部结构和生理149

三、生殖和发育149

第二节 其他爬行动物149

一、乌龟(Chinemys reevesii)149

三、蛇150

第三节 爬行类与人类的关系150

二、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150

辅助阅读 怎样识别毒蛇与无毒蛇151

第十七章 翱翔天空的恒温脊椎动物——鸟纲(Aves)153

第一节 代表动物——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153

一、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153

二、内部结构和生理154

第二节 鸟类的多样性155

第三节 鸟类的行为156

一、繁殖156

第四节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157

二、迁徙157

辅助阅读 鸟类的迁徙158

第十八章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纲(Mammalia)159

第一节 代表动物——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159

一、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159

二、内部结构和生理159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160

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161

二、后兽亚纲(Metatheria)161

三、真兽亚纲(Eutheria)162

第三节 哺乳类与人类的关系167

辅助阅读 大熊猫的人工饲养和繁殖168

第四部分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71

第十九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171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172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72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172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76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76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78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79

第三节 细胞增殖180

一、无丝分裂180

二、有丝分裂181

【实验七】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82

辅助阅读 细胞工程184

二、新陈代谢的类型187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187

第一节 新陈代谢的生物学概念和基本类型187

第二十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酶187

辅助阅读 自养型和异养型生物——猪笼草189

兼性厌氧生物——酵母菌189

第二节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89

一、酶的发现189

二、酶与酶促反应190

三、影响酶作用的因素191

【实验八】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193

辅助阅读 造福人类的酶工程196

一、糖类代谢197

第三节 生物的物质代谢197

二、脂类代谢198

三、蛋白质代谢198

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199

第四节 物质的能量代谢199

一、能量的储存200

二、能量的释放和转移200

三、能量的利用200

【实习一】 一、探究实验:脂肪酶的降解作用201

辅助阅读 为什么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蛋白质类纤维织物?202

二、研究并试验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202

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繁殖和发育204

第一节 生物的繁殖204

一、无性繁殖204

二、有性繁殖206

第二节 生物的胚胎发育209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209

二、发育的类型209

辅助阅读 鱼类细胞核移植214

第一节 植物的运动215

一、向性运动215

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感应和行为215

二、感性运动216

辅助阅读 有趣的植物运动218

第二节 动物的行为219

一、定型行为219

二、学习行为219

三、鸟类学歌222

四、社会行为223

五、动物的通讯227

六、节律行为和生物钟233

【实验九】 动物的行为236

【实习二】 一、室外观察蚂蚁:在蚁穴附近施以面粉类食物,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237

二、设计一个实验:植物向性的观察237

辅助阅读 动物同性恋和基因有关 中国科学家详解奥秘237

第二十三章 遗传和变异239

第一节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239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239

二、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39

三、受精作用241

第二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241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42

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43

三、基因和性状244

辅助阅读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由来与发展245

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定律246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247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50

三、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253

第四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253

一、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253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255

二、伴性遗传255

一、基因突变256

二、基因重组257

三、染色体变异257

第六节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259

一、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259

二、优生262

第七节 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263

辅助阅读 太空种子265

一、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268

第二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268

第一节 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68

辅助阅读 追求“鲜活嫩”,吃进肝吸虫271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72

第二节 生态系统275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275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276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278

四、生态平衡280

【实习三】 一、设计并制作生态瓶281

辅助阅读 美国的“生物圈Ⅱ号”实验室282

二、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82

生态系统的类型283

第二十五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286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86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86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受到威胁的原因287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89

第二节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291

一、环境污染291

二、环境保护294

辅助阅读 绿色食品297

第二十六章 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298

第一节 概述298

一、植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298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理依据300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301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作用302

五、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303

一、植物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304

第二节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304

二、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305

三、体细胞诱变和突变体筛选305

四、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305

【实验十】 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的快速繁殖306

【实习四】 一、设计并完成胡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实验309

二、用组织培养法培养花卉等幼苗,并进行陆地栽培309

辅助阅读 植物体细胞杂交309

参考文献310

附录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