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研究方法学 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研究方法学 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 闻邦椿,闻国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49913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研究方法学 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概论3

第1章 概论3

1.1 研究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意义3

1.2 科学研究的一般知识和基本内容4

1.3 科学研究应遵循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5

1.4 科学研究应执行系统化程序8

1.5 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思维并运用好创新原理和方法9

1.6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9

1.7 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论可以产生的效果10

第2篇 按照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规则做好科学研究13

第2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一:目的和要求13

2.1 引言13

2.2 科学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13

2.2.1 有成就的人常常有远大的理想16

2.2.2 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目标16

2.2.3 四类理想和目标18

2.3 科学研究要有具体的要求21

2.3.1 要求之一: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2

2.3.2 要求之二:达到质量要求23

2.3.3 要求之三:付出的代价较低23

2.3.4 要求之四:花费的时间较短24

2.3.5 要求之五:达到环保的要求25

2.3.6 要求之六:考虑服务方便26

2.3.7 实现六项要求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最高的效益26

第3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二:任务和态度27

3.1 引言27

3.2 确定和选择任务29

3.2.1 如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国家的总目标之中29

3.2.2 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任务29

3.2.3 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31

3.2.4 选择任务要紧抓良好机遇31

3.2.5 对确定的任务进行详细剖析37

3.3 正确的态度和理念39

3.3.1 勤奋和刻苦39

3.3.2 严谨和求实42

3.3.3 勇于实践,开拓进取43

3.3.4 勤于思考,善于创新44

第4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三:步骤和方法46

4.1 引言46

4.2 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47

4.2.1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做好调研47

4.2.2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制定好规划49

4.2.3 做好科学研究应执行好规划并做好科学实施52

4.2.4 从事科学研究应做好检验和评估53

4.3 科学研究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55

4.3.1 现代科学哲学思想和方法55

4.3.2 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56

4.3.3 现代心理学原理56

4.3.4 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57

4.3.5 信息技术58

4.3.6 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60

4.3.7 试验方法61

4.3.8 创新的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方法62

4.3.9 预测学的理论和方法62

第5章 做好科学研究应充分发挥四项主观潜能64

5.1 引言64

5.2 思想和品德67

5.2.1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7

5.2.2 培养集体主义思想68

5.2.3 要敢于坚持真理69

5.2.4 培养良好的品德70

5.2.5 养成严谨的学风和作风72

5.2.6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3

5.3 知识和能力75

5.3.1 学习和掌握必需的知识75

5.3.2 培养各种必需的能力79

5.4 维持健康和珍爱生命82

5.4.1 重视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82

5.4.2 注意疾病预防,保持身体健康83

5.4.3 重视安全,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84

5.4.4 保持健康和维持生命的意义是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86

5.5 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合理的战略战术86

5.5.1 坚韧的毅力86

5.5.2 顽强的斗志89

5.5.3 良好的心理素质90

5.5.4 合理的战略战术93

第6章 集体单位科学研究应发挥集体的潜能95

6.1 引言95

6.2 要有远见卓识和善于组织的领导96

6.2.1 领导应能把握大方向96

6.2.2 领导应善于组织管理98

6.3 要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98

6.4 要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99

6.5 要有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合理的战略战术101

第7章 科学研究应重视客观因素的影响103

7.1 引言103

7.2 紧抓机遇,迎接挑战103

7.3 保持好同外部环境的协调关系105

7.3.1 狭义环境105

7.3.2 广义环境105

7.3.3 如何利用良好的客观环境108

7.4 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108

7.4.1 客观条件的种类108

7.4.2 如何营造和利用良好的条件109

7.5 要根据客观形势的改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110

第8章 科学研究应发挥两个动态因素的作用112

8.1 引言112

8.2 不断学习,学以致用113

8.3 经常检查,定期总结115

8.3.1 检查和总结的目的115

8.3.2 检查和总结的内容116

8.3.3 检查与总结的方法117

8.3.4 检查与总结的主要成果118

8.4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并妥善地解决118

8.5 学习和总结会使人更聪明119

第9章 用科学哲学思想来统领所有工作120

9.1 引言120

9.2 要“以人为本”121

9.3 全面性和系统性122

9.3.1 全面性123

9.3.2 系统性123

9.4 实践性和科学性124

9.5 继承性和创新性126

9.6 协调性和稳定性127

9.7 可持续性和长期性128

9.8 上述六个特点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一致性129

9.9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属于科学哲学的范畴130

第3篇 科学研究的系统化工作程序135

第10章 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调研及选题135

10.1 引言135

10.2 需求调研137

10.2.1 项目需求调研的意义137

10.2.2 项目需求调研的主要内容137

10.2.3 项目需求调研的主要方法138

10.3 环境调研140

10.3.1 重视所研究项目环境方面的问题140

10.3.2 研究科研项目外部环境的意义141

10.3.3 协调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41

10.4 风险调研142

10.4.1 风险调研的意义142

10.4.2 研究项目风险调研的主要内容142

10.4.3 风险调研的主要方法142

10.5 科研选题143

第11章 科学研究第二阶段:对任务的剖析及规划145

11.1 引言145

11.2 对任务剖析和分解145

11.3 对科学研究任务的总体规划149

11.3.1 所做工作的7P总体规划模型150

11.3.2 对目标进行规划152

11.3.3 对指导思想进行规划152

11.3.4 对工作环境进行规划153

11.3.5 对工作程序进行规划153

11.3.6 对工作内容与方法进行规划154

11.3.7 对研究工作质量的检验与评估进行规划155

11.4 规划可产生的效果155

11.5 科学研究工作规划举例155

第12章 科学研究第三阶段:系统化科学实施160

12.1 引言160

12.2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要求的具体实现161

12.3 科学研究的任务及应持有的态度的具体贯彻161

12.4 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的具体执行165

12.5 三大因素作用的发挥及科学哲学思想的指引166

第13章 科学研究第四阶段:工作质量的检验和评估168

13.1 引言168

13.2 检验科学研究工作质量的目的169

13.3 科学研究工作质量检验的内容170

13.3.1 用三方面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170

13.3.2 用六项要求进行检验170

13.3.3 用方法论的十二对规则进行检验171

13.4 科学研究工作质量检验的方法及质量的评定175

第4篇 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技法181

第14章 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技法181

14.1 创新思维的种类181

14.2 常见的创新思维形式182

14.2.1 逆向思维182

14.2.2 联想思维182

14.2.3 抽象思维183

14.2.4 形象思维184

14.2.5 发散思维185

14.2.6 收敛思维185

14.2.7 聚焦思维186

14.2.8 多屏幕思维187

14.2.9 想象思维188

14.2.10 直觉思维189

14.2.11 演绎思维190

14.2.12 变维思维191

14.2.13 穷尽思维192

14.2.14 综合思维192

14.2.15 变异思维194

14.3 创新原理的种类195

14.4 常用的创新原理的形式196

14.4.1 综合原理及应用196

14.4.2 组合原理及应用197

14.4.3 还原原理及应用200

14.4.4 逆反原理及应用201

14.4.5 变性原理及应用202

14.4.6 移植原理及应用203

14.4.7 迂回原理及应用204

14.4.8 群体原理及应用205

14.4.9 换元原理及应用206

14.4.10 完满原理及应用207

14.5 创新技法的种类208

14.6 常用的创新技法209

14.6.1 智力激励法209

14.6.2 检核表法210

14.6.3 5W2H法210

14.6.4 列举法210

14.6.5 联想法213

14.6.6 组合法213

14.6.7 移植法215

14.6.8 形态分析法215

14.6.9 综摄法215

14.6.10 德尔菲法216

14.6.11 六顶思考帽法217

14.6.12 理想设计分析法217

14.6.13 资源情景分析法218

14.6.14 尺寸-时间-成本分析法219

14.6.15 小人法219

14.7 TRIZ——发明解决问题理论220

14.7.1 TRIZ理论的诞生221

14.7.2 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222

14.7.3 TRIZ理论的作用224

14.8 若干应用实例226

14.8.1 由创新思维衍生的科技创新成果226

14.8.2 创新原理的具体应用226

14.8.3 创新技法的具体应用227

第5篇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231

第15章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231

15.1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智能化的重大意义231

15.2 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232

15.3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233

15.4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是知识库中最重要的共性知识235

15.5 比较推理是专家系统中最易实施的推理形式236

15.6 最简单的专家系统举例237

15.7 基于逻辑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举例244

15.7.1 知识处理模块244

15.7.2 知识库模块245

15.7.3 推理诊断模块246

15.8 关于建立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智能决策系统的构想248

第6篇 科学研究的具体程序及实例253

第16章 科学研究的具体程序及实例253

16.1 引言253

16.2 调研及选题和对良好机遇的利用253

16.3 科学研究任务的剖析与规划254

16.4 科学研究项目的科学实施及实际问题的处理256

16.5 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检验和评估257

16.6 科学研究工作的成功例子257

第7篇 结语与感言271

第17章 结语与感言271

17.1 引言271

17.2 做好科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因素271

17.3 做好科学研究要处理好目的、内容和方法三者的关系272

17.4 科学研究特别要重视主客观因素和动态因素的发挥274

17.5 要理解“用好科学方法论规则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275

17.6 倡议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276

17.7 创建使集体及个人向最优方向发展的服务中心的构想277

参考文献279

附录281

附录A 现代科学技术的近期发展及展望281

附录B 闻邦椿教授提出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294

附录C 教则闻济于百徒 授则兴邦于天下——记闻邦椿院士298

附录D 用好科学方法论规则 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 “教则闻济于百徒 授则兴邦于天下——记闻邦椿院士”读后感303

附录E 创新循其规 无处不生辉——探析闻邦椿院士积六十载之努力获取辉煌创新成果之谜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