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棉史概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棉史概述](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480941.jpg)
- 汪若海,承泓良,宋晓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2817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棉花-作物经济-经济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棉史概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棉花的价值与植棉的意义1
一、棉花的利用价值1
二、棉花生产的意义2
第二节 棉花主要生物学特征特性3
一、棉花的形态特征:棉花是根深、叶茂、分枝多,开花期长的大株作物3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4
第三节 棉花的起源进化与分布5
一、棉花的起源5
二、棉花的进化与分布6
第四节 若干相关国家棉情简介8
第二章 棉花的传入10
第一节 亚洲棉及其传入10
第二节 非洲棉及其传入12
第三节 陆地棉及其传入14
第四节 海岛棉及其传入15
第五节 棉花名称的来历17
第三章 初始边疆植棉20
第一节 有关我国最早棉花的论述20
第二节 南方边疆植棉22
第三节 西部边疆植棉24
第四章 早期的南部植棉和西部植棉25
第一节 早期南部植棉25
第二节 早期西部植棉27
第三节 棉布传入中原内地29
第五章 中原植棉的兴起33
第一节 南部棉花北扩及西部棉花东移与我国棉区的形成33
第二节 棉花成为国人衣着主要原料36
第三节 对棉认识的加深37
第四节 棉花需求增大39
第五节 促进棉产发展的措施41
第六章 中原植棉时期的植棉业与棉纺业45
第一节 植棉业与棉纺业概况45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游47
一、长江三角洲的植棉业47
二、长江三角洲的棉纺业47
三、长江中游的植棉业49
第三节 北方各地49
第四节 边疆各地52
第五节 种植的品种53
第六节 植棉面积、棉花产量和棉花棉布价格54
一、有关植棉面积54
二、有关棉花产量55
三、有关棉花棉布价格55
第七节 黄道婆及其历史贡献57
第七章 古代植棉技术59
第一节 种植制度与择地整地60
一、种植制度60
二、择地与整地61
第二节 播种保苗与密度61
一、播种61
二、间苗与定苗63
三、种植密度63
第三节 田间管理65
一、锄棉65
二、施肥66
三、灌溉及排水67
四、摘心整枝67
第四节 选种留种与收摘68
一、选种留种68
二、采摘与收藏68
第五节 关于棉花病虫害防治69
第六节 综合丰产栽培技术70
第七节 值得思考的几点71
第八章 近代植棉时期73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棉业73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棉业77
第三节 清末民国现代植棉科技萌芽80
第九章 现代棉花生产发展83
第一节 产量提高83
第二节 品质改进85
第三节 波浪式发展86
第四节 对棉产发展的影响因素90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90
二、植棉比较效益偏低的影响90
三、科技投入不足的影响92
四、进出口逆向调节的影响92
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93
六、特殊的农业结构形态的影响93
第五节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93
第十章 现代主要植棉技术96
第一节 品种改良96
第二节 棉区合理区划与耕作制度改革98
一、棉区合理区划98
二、耕作制度改革99
第三节 栽培技术改进100
一、总结推广群众植棉经验101
二、育苗移栽102
三、地膜覆盖栽培102
四、棉田化学调控103
第四节 病虫防治技术进步104
第五节 高新技术的创用106
一、棉花细胞工程106
二、棉花基因工程107
第十一章 促进现代棉产发展的基本要素109
第一节 政策措施109
第二节 财政投入113
一、优质棉基地县建设113
二、实施“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115
三、针对棉花产业的其他有关财政投入117
第三节 科技进步117
一、品种改良117
二、耕作制度改革118
三、栽培技术的改进118
四、病虫防治技术的进步119
第四节 产业化经营119
一、棉花产业化经营产生的条件120
二、棉花产业化经营的模式121
第十二章 近现代棉产机构与棉业社团组织124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124
一、清末时期概况124
二、民国时期中央政府棉产机构125
三、民国时期各省棉产机构和企业、学校、民间组织128
第二节 新中国棉产组织领导130
一、国家层面131
二、农业部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131
三、各省(市、自治区)及地、县组织领导133
第三节 新中国棉花科研与教学机构133
一、全国性有关棉花的科研机构134
二、各省、地棉花科研机构135
三、高等院校等教学单位137
第四节 新中国棉业社团组织138
一、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和各省棉花学会(专业委员会)138
二、中国棉花协会139
三、其他社团组织139
第五节 棉花原种场和棉种企业140
一、棉花原种场140
二、棉种企业141
第十三章 现代棉花南繁史143
第一节 海南植棉的历史渊源与冬季植棉的气候生态条件143
第二节 探索阶段144
第三节 初期阶段145
第四节 兴起阶段147
第五节 走向现代化阶段149
第六节 棉花南繁的重大贡献150
第十四章 中国棉史中若干问题152
一、我国商代有无棉花152
二、丝绸之路、棉花之路与张骞153
三、白叠与哈达155
四、木棉论析157
五、为什么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下游植棉很晚161
六、从棉花曾是上海市花说起——古代棉花综合利用简述162
附录一 中国棉史大事纪165
附录二 古今棉花重要著作题录(以年代先后为序)204
附录三 全国历年棉产情况210
附录四 棉与棉织品出土文物情况214
附录五 古今棉事轶闻215
附录六 计量单位古制与现行公制换算简表234
主要参考文献235
结束语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