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IP网络融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IP网络融合](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0048198.jpg)
- (美)阿索克 K.塔卢克达尔(Asoke K.Talukder),(美)努诺 M.加西亚(Nuno M.Garcia),(美)加雅希尔莎 G.M.(Jayateertha G.M.)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264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IP网络融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全IP网络:导论1
1.1 各代因特网1
1.2 无线因特网2
1.3 全IP网络6
参考文献8
第2章 IPv6中的寻址和路由9
2.1 引言9
2.2 寻址9
2.2.1 寻址概述10
2.2.2 单播寻址14
2.2.3 组播寻址20
2.2.4 任意播地址23
2.2.5 主机和路由器的地址24
2.2.6 地址块分配25
2.2.7 单播或任意播地址指派规程27
2.3 IPv4到IPv6转换31
2.3.1 转换技术33
2.3.2 双栈方法33
2.3.3 打隧道(协议封装)方法36
2.3.4 转换方法44
2.4 路由50
2.4.1 网络架构51
2.4.2 路由核心知识52
2.4.3 路由协议55
2.5 多穴连接75
2.5.1 因特网结构76
2.5.2 主机多穴连接77
2.5.3 站点多穴连接82
2.6 移动性89
2.6.1 移动IPv490
2.6.2 移动IPv691
参考文献95
第3章 因特网云内部的路由100
3.1 网络、因特网和层100
3.1.1 层相互作用103
3.1.2 因特网基础设施(因特网云内部是什么)103
3.2 网络和路由105
3.2.1 IP寻址105
3.2.2 网络和流量:电路和分组(数据报)交换108
3.2.3 网络设备109
3.2.4 网络流量路由111
3.3 路由协议123
3.4 主要路由协议128
3.4.1 路由信息协议128
3.4.2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132
3.4.3 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134
3.4.4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140
3.4.5 路由器类型145
3.4.6 边界网关协议146
3.5 组播路由149
3.5.1 组播编址指派151
3.5.2 组播组153
3.5.3 组播树154
3.5.4 组播转发157
3.5.5 组播路由算法158
3.5.6 组播组成员关系协议160
3.5.7 组播路由协议161
3.6 虚拟路由器和负载均衡165
3.7 基于策略的路由167
3.7.1 引言167
3.7.2 策略路由168
3.7.3 策略路由结构168
3.7.4 实现策略路由169
3.8 路由器和交换机:平台架构171
3.9 安全管理176
3.9.1 OSPF177
3.9.2 BGP178
3.10 电信和公众网络:交换和路由178
3.11 无线、移动、自组织和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181
3.12 网络、复杂性的本质和其他创新182
参考文献185
第4章 全IP网络:移动性和安全性188
4.1 引言188
4.2 移动IP189
4.2.1 发现191
4.2.2 注册191
4.2.3 打隧道192
4.3 IPv6的移动IP192
4.3.1 移动IPv6的基本操作193
4.3.2 移动IPv4和移动IPv6之间的差异193
4.3.3 移动IPv6安全194
4.3.4 移动IPv6中的切换194
4.3.5 3G CDMA网络之上移动IPv6中的切换195
4.4 IP网络中的安全196
4.4.1 IPsec如何工作198
4.4.2 IPsec中的各元素199
4.4.3 外发IP流量处理(保护到未保护)201
4.4.4 进入IP流量处理(未保护到保护)201
4.5 融合网络中的认证、授权和计费202
4.5.1 Diameter203
4.5.2 移动IPv6中的AAA203
4.5.3 一个融合的移动环境的安全框架204
4.5.4 3GPP安全204
参考文献206
第5章 转换扩展的家庭:步向基于IP的异构以用户为中心融合环境的下一步骤211
5.1 引言211
5.2 新的全IP家庭场景213
5.2.1 高清多媒体服务蓬勃发展213
5.2.2 通信流的重新分发215
5.2.3 IP家庭中的服务重新分发216
5.2.4 全IP家庭骨干的容量218
5.3 家庭(全IP)骨干219
5.3.1 IP作为家庭骨干网络的关键实体219
5.3.2 家庭网络相关的联网技术220
5.3.3 联网技术总结223
5.4 家庭网关224
5.5 桥接各项技术:步向全IP基础设施225
5.5.1 桥接全IP融合架构225
5.5.2 不需新导线作为全IP基础设施的一种解决方案229
5.5.3 物理媒介和协议融合230
5.6 全IP家庭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服务231
5.6.1 扩展家庭之上的随身使用四重播放服务231
5.6.2 e-健康应用232
5.6.3 隐私、安全和用户概要233
5.7 扩展家庭网络234
5.7.1 全IP融合网络上的垂直和水平传输234
5.7.2 全IP扩展家庭基础设施中的QoS235
参考文献236
第6章 无线车载网:架构、协议和标准240
6.1 引言240
6.2 实施主动安全241
6.3 车辆网络架构242
6.3.1 智能车辆242
6.3.2 路侧单元和车载单元243
6.3.3 车辆通信243
6.4 车辆应用246
6.4.1 安全相关的应用247
6.4.2 非安全(便利性、舒适度)应用248
6.5 车载标准250
6.5.1 陆地移动的通信接入250
6.5.2 汽车到汽车(汽车间)通信联盟253
6.5.3 车辆环境中的无线接入259
6.6 无线车载网络中的挑战261
6.7 小结262
参考文献263
第7章 下一代IPv6网络安全:步向自治的和智能的网络266
7.1 引言266
7.1.1 背景266
7.1.2 下一代IPv6网络269
7.1.3 本章结构272
7.2 相关工作、工具和协议272
7.2.1 入侵检测/防御系统概述272
7.2.2 监测网络流量275
7.2.3 分组采样和流采样277
7.2.4 深度分组检测280
7.3 IPv6网络安全和用户剖析的智能281
7.3.1 分析器282
7.3.2 中心式服务器283
7.4 小结284
参考文献285
第8章 物联网289
8.1 物联网:新型因特网289
8.1.1 引言289
8.1.2 社会影响290
8.2 物联网的特点290
8.2.1 典型的LoWPAN节点的特点290
8.2.2 LoWPAN291
8.3 实现物联网的标准293
8.4 用于物联网的协议层295
8.5 用于物联网的IEEE 802.15.4 ——PHY和MAC295
8.5.1 868/915MHz频带296
8.5.2 2.4 5GHz ISM频带296
8.5.3 网络拓扑297
8.6 IPv6298
8.7 6LoWPAN:在无线个域网之上传输IPv6299
8.7.1 LoWPAN帧格式和交付299
8.7.2 一个6LoWPAN的邻居发现302
8.7.3 6LoWPAN中的IPv6地址自动配置303
8.7.4 首部压缩304
8.7.5 6LoWPAN网状路由310
8.7.6 LoWPAN广播311
8.8 传输层311
8.9 应用层协议312
8.10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313
8.10.1 自治LoWPAN313
8.10.2 具有扩展因特网连接能力的LoWPAN313
8.10.3 真正的物联网314
8.11 安全考虑314
8.12 物联网的应用315
8.12.1 智能电网315
8.12.2 工业监测315
8.12.3 结构监测316
8.12.4 保健316
8.12.5 连接的家庭316
8.12.6 远程测量317
8.12.7 农业监测317
参考文献317
第9章 6LoWPAN:采用IPv6互联物体319
9.1 引言319
9.2 传感器节点320
9.3 IEEE 802.15.4标准322
9.4 6LoWPAN324
9.4.1 6LoWPAN适配层324
9.4.2 6LoWPAN路由325
9.4.3 网状网之下路由326
9.4.4 路由之上路由327
9.4.5 6LoWPAN地址指派328
9.4.6 6LoWPAN首部压缩329
9.4.7 6LoWPAN分片330
9.4.8 6LoWPAN邻居发现330
9.5 6LoWPAN实现332
9.5.1 TinyOS332
9.5.2 ContikiOS333
9.6 小结334
致谢334
参考文献335
第10章 光纤上的IP337
10.1 引言337
10.2 封装中的网络数据338
10.3 为什么需要帧341
10.4 IP和光网络344
10.5 WDM网络中的控制348
10.6 IP域中的分组汇聚351
10.7 全IP光突发交换网络355
10.8 小结358
参考文献359
第11章 WiMAX上的IPv6364
11.1 引言364
11.2 WiMAX技术概述365
11.2.1 物理层365
11.2.2 MAC层367
11.3 WiMAX网络架构369
11.4 IPv6和WiMAX373
11.4.1 邻居发现374
11.4.2 无状态自动配置375
11.4.3 WiMAX和自动配置376
11.5 在WiMAX上部署IPv6的挑战376
11.5.1 组播支持376
11.5.2 子网或链路模型377
11.6 对建议解决方案的讨论380
11.6.1 组播支持380
11.6.2 BS和AR/ASN-GW接口381
11.6.3 AR/ASN-GW和NDP规程383
11.6.4 子网模型384
11.6.5 移动性384
参考文献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