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科学译丛 经济地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科学译丛 经济地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457014.jpg)
- (加)威廉.P.安德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24544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经济地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科学译丛 经济地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基本概念1
第1章 导言3
1.1 离散空间和连续空间4
1.2 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9
1.3 地点和位置11
1.4 本书的结构12
第2章 距离障碍13
2.1 运输成本13
2.2 运输和时间17
2.3 通信和信息经济19
2.4 交通运输和通信服务20
2.5 距离障碍、效率和环境21
附录:运输网络和市场接近性21
第3章 聚集25
3.1 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26
3.2 聚集经济的分类和起因29
3.3 聚集经济的经验证据33
3.4 聚集总是好的吗?33
3.5 聚集中的发散35
第4章 市场37
4.1 市场理论38
4.2 不完全竞争42
4.3 空间中的市场44
4.4 空间市场47
附录:垄断下的价格决定48
第5章 空间相互作用50
5.1 空间相互作用的三要素50
5.2 引力模型55
附录:引力模型的标定57
第6章 资源与环境59
6.1 资源与人口60
6.2 公共资源的困境64
6.3 外部性与环境政策65
6.4 空间、时间与环境66
附录:贴现与环境68
第7章 生产技术70
7.1 生产性投入70
7.2 生产技术73
7.3 技术进步79
7.4 生产技术与经济地理80
7.5 家庭、效用与消费80
附录: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82
第二编 多区域经济85
第8章 专业化与贸易87
8.1 绝对优势88
8.2 比较优势89
8.3 区域专业化的经验证据94
第9章 劳动力和资本的区际流动99
9.1 劳动力迁移99
9.2 资本的区际流动101
9.3 工资趋同的经验证据102
9.4 区际工资差距的持续性103
第10章 多区域经济中的极化现象106
10.1 自我强化的区域经济增长110
附录:投入产出乘数114
第11章 多区域经济中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119
11.1 垄断竞争120
11.2 差异化产品和多样化偏好125
11.3 两部门两区域经济126
11.4 区际贸易和运输成本129
第12章 失业与区域政策132
12.1 自愿性失业132
12.2 非自愿性失业和工资刚性133
12.3 区域政策135
附录:单个厂商的劳动力需求138
第三编 区位论141
第13章 运输和区位143
13.1 韦伯区位模型144
13.2 直线上的区位选择145
13.3 平面上的区位选择:韦伯的区位三角形150
13.4 网络上的区位选择153
附录:数学方程154
第14章 规模经济和投入替代157
14.1 规模经济和直线市场上的区位157
14.2 规模经济和韦伯三角形160
14.3 规模经济和为多个市场服务的厂商161
14.4 投入替代性和韦伯三角形162
第15章 劳动力、租金、税收和补贴164
15.1 劳动力成本164
15.2 租金167
15.3 税收、补贴和区位168
附录170
第16章 相互关联的区位选择172
16.1 空间产业综合体172
16.2 战略性区位177
16.3 其他相关关系180
第四编 空间市场181
第17章 农业土地利用183
17.1 两种农业土地利用理论184
17.2 冯·杜能的模型185
17.3 冯·杜能和现代农业分布模式191
附录 冯·杜能模型中农产品供给函数的推导195
第18章 城市土地利用:单中心城市198
18.1 城市土地利用199
18.2 程式化的事实200
18.3 简单的居住区模型201
18.4 厂商的土地利用207
附录:同时决定居住租金和密度209
第19章 城市扩张和多中心城市213
19.1 城市扩张和单中心城市模型214
19.2 多中心城市216
19.3 公路、开发商和城市形态221
19.4 公共部门的作用224
19.5 规划和管理225
19.6 提供公共服务227
第五编 城镇体系229
第20章 城市化231
20.1 城市的起源232
20.2 城市的功能和区位233
20.3 城市发展模式的出现236
20.4 首位城市238
第21章 城市规模分布和等级体系241
21.1 齐普法则和位序—规模法则244
21.2 位序—规模与城市等级体系247
21.3 城市等级体系类型248
第22章 中心地理论250
22.1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251
22.2 中心地等级体系257
22.3 比率k的意义259
22.4 中心地理论的现实意义259
第23章 网络城市系统263
23.1 网络与等级体系264
23.2 单中心城市网络265
23.3 不同尺度上的城市网络267
23.4 多中心城市区域270
第六编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273
第24章 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275
24.1 贸易壁垒和国际贸易277
24.2 全球市场的自由化280
24.3 外国直接投资281
附录:关税的福利效应285
第25章 生产系统的全球化288
25.1 生产系统一体化289
25.2 边界294
25.3 跨国企业297
25.4 全球化和经济地理学299
第26章 知识经济301
26.1 信息通信技术和经济地理303
26.2 知识经济下的产业聚集306
26.3 知识经济下的区域差距收敛310
26.4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311
参考文献313
术语表320
译后记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