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6册 先秦诸子之人格类形论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6册 先秦诸子之人格类形论 上
  • 林庆彰主编;王季香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65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6册 先秦诸子之人格类形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前序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观点1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检讨10

第三节 研究范围、方法及架构12

第二章 人格的定义与西方人格类型略论19

第一节 人格的涵义19

第二节 西方人格类型理论21

一、依生理特质划分21

二、依心理特质划分23

三、依社会取向划分29

四、依行为特质划分33

第三节 西方人格类型论的折射45

第四节 结语51

第三章 先秦诸子的观人之道53

第一节 先秦两种观人系统54

一、世俗的「相人」系统54

二、学者的「非相」系统56

第二节 先秦诸子观人方法59

一、知言60

二、观行63

第三节 结语66

第四章 按道德实践区分的人格类型71

第一节 对个别人士道德修养的人格类型73

一、道德修养的极致者——圣人、仁人74

(一)圣人74

1、孔子的「圣人」75

2、孟子的「圣人」76

3、荀子的「圣人」79

4、小结84

(二)仁人85

1、孔子的「仁人」85

2、孟子的「仁人」87

3、荀子的「仁人」90

4、小结93

二、道德修养的成德者——君子94

(一)孔子的「君子」94

(二)孟子的「君子」98

(三)荀子的「君子」103

(四)小结113

三、道德修养的入德者——士113

(一)孔子的「士」114

(二)孟子的「士」116

(三)荀子的「士」118

(四)小结122

四、道德修养的缺德者——小人122

(一)孔子的「小人」122

(二)孟子的「小人」123

(三)荀子的「小人」125

(四)小结129

五、道德修养的乱德者——乡原、奸人129

(一)孔孟的「乡原」129

(二)荀子的「奸人」130

(三)小结131

第二节 对特定身分人士道德实践的分类131

一、政治人物道德人格等第132

(一)君主部分132

1、孟子的君主类型132

(1)王者132

(2)霸者135

2、荀子的君主类型136

(1)上君——圣王、明主或王者138

(2)次等的君主——霸道之君148

(3)下等的君主——权谋之君、訚主151

3、小结154

(二)人臣部分155

1、孟子的人臣类型155

(1)「引君以当道」的贤臣155

(2)「逢君之恶」的无道之臣156

2、荀子的人臣类型157

(1)依才德分158

甲、圣臣158

乙、功臣159

丙、篡臣160

丁、态臣160

(2)依忠诚度区分161

甲、大忠之臣161

乙、次忠之臣161

丙、下忠之臣161

丁、国贼161

(3)依「从道不从君」原则区分161

甲、谏臣162

乙、争臣162

丙、辅臣162

丁、拂臣162

3、小结163

二、儒者的人格等第164

(一)大儒167

(二)雅儒169

(三)俗儒170

(四)小结172

第三节 结语174

第五章 依心灵修养区分的人格类型177

第一节《老子》的人格类型179

一、上士180

(一)上士的心态180

(二)上士的内涵181

1、自然无为的爱182

2、虚静涵养的工夫183

3、柔弱不争之德185

(三)上士的人格型态及境界186

1、深刻如大海187

2、广阔如山谷187

3、单纯如赤子187

(四)上士的为政作风188

1、民意是从188

2、清静无为189

3、谋於未兆191

4、小国寡民191

二、下士192

(一)下士的人格特质192

1、纵情声色193

2、追名逐利193

3、逞强竞胜194

(二)下士的为政风格194

1、严刑酷法194

2、厉民自肥195

3、崇尚军功195

三、小结196

第二节 《庄子》的人格类型198

一、天人不相胜与物有宜的理想人199

(一)理想人格的不同画像199

(二)理想人格的特质208

1、安之若命的人生观208

2、自由开放的心灵209

3、拔乎流俗的价值观210

(三)理想人的心灵涵养境界211

1、摆开功名利禄的束缚212

2、化掉名言是非的成见212

3、解消形躯外表的执著214

(四)理想人的为政之道219

二、昧於真实执假为真的俗人223

(一)俗人的特质223

1、执著形躯224

2、封限心灵225

3、计较名利226

4、拙於大用227

(二)俗人的为政风格228

三、介於真俗之间的人230

(一)游於方外的人232

1、拘守於内的宋荣子233

2、有待於风的列子234

3、执於方外的人234

4、重生向道的公子牟235

(二)游於方内的道德之士236

1、弦歌不已的儒士238

2、安贫乐道的颜回239

四、小结240

第三节 结语241

下册245

第六章 依政治事功区分的人格类型245

第一节 《墨子》的人格类型245

一、墨子的人格与贤能观247

(一)墨子的人格形象247

(二)《墨子》的贤能观250

二、《墨子》反映的人格类型252

(一)君王部分252

1、现实的统治者——今之王公大人、当今之主、别君252

(1)不察尚贤使能253

(2)不行尚同之治255

(3)喜攻伐兼并256

(4)不节用而听乐258

(5)不辨执命之言260

2、负面的统治者——暴王261

(1)反天意而行261

(2)执有命而为262

(3)不修政而乱国263

3、理想的统治者——圣人、圣王263

(1)贵义的精神264

(2)兼爱的胸怀267

(3)强力的特性270

(4)节俭的作风272

(5)尊天明鬼的态度275

(6)以政齐民的领导278

(二)人臣部分284

1、世俗的人臣——今之士君子、士、君子287

(1)不辨仁义287

(2)知而不行288

(3)明小不明大289

2、理想的人臣——贤士、仁士、义士、义人291

(1)向义的价值观291

(2)以忠事君的操守293

(3)反身自信的修为294

三、小结295

第二节 《韩非子》人格类型297

一、韩非的时代问题感受297

二、《韩非子》所反映的人格类型300

(一)君主部分300

1、尽人之智的「上君」301

(1)能用术以察奸301

甲、虚静无为302

乙、因任授官304

丙、循名责实307

(2)能任势以立权威311

(3)能立法以行政315

甲、务法尚力316

乙、明法强国324

2、尽人之力的「中君」329

(1)抱法——遵循法度329

(2)处势——善用权力332

3、尽己之能的「下君」335

(1)自失刑德335

(2)轻释法术336

(二)臣民部分339

1、人臣部分339

(1)《韩非子》的贤能观339

(2)贤臣342

甲、尽忠君上有益於国的忠臣344

乙、明法的法术之士345

(3)无益之臣349

(4)不肖之臣352

2、人民部分355

(1)有益之民355

(2)无益之民356

(3)蠹害之民357

三、小结363

第三节 结语366

第七章 先秦诸子人格类型之综纳分析与会通369

第一节 先秦诸子人格类型的综纳分析369

一、先秦四家七子理想人格类型观比较分析370

二、四家七子现实人格类型观的比较分析377

三、理想与现实人格类型之间的动态关系381

四、一样看人心各异391

第二节 中西人格类型论之类比与会通396

一、人格理论反映学者人格399

二、中西人格类型相似相通处408

三、不断发展的动态人格417

第三节 结语423

第八章 结论427

重要参考书目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