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山归来不看岳 科大现象之媒体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蒋家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3079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山归来不看岳 科大现象之媒体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科技英才之摇篮1
中科大化学院课程改革借鉴“剑桥模式”(中国科学报)3
中国科大: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赴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科技日报)5
中科大化学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让本科生爱上科研(中国科学报)6
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人民日报)9
“我喜欢选择梦想的权利”——记中国科大少年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3
“在这里,安静地做学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纪实(光明日报)在中国科技大学,最好的老师教基础课,确保学生能打下宽广厚实的学术基础15
为大一新生上课,是莫大荣耀(文汇报)18
培育大师的土壤,可以准备(文汇报)21
行政管理低调温馨人性化(文汇报)24
中国科技大学:越是名教授越要教本科生基础课——在中国科大,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比例达90%以上(中国教育报)根深才能叶茂26
中国科大不遗余力育“树型人才”(科学时报)28
中国科大本科生机器人制作走向实用化(中国青年报)33
中科大交叉培养少年班大学生(中国教育报)34
IGEM:上大学生提前体验“读博”(科技日报)37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推“电子校务”解放师生(中国青年报) 学术优先 教授评价39
中国科大改革奖学金评审办法(中国青年报)41
中国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既开花又结果(中国青年报)42
中科大少年班:培养拔尖人才的“特区”(科学时报)46
中国科大探索构建服务型研究生院(科学时报)52
激发大学生压抑已久的科学热情(中国教育报)58
“桃李天下,教育数科大”——记中国科大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实践(光明日报) 集中投入 统一管理 开放公用 资源共享62
中科大多学科平台成就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66
中国科大50年铺就创新人才成长路(科学时报)68
毕业生是最好的招生广告(中国青年报)73
少年班30年在争议中跋涉前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一个微缩样本(中国青年报)75
少年班:探索中前进,争议中完善(科学时报)82
科技创新之重镇85
中国科大:创新源头是“自然”(光明日报)87
善待每一个科研创意(文汇报)91
中科大量子调控研究 站在量子学科最前沿(人民日报)95
协同创新引领战略产业崛起——中国科大以原始创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纪实(中国教育报)97
在这里,科学家与基金共成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朱长飞谈科学基金(科技日报)1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年轻“军团”冲击科学高峰(人民日报)103
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何以成为“创新熔炉”(中国教育报)106
中科大基础研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领衔量子调控、蛋白质研究、纳米研究和发育与生殖研究等4个国家重大计划(中国教育报)111
中德合作获量子存储综合指标最好结果(中国科学报)113
科学研究表明:常人也可获“超级视力”(人民日报)114
《现代物理评论》首次发表中国学者实验综述论文(中国科学报)115
中国科大实现世界最高保真度固态量子存储器(新华网)116
最老的天文仪器什么样(人民日报)117
中科大学者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缘形状不规则(科技日报)119
金星表面温度为何超过400摄氏度?磁场重联可能是罪魁祸首(人民日报)120
我科学家率先实现拓扑量子纠错(科技日报)121
“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正式开通(新华网)122
合肥建成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中国科学报)123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八光子薛定谔猫态(中国青年报) 时而马尔科夫 时而非马尔科夫124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对量子系统的环境调控(科技日报)125
科大讯飞独揽中文语音市场60%份额(光明日报)126
我国科学家刷新多光子纠缠制备与操控数目世界纪录(新华社)128
海豹毛透露磷虾种群秘密(科学时报)129
科学家发现黑色素瘤发病新机制(科学时报)130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有机超导体(新华网)131
我科学家首次验证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对量子保密通信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日报)132
中科院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33
服务机器人“可佳”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光明日报)134
中科大一研究表明 厄尔尼诺变化有望预测(中国青年报)135
机器人世界杯赛中科大摘一金一银 我国服务机器人首进世界前五(科学时报)137
中外科学家烹制宇宙大爆炸“夸克汤” 初次确定从普通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温度(科技日报)139
我学者提出热带地区气候变化新驱动机制 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科技日报)141
中科大教授提出2.5亿年前生命灭绝新模式(新华网)142
“瓦博格效应”得到科学解释 肿瘤治疗有望实现新突破(光明日报)143
中国科大微尺度实验室激发创新活力 连续八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光明日报)144
磁悬浮编钟世博会闭幕式上奏响华美乐章(科技日报)146
科技让世博更绚丽——记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科大元素”(光明日报)148
X射线技术突破 有望使CT检查更安全简便(科技日报)150
科大讯飞获国际英文合成评测大赛五连冠(科学时报)151
我国量子态隐形传输创造世界最远距离 科学家预计:10年内有望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人民日报)152
中科大研制成功我国首个脉冲超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新华社)154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世界上最大的“薛定谔猫”态(科技日报)155
世界学术期刊出版“中国科大专刊”(光明日报)156
关于过氧化物的二十年猜想终获证实 对于内燃机设计和石化安全等实用领域意义重大(科技日报)157
中科大研制成功基于龙芯3A的万亿次计算机(科学时报)158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量子关联可以不被环境破坏并观测到量子纠缠“死而复活”现象(科技日报)159
中国科大在量子计算研究中获重大突破 杜江峰小组与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教授合作论文发表于《自然》(科学时报)160
中科大单分子器件基础研究获新进展(科学时报)162
世界首个全通型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建成 标志着大规模可扩展网络量子通信技术的成熟(光明日报)163
安徽攻克肿瘤标志物相关基因检测技术 将实现产业化(新华网) 不怕黑客攻击 不怕木马窃听164
安徽建成全球首个量子政务网(人民日报)165
中国科大陈仙辉小组发现铁基超导体大同位素效应(光明日报)166
我国建成世界首个光量子电话网 一次一密通话绝对安全(文汇报)167
我科学家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储世界纪录(光明日报)169
科学文化之高地171
中国科大引才三大关键词(人民日报) 在中科大物理学院,教授有权发表各种意见,领导反而要“夹着尾巴做人”173
教授何以治学:大学“最牛学院”考察报告(中国教育报)176
”最牛”来自于简朴(辽宁日报)181
英国《泰晤士报》公布世界大学排行显示中国高校国际声望提高(文汇报)183
酷热中的阵阵清凉——中国科大新生报到服务凸显人性化(科学时报)184
理工科女研究生争演大学版《红楼梦》(中国青年报)186
大学的精神围墙(科学时报)189
中国科大率先建立服务中心 学生少跑腿快办事(中新网)191
勇于质疑 大胆创造 全面发展——从中国科大校史上的四句话谈起(中国教育报) 不跟风 不盲从 不左顾右盼192
中国科大:50年,我们一直在走自己的路(中国青年报)195
坚守大学精神 看中国科大(新华每日电讯)200
“中国最牛高校”彰显可贵大学精神(重庆晨报)204
“隐形资助”尊重贫困生的意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学生为本”资助贫困大学生调查(新华网)205
“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记中国科大50年铸就的强国之志和创新之魂(光明日报)208
民主管理之风劲吹50载(科学时报)212
那一顿难忘的年夜饭(科学时报)214
科大的精气神(光明日报)216
科大记忆:戏说科大“杀手”(光明日报)219
没一个同学敢一个星期不看书(科学时报)221
科大精神的核心:科学与拼搏(科学时报)225
数学系的大儒们(科学时报)229
科教结合之典范2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教结合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院士、专家每年送课近50门 高年级学生进科研院所参与科研(中国教育报)23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英才班”:拔尖人才培养应有通盘考虑 瞄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教育报) 两段式 长周期 三结合235
中国科大创新培养模式育英才(光明日报)239
中国科技大学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人民日报)241
科教结合:给学生一片创新沃土(科技日报)244
许武:“所系结合”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法宝”(科学时报)248
中国科大的那一群“重型大炮”(科学时报)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