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庭教育的捷径 以心养心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家庭教育的捷径 以心养心 修订版
  • 皇甫军伟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495300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庭教育的捷径 以心养心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文化·哲学·静心3

第一章 建构家庭文化3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3

第二节 文化与教育7

第三节 生命是文化的结晶9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内核12

第五节 家庭文化的核心15

第六节 父性文化17

第七节 母性文化19

第八节 中国教育思想的特点21

第九节 文化中的哲学意蕴24

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哲学思考27

第一节 教育哲学27

第二节 水知道的答案28

第三节 根的表达33

第四节 心的声音35

第五节 内与外38

第六节 静与动39

第七节 有与无41

第八节 前与后44

第九节 曲与直47

第十节 哲学背后的教育53

第三章 家庭哲学体系与教育模式的统一56

第一节 建构家庭哲学体系的意义56

第二节 家长的自然态度58

第三节 家长心田里的几粒种子65

第四节 中医思想与家庭教育68

第五节 倾听孔子内心的声音71

第二编 渐变·平衡·安心83

第一章 家庭教育的平衡与渐变原则83

第一节 最好的教育成果永远是渐变的83

第二节 渐变的基础84

第三节 渐变的过程86

第四节 渐变达成的标准89

第五节 教育在渐变中谋求平衡92

第六节 平衡需要实现的三个转变97

第七节 平衡的心理基础99

第八节 实现平衡的原则101

第九节 实现平衡的时机和节点104

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系统修正与改变的关键点108

第一节 家庭教育系统的互动108

第二节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三个概念110

第三节 母亲的感情温度113

第四节 父亲要从高处下来118

第五节 家庭教育的“有用”与“无用”125

第六节 情感教育与情绪管理128

第七节 家庭文化的生成与反应131

第八节 守根养土132

第三编 生发·滋养·舒心137

第一章 父母的修养与对孩子的滋养137

第一节 教育的视野137

第二节 家庭教育系统的归理141

第三节 父母的平衡与化解143

第四节 敬畏与真诚148

第五节 朱德的母亲152

第二章 教育的情绪调节与自控154

第一节 教育的纯净与纯美154

第二节 执着于自我纠缠157

第三节 执着于对有形的努力159

第四节 执着于过去与未来161

第五节 情怀与境界的局限165

第六节 经验与认知的局限168

第七节 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平衡点170

第八节 执着于空间的存在174

第九节 执着于文化的存在177

第十节 执着于自然的启迪178

第十一节 家庭教育的博雅179

第四编 支撑·回归·目标183

第一章 婚姻与家庭问题183

第一节 婚姻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183

第二节 婚姻对个人的作用185

第三节 婚姻对社会的作用188

第四节 身处危机的孩子们189

第五节 健康的婚姻190

第六节 爱与人格192

第七节 对婚姻情感持续投入197

第八节 最幸福的婚姻202

第九节 减少与解决婚姻冲突205

第二章 父母是孩子爱情与性教育的导师211

第一节 帮助孩子树立爱情观211

第二节 爱情的性别差异216

第三节 对教育者角色的要求217

第四节 关于早恋219

第五节 爱情教育的重点与艺术224

第六节 性教育226

第三章 教育心理与学习心理232

第一节 什么是关键年龄232

第二节 年龄特征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33

第三节 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235

第四节 正确对待孩子的关键成熟期238

第五节 孩子能力与非智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239

第六节 关键转折期250

第七节 孩子的学习253

第八节 孩子的时间透视262

第九节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64

第十节 我们的目标265

附录一 如何做有智慧的家长267

附录二 皇甫军伟家庭教育对话录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