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冈市水利志 1991-201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冈市水利志 1991-2010
  • 《黄冈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015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水利史-黄冈市-1991~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冈市水利志 1991-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水利自然环境12

第一节 自然特征12

一、地形地貌12

二、土壤植被13

三、气象水文13

第二节 河流水系15

一、长江干流15

二、一级支流16

三、湖泊20

第三节 水资源25

一、水资源分区26

二、水资源特征26

三、水资源量26

四、水质33

第二章 水旱灾害36

第一节 江河洪水36

一、洪水特性36

二、典型年洪水38

第二节 洪涝灾害41

一、洪涝灾害成因42

二、水患次数43

三、洪水季节与地区分布46

第三节 旱灾47

一、旱灾季节与地区分布47

二、大旱年50

三、水旱交替52

第三章 防汛抗旱54

第一节 组织机构54

一、指挥机构54

二、领导成员55

三、工作机构57

第二节 防汛工作59

一、地方法规制度59

二、防汛工作体系60

三、防洪目标与洪水调度61

四、水文情报63

第三节 抗旱工作63

一、组织措施64

二、预案措施64

三、服务组织措施65

第四节 重大抗灾纪实65

一、抗洪纪实65

二、抗旱纪实75

第四章 城市防洪77

第一节 城市防洪概况77

一、社会经济地位77

二、洪涝灾害与成因78

三、防洪建设历程79

第二节 城市防洪现状80

一、防洪减灾体系80

二、防洪调度系统81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81

第三节 城市防洪建设任务81

一、防洪规划82

二、建设标准82

三、资金筹集82

四、运行机制82

第四节 重点城市防洪82

一、黄州82

二、武穴85

三、麻城87

第五章 堤防工程90

第一节 黄广大堤91

一、工程状况91

二、堤基地质93

三、整险加固94

第二节 长江干堤97

一、堤防现状97

二、堤基地质概况103

三、长江干堤治理103

第三节 长孙堤114

一、堤身加培115

二、堤脚防护116

三、堤基处理116

四、涵闸改造116

第四节 长江回水堤防116

一、举东支堤117

二、老城堤117

三、北永支堤118

四、永保支堤118

五、永固支堤119

六、赤东支堤119

第五节 华阳河分洪区西隔堤120

一、修建始末120

二、工程状况121

三、续建加固121

第六节 工程占地与拆迁123

一、黄广大堤123

二、长江干堤123

三、长江回水堤124

第七节 平垸行洪124

一、洲滩民垸125

二、行洪工程建设125

第八节 河道堤防管理126

一、管理体制与机构126

二、基层管理组织127

三、法规制度127

四、目标管理127

五、防浪林128

第六章 水库工程129

第一节 水库概况129

一、水库功能129

二、安全隐患130

第二节 除险加固131

一、除险标准132

二、除险阶段133

三、除险特点134

四、除险效益135

第三节 大型水库136

一、白莲河水库136

二、明山水库137

三、浮桥河水库138

四、金沙河水库139

五、大同水库140

第四节 中小型水库143

一、中型水库143

二、小型水库148

第五节 水库工程管理152

一、管理组织152

二、法规管理152

三、枢纽工程管理152

第七章 湖区排涝工程155

第一节 分区治理概况155

一、武黄排区155

二、赤东、赤西排区156

三、策湖、望天湖排区156

四、白潭湖排区157

五、黄草湖排区157

第二节 涵闸改造157

一、涵闸加固158

二、涵闸重建160

第三节 排水泵站166

一、更新改造166

二、泵站新建172

第四节 湖区综合治理174

一、退田还湖174

二、排灌渠网175

三、水利结合灭螺175

四、公路与绿化176

第五节 排涝工程管理177

一、涵闸管理177

二、泵站管理177

第八章 灌区工程178

第一节 灌区工程概况178

一、发展历程178

二、灌区类型180

三、配套工程180

四、重要灌区工程183

第二节 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184

一、渠系工程184

二、塘堰工程185

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87

四、配套与节水改造经济效益188

第三节 引提水工程改造188

一、引水工程189

二、提水工程190

第四节 灌区工程管理190

一、工程管理191

二、用水管理191

三、灌溉调度191

第九章 水土保持192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192

一、水土流失概况192

二、水土流失危害193

第二节 综合治理194

一、治理规划195

二、治理历程195

三、小流域治理196

四、治理成效197

第三节 国家重点项目198

一、国债水土保持项目198

二、长江中游重点治理项目199

三、世行贷款和欧盟赠款项目199

第四节 预防监督与监测199

一、预防与监督199

二、观测与监测200

第十章 农村供水202

第一节 农村饮水概况202

一、饮水困难情况202

二、饮水解困工程204

三、饮水安全工程205

四、饮水安全典型206

第二节 饮水工程类型与建设管理207

一、农村饮水工程类型207

二、饮水工程标准与造价208

三、饮水工程建设管理208

四、农村饮水工程成效209

第三节 乡镇供水211

一、乡镇供水发展历程211

二、乡镇供水工程投入与水价212

三、乡镇供水典型212

第十一章 农村水电214

第一节 水能资源与开发214

一、水能资源分布214

二、农村水电规划219

三、电源建设历程219

四、小水电网的发展221

五、成效与经验221

第二节 水电梯级开发223

一、天堂河梯级电站223

二、东河梯级电站224

三、西河梯级电站224

四、浠水干流梯级电站225

第三节 农村电气化建设225

一、电气化建设机构225

二、电气化试点县226

三、电气化效能228

第四节 农村水电政策229

一、电站所有权政策229

二、大电网支持小水电发展政策230

三、以电养电政策230

四、投资政策230

第五节 农村水电工程管理231

一、管理体制231

二、管理责任制231

第十二章 水政水资源232

第一节 水行政法规232

一、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32

二、水利防汛部门规范性文件233

第二节 水行政执法233

一、组织机构233

二、水事违法案件查处234

三、典型案例235

第三节 水行政复议与纠纷调处237

一、水行政复议237

二、水事纠纷调处238

第四节 水行政诉讼238

第五节 水法规宣传239

第六节 水资源管理240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240

二、水资源节约与保护241

第七节 规费与征收242

一、规费项目243

二、规费征收243

第十三章 水文244

第一节 水文机构244

一、管理机构244

二、水文站网245

第二节 水文勘测245

一、勘测项目245

二、勘测规范和规定247

四、水文测绘248

第三节 水文情报与预报249

一、水文情报249

二、水文预报249

三、计算机的引用250

四、水文情报预报效益250

第四节 调查与监测252

一、水资源调查252

二、水资源监测253

第五节 水文资料积累253

一、整理和审查253

二、数据库建设254

第十四章 移民建设255

第一节 开发性移民(1985年~2005年)255

一、移民基本情况255

二、扶贫目标与政策256

三、扶贫开发建设257

第二节 后期扶持(2006年~2010年)261

一、方针政策和措施262

二、目标与规划263

三、后扶建设265

第三节 移民机构266

一、库区扶贫工作机构(1986年~2005年)266

二、后期扶持管理机构(2006年~2010年)267

第十五章 科技与教育268

第一节 水利科技268

一、水工技术经验268

二、科学试验研究270

三、主要科技成果273

第二节 科技队伍275

第三节 水利教育277

一、专业教育277

二、干部职工教育培训278

第四节 水利学会278

一、第二届理事会时期(1989年~1995年)279

二、第三届理事会时期(1996年~2010年)280

第十六章 水利经济与经营管理282

第一节 水利工程经济282

一、水利投资政策282

二、水利建设投资284

三、水利工程技术经济285

第二节 水利综合经营286

一、发展概况286

二、水产养殖业287

三、水利种植业290

四、水利企业和服务业292

第三节 水利经济管理与改革293

一、工程管理权责改革293

二、水价改革294

三、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295

四、灌区用水管理改革295

第十七章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297

第一节 建设管理体制297

第二节 法规制度298

一、法规制度建设298

二、重点规章制度298

第三节 水利工程四制管理299

一、项目法人制299

二、招标投标制300

三、建设监理制300

四、合同管理制301

第四节 质量管理301

一、质量管理体系301

二、质量监督网络302

三、质监效果303

第十八章 水行政管理305

第一节 市水行政管理机构305

一、市局机关机构305

二、市局直属机构310

三、人员情况312

第二节 县(市、区)水行政机构313

一、黄州市水利局(1996年5月撤销)314

二、黄州区水利局(1996年5月设立)314

三、团风县水利局(1996年5月设立)315

四、红安县水利局316

五、麻城市水利局317

六、罗田县水利电力局318

七、英山县水利电力局320

八、浠水县水利局321

九、蕲春县水利局322

十、武穴市水利局323

十一、黄梅县水利局324

第三节 水利行政管理改革325

一、市局机构改革325

二、市直属企事业单位改革327

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328

四、乡镇水利站改革329

第十九章 人物331

第一节 人物传略331

第二节 人物录336

第三节 英模名录350

第四节 抗洪英烈353

附录356

一、文征356

二、文件集存374

三、专文382

大事记397

编后4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