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诉案例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诉案例教程
  • 曹改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98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公诉-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诉案例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诉工作概述1

第一节 公诉及其职能1

一、公诉与自诉1

二、公诉的职能4

第二节 公诉工作的基本原则10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10

二、独立行使公诉权原则10

三、客观公正原则11

四、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11

第三节 公诉工作基本流程概述12

一、案件来源12

二、受案审查12

三、指定人员办理13

四、公诉部门审查13

第二章 介入侦查16

第一节 介入侦查概述16

一、公诉介入侦查的含义16

二、公诉介入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16

三、公诉介入侦查需具备的要素及注意的问题17

第二节 介入侦查的必要性19

一、刑侦体制的改革要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适时采取介入侦查的工作机制20

二、庭审方式的改革要求检察机关采取公诉介入侦查的工作机制21

三、加强和改善侦查监督工作要求检察机关采取公诉介入侦查的工作机制22

四、介入侦查要在执法理念上强调维权意识,保护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22

第三节 介入侦查的范围及方式23

一、介入侦查的案件范围23

二、介入侦查的方式24

三、介入侦查的方法25

第四节 介入侦查的工作机制构建25

一、公诉介入侦查总体工作机制26

二、公诉介入侦查的具体工作机制27

第五节 介入侦查应当注意的问题28

一、提前介入侦查要坚持依法进行29

二、提前介入侦查要坚持不干涉侦查原则29

三、提前介入侦查的核心是完善证据30

第三章 审查起诉31

第一节 受理案件和审查要求31

一、指定办案人员31

二、管辖审查31

三、审查起诉的期限32

四、审查起诉的具体内容32

五、审查起诉的工作流程34

六、审查起诉的结果37

第二节 告知当事人权利38

一、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告知38

二、对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权利的告知41

三、权利告知的形式41

第三节 保障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权利42

一、保障会见、通信权42

二、保障律师、诉讼代理人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权43

三、保障辩护人申请调取证据的权利44

四、保障被害人的合法财产的返还44

第四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45

一、基本要求45

二、讯问地点46

三、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一般顺序47

四、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把握的原则48

第五节 询问被害人、证人50

一、询问的相关规定50

二、询问笔录51

第六节 审查证据51

一、有权对行政机关证据材料进行审查52

二、对物证、书证的审查52

三、对言词证据的审查55

四、对鉴定意见的审查58

五、对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59

六、对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审查62

第七节 非法证据的排除64

一、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65

二、人民检察院在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职责66

三、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时注意的问题69

第八节 补充侦查70

一、补充侦查概述70

二、立法规定70

三、退回补充侦查制度分析71

四、案例示例76

第九节 提起公诉84

一、提起公诉概述84

二、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85

三、提起公诉的流程88

四、起诉书样本91

第十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94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概述94

二、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95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分析100

第十一节 量刑建议102

一、量刑建议概述102

二、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工作流程103

三、量刑建议的类型105

四、量刑建议书样本107

第四章 审查不起诉109

第一节 不起诉概述109

一、不起诉的含义109

二、不起诉的分类110

三、制作不起诉决定书及报请批准111

四、不起诉决定的宣布111

五、不起诉决定的救济112

六、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复议、复核114

七、不起诉决定的撤销115

八、不起诉的后果115

第二节 绝对不起诉116

一、绝对不起诉116

二、案例示例116

第三节 相对不起诉118

一、相对不起诉的含义118

二、案例示例120

第四节 存疑不起诉125

一、存疑不起诉的含义125

二、案例示例126

三、存疑不起诉与补充侦查128

四、保证存疑不起诉案件质量129

第五节 不起诉的释法说理130

一、不起诉决定书130

二、释法说理131

第六节 职务犯罪案件的不起诉132

一、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132

二、人民监督员的评议133

三、对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审查133

第五章 出席法庭和公诉变更136

第一节 出席第一审法庭136

一、庭前准备136

二、出席法庭139

三、法庭调查阶段140

四、法庭辩论150

五、建议延期审理152

六、撤回起诉153

七、移交案卷材料及被告人财物处理154

八、履行法律监督职责155

九、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判决同步审查159

第二节 出席第二审法庭163

一、出席第二审法庭的任务163

二、出席第二审法庭前的程序164

三、法庭调查阶段167

四、法庭辩论阶段173

五、第二审法庭开庭后的处理结果175

六、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176

第三节 出席再审法庭178

一、围绕犯罪构成179

二、围绕案件事实179

三、围绕案件证据180

四、围绕证据联结点180

五、运用经验法则180

六、运用矛盾法则181

第四节 公诉变更181

一、公诉变更的特征和形式182

二、变更起诉的程序185

第六章 简易程序188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188

一、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范围188

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流程189

三、审判前准备程序简化191

四、开庭审理程序简化192

五、转为普通程序审理193

六、审理期限193

第二节 轻微刑事案件193

一、轻微刑事案件含义193

二、轻微刑事案件的特点194

三、案例示例195

第七章 特别程序198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198

一、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原则和范围199

二、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程序199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206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207

二、刑事和解的价值208

三、适用刑事和解的条件209

四、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排除规定209

五、刑事和解的主持、运作及后果210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217

一、设置没收程序的意义218

二、没收程序案件的管辖219

三、没收程序提起的条件220

四、没收程序由人民检察院提起221

五、人民检察院的职责222

六、没收程序的公告期224

七、没收程序的结果与救济225

第四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227

一、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对象228

二、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228

三、执行监督236

第八章 刑事抗诉238

第一节 按照二审程序抗诉238

一、抗诉的法律依据238

二、抗诉的理由239

三、抗诉的程序性规定239

四、几类特殊案件抗诉240

第二节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抗诉249

一、抗诉的法律依据249

二、抗诉的理由249

三、抗诉的程序性规定250

第九章 死刑案件的一审公诉256

第一节 死刑案件的概念和范围256

一、死刑案件概述256

二、死刑案件的范围258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提前介入263

一、提前介入的概念263

二、提前介入机制的建立264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受理268

一、死刑案件的发现268

二、死刑案件的立案268

三、死刑案件的审查269

四、死刑案件的移送270

五、死刑案件的协查270

第四节 死刑案件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保障272

一、加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权利保障对检察机关的意义272

二、加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定274

三、检察机关加强辩护权利保障276

第五节 死刑案件证据的审查281

一、死刑案件证据审查的原则281

二、准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284

三、死刑案件证据审查的内容286

四、证据的综合审查和应用293

五、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材料转化295

六、死刑案件的补充侦查296

第六节 死刑案件出庭公诉297

一、死刑案件出庭公诉的重要意义297

二、死刑案件出庭公诉面临的挑战298

三、死刑案件出庭公诉的程序299

第七节 死刑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302

一、相关规定302

二、案例示例303

第十章 死刑案件的二审上诉307

第一节 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职责和任务307

一、办理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职责307

二、办理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主要任务308

三、办理死刑二审上诉案件应坚持的原则309

第二节 死刑二审上诉程序的启动和案件受理311

一、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范围311

二、死刑二审上诉程序的启动311

三、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受理312

第三节 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审查313

一、死刑二审上诉案件审查的重点内容313

二、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审查程序315

三、死刑二审上诉案件中量刑情节的审查319

四、死刑二审上诉案件中的补充侦查320

五、死刑二审上诉案件审查报告的制作321

六、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审核与审批325

第四节 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庭前准备327

一、明确死刑二审上诉案件开庭审理的范围327

二、出庭检察员应当做好的出庭准备工作327

第五节 出席死刑二审上诉法庭330

一、开庭332

二、法庭调查332

三、法庭辩论335

四、出庭证据的移交337

第六节 死刑二审上诉案件中的法律监督337

一、侦查监督337

二、审判监督339

三、建立监督机制341

第七节 死刑二审上诉案件中的其他规定342

一、对特殊死刑二审上诉案件的层报规定342

二、建立和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指导制度342

三、建立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的沟通协作制度343

四、建立死刑案件的统计、保密制度344

第十一章 死刑案件的二审抗诉345

第一节 办理死刑二审抗诉案件的基本原则347

一、坚持依法履行审判监督职能与诉讼经济相结合的原则347

二、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348

三、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349

四、坚持“慎重、准确、及时”抗诉方针的原则349

第二节 死刑案件二审抗诉程序的启动350

一、死刑二审抗诉案件的范围350

二、死刑案件二审抗诉程序的提起主体351

三、提起死刑案件二审抗诉的事由351

第三节 死刑二审抗诉案件的审查354

一、对死刑二审抗诉案件中“罪行极其严重”的理解354

二、死刑二审抗诉案件中对证据的审查355

三、死刑二审抗诉案件中对量刑情节的审查358

第四节 办理死刑二审抗诉案件的程序362

一、严格的死刑二审抗诉案件审查审批程序363

二、死刑二审抗诉案件的审查结论364

第五节 出席死刑案件二审抗诉法庭365

一、认真做好出席抗诉法庭的准备工作366

二、出席死刑二审抗诉法庭程序与上诉程序的不同之处367

三、通过出席二审抗诉法庭解决争议焦点367

第六节 建立死刑二审抗诉工作机制368

一、建立健全死刑二审抗诉案件抗前沟通机制368

二、建立健全死刑二审抗诉案件报告及备案审查机制369

三、建立健全死刑二审抗诉工作的综合分析和指导机制369

四、建立与侦查、审判机关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369

五、建立办理死刑二审抗诉案件矛盾疏导机制369

第十二章 死刑案件的再审与再审抗诉371

第一节 死刑案件再审程序的提起371

一、再审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371

二、死刑案件再审的特点374

三、死刑案件再审程序提起的途径375

四、死刑案件由人民法院自行提起再审376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再审抗诉381

一、提起死刑再审抗诉的主体和理由381

二、死刑再审抗诉案件的审理383

第十三章 执行死刑的临场监督391

第一节 执行死刑临场监督的法律依据391

一、死刑执行程序的特征391

二、死刑案件临场监督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391

第二节 执行死刑临场监督的准备392

一、确定监督的检察人员392

二、准备工作392

第三节 执行死刑临场监督的主要内容393

一、查明执行死刑的法律文书是否齐全393

二、监督执行死刑的场所、方法是否合法393

三、监督有无应当停止执行死刑的情形394

四、执行死刑后,检查罪犯是否确已死亡397

五、监督在执行死刑活动中是否存在违法情况397

第十四章 其他公诉案件399

第一节 请示案件399

一、请示案件的范围399

二、请示案件的条件399

三、请示案件常见的问题400

第二节 指定管辖案件403

一、刑事案件指定管辖的规定403

二、公诉环节的指定管辖406

三、指定管辖的衔接407

第三节 交办、督办案件409

一、相关规定409

二、工作程序410

第四节 涉外案件411

一、涉外案件的范围411

二、涉外案件的管辖412

三、通报事项412

四、外国人、无国籍人的诉讼权利414

五、限制出境的规定415

六、来自境外的证据材料的审查416

七、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416

八、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办理涉外案件注意事项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