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检察 第2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检察 第22卷
  • 王守安主编;向泽选,谢鹏程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849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工作-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检察 第2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检察管理理论与实践3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3

一、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角色定位3

(一)检察工作与社会管理的区别4

(二)检察工作与社会管理的联系5

二、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职能发挥6

(一)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正确处理两个关系7

(二)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紧紧抓住四个重点8

三、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10

(一)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0

(二)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17

四、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22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22

(二)切实强化立法支撑22

(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23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24

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研究26

一、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的基本原理27

(一)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的主要性质27

(二)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的构成要素28

(三)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的理论基础29

(四)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的功能价值30

二、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概论30

(一)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的基本特征31

(二)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的必要性31

(三)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的总体要求32

三、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的现状考察33

(一)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的现状特点34

(二)对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现状特点的反思36

四、检察机关推进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的路径分析——以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制度为实证研究对象38

(一)以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制度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路径的理由38

(二)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制度的概况41

(三)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制度的主要特点50

(四)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制度科学化实践的启示52

五、检察机关考核考评制度科学化的宏观构想——层级、分类、双向绩效考评制度构想53

(一)层级、分类、双向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构造53

(二)层级、分类、双向绩效考评制度的设计依据54

(三)层级、分类、双向考核考评制度的优势54

(四)构建层级、分类、双向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原则55

(五)构建层级、分类、双向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要求55

中国检察文化发展暨管理模式研究57

导语57

一、中国检察文化发展暨管理模式研究概述58

(一)中国检察文化的基本概念58

(二)中国检察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趋势67

(三)中国检察文化管理模式研究72

二、中国检察文化管理模式的载体研究77

(一)检察理念文化77

(二)检察监督文化78

(三)检察廉政文化78

(四)检察管理文化79

(五)检察榜样文化79

(六)检察环境文化80

(七)检察箴言文化80

(八)检察学习文化81

(九)检察行为文化82

(十)检察生活文化82

(十一)检察组织文化83

三、中国检察文化产业发展初探84

(一)中国检察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容范围84

(二)中国检察文化产业的性质与特点84

(三)中国检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85

(四)中国检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85

派出检察机构设置问题研究86

一、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必要性论证86

(一)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86

(二)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实践基础88

二、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现状评析89

(一)派出检察机构的现状89

(二)派出检察机构设置存在的不足90

(三)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设置的经验借鉴91

三、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要求和标准93

(一)派出检察机构的设置应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93

(二)派出检察机构的设置须符合检察工作规律的要求94

(三)派出检察机构的设置须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97

四、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系统建议99

(一)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具体设计99

(二)派出检察机构设置的立法建议106

检察监督理论与实践113

诉讼监督的范围与方式113

一、诉讼、监督、诉讼监督与检察诉讼监督116

二、检察诉讼监督范围117

(一)概念和种类117

(二)检察诉讼监督范围之完善118

三、检察诉讼监督方式121

(一)概念和种类121

(二)检察诉讼通用监督方式之完善122

(三)检察诉讼专用监督方式之完善130

四、结语134

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研究136

一、内在机理阐释: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的理论基础137

(一)内部监督工作机制对检察权运行的重要意义137

(二)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的价值取向139

二、现状考察: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的缺陷及原因141

(一)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的缺陷141

(二)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缺陷的原因分析142

三、改革实证研析:检务督察和案件管理改革的实践探索及评析144

(一)检务督察制度的实践概况及评析145

(二)案件管理改革的实践概况及评析147

四、迈向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的构想149

(一)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的上下级监督149

(二)进一步完善检务督察制度151

(三)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的案件管理制度152

(四)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内外部监督的良性互动和衔接157

类案监督:量刑监督的拓展研究160

一、观察: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合法不合理”的量刑失衡现象之表现160

(一)量刑监督存在重定罪监督,轻量刑监督的错误观念161

(二)法律规定的量刑监督手段单一,对量刑偏轻偏重等量刑不当案件难以监督161

(三)个案监督的固有缺陷,使量刑失衡现象难以监督162

(四)量刑监督重案后监督,轻案中监督163

二、发现:类案监督在量刑监督中的作用163

(一)类案监督可以实现对量刑偏轻偏重等量刑不当的监督164

(二)类案监督的内容引入量刑程序,有助于实现对刑事案件从审查起诉、庭审量刑到判决执行全过程监督165

(三)类案监督可以实现对“同案不同判”等量刑失衡现象的监督165

(四)类案监督可以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制约166

三、探索:类案监督之构建167

(一)类案监督之界定167

(二)类案的具体建构168

四、类案监督的基本途径171

(一)吸收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成功经验,建立类案监督会议制度172

(二)完善检察建议书(或检察意见书),以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书)启动类案监督会议172

(三)建立判决背离、说理报告制度173

量刑监督途径与制度构建174

一、讨论的缘起174

(一)量刑监督现状与问题175

(二)实现量刑监督的主要路径177

二、促使法院按“规则”行事177

(一)确立责任的基础177

(二)清晰量刑思维步骤179

(三)规制量刑经验的记载182

三、实现对量刑过程的控制185

(一)运行量刑程序的框架性思路185

(二)构建量刑建议制度187

(三)廓清量刑中的证明对象与标准190

(四)督促判罚说理192

四、整合资源强化监督力度194

(一)优化和拓展监督方式195

(二)整合检察职能与资源195

(三)借力于权力与舆论监督197

五、结语198

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200

一、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201

二、当前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203

(一)死刑复核程序及执行程序本身的问题204

(二)相关工作机制有待完善206

(三)法律规范的欠缺207

(四)经验欠缺及人员不足208

三、完善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措施209

(一)改善死刑复核程序及执行程序209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211

(三)完善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相关规范213

(四)加强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214

四、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程序设计215

(一)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途径215

(二)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的监督方式217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检察监督研究221

一、突发事件应对中检察监督的理论基础223

(一)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中的行政权223

(二)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法律监督功能224

二、突发事件预防机制中的检察监督227

(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预防机制的界定227

(二)突发事件预防机制中检察机关的地位与功能227

三、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检察监督230

(一)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检察监督的必要性230

(二)检察机关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监督作用232

四、国外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监督的考察与借鉴233

(一)俄罗斯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233

(二)其他国家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235

五、突发事件应对后的检察监督239

(一)突发事件应对后行政机关的职能239

(二)突发事件应对后检察机关的监督功能241

检察职权理论与实践247

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247

一、检察权运行机制的概念解析248

二、外部环境机制250

三、内部结构机制252

(一)检察机关内部领导体制253

(二)上下级检察官的关系256

(三)内部机构设置258

四、案件处理机制263

(一)职务犯罪侦查263

(二)刑事案件公诉266

(三)诉讼法律监督269

五、权力监督机制273

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275

一、我国检察权的职能范畴及其运作机理276

(一)我国检察权的具体职能范畴276

(二)我国检察权运作的机理279

二、我国检察权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81

(一)检察权运行缺乏应有的独立性281

(二)检察权运行的程序和方式不尽合理282

(三)检察权运行的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283

(四)检察权运行的法治基础还不够完善285

三、我国检察权运行机制的重构286

(一)检察权一体化运行机制286

(二)检察权独立化运行机制289

(三)检察权司法化运行机制291

(四)检察权理性化运行机制296

(五)检察权和谐化运行机制299

(六)检察权公开化运行机制304

四、结语306

检察机关撤回起诉问题研究307

一、撤回公诉制度的文本依据308

二、撤回公诉实况:适用普遍、事由复杂309

三、撤回公诉之证据原因311

(一)未达定罪证据标准的案件进入审判程序312

(二)公诉后证据变化挑战有罪认定316

四、撤回公诉替代无罪判决之原因评析:无罪判决产生之艰难321

五、回应现实:以正当程序规制撤回起诉323

(一)规定撤回起诉制度具有正当性基础324

(二)重构撤回起诉制度之设想325

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的侦查管辖研究330

一、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侦查管辖概述331

(一)相关概念辨析331

(二)侦查管辖与立案管辖、审判管辖之关系335

(三)侦查管辖的种属划分336

二、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侦查管辖存在的问题338

(一)职能管辖方面338

(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方面339

(三)指定管辖方面341

三、确立我国检察机关侦查优先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342

(一)已有相关研究之述评342

(二)确立检察机关侦查优先权的必要性分析344

(三)确立检察机关侦查优先权的可行性分析346

四、构建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的“一元侦查机制”348

(一)职能管辖349

(二)地区管辖350

(三)级别管辖351

(四)指定管辖352

证据合法性的证明问题研究354

一、问题的提出354

二、证据合法性证明的启动程序357

(一)申请主体357

(二)当事人申请启动360

(三)法庭主动启动362

三、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363

(一)证明责任363

(二)证明标准366

(三)实证分析368

四、证据合法性证明的审理程序369

五、证据合法性证明的裁决与救济371

(一)证据合法性证明问题的裁决371

(二)证据合法性证明问题的救济372

六、结语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