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软组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软组件技术
  • 赵莉,耿军雪,杨国梁主编;荆心,徐飞,孙喁喁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5570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软件组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软组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软件组件3

1.1.1 软件组件特点3

1.1.2 软件组件模型4

1.1.3 软件组件实现条件5

1.1.4 微软组件技术5

1.2 组件对象模型(COM)6

1.2.1 COM的特点6

1.2.2 COM组件分类7

1.2.3 COM的结构9

1.3 设计模式基础14

1.3.1 设计模式概述14

1.3.2 典型设计模式实现17

1.4 C++预备知识36

1.4.1 C++的面向对象特征及实现36

1.4.2 RTT Ⅰ39

1.4.3 模板41

1.4.4 动态链接库43

1.5 Visual C++开发COM应用44

小结45

第2章 COM的技术基础46

2.1 基础知识46

2.1.1 方法与结果46

2.1.2 全球唯一标识符47

2.1.3 接口定义语言48

2.2 COM接口49

2.2.1 接口的结构与描述50

2.2.2 IUnknown接口50

2.2.3 IUnknown接口的实现54

2.2.4 客户测试程序的实现56

2.3 COM对象57

2.3.1 注册表57

2.3.2 COM库58

2.3.3 类厂61

2.3.4 COM组件与客户程序的交互过程65

2.4 COM组件的实现66

2.4.1 类厂的实现66

2.4.2 对象的实现69

2.4.3 引出函数的实现69

2.4.4 客户程序的实现70

小结72

第3章 COM的高级特性73

3.1 COM重用模型73

3.1.1 包容和聚合73

3.1.2 包容的实现74

3.1.3 聚合的实现77

3.1.4 COM组件的MFC实现84

3.2 COM跨进程特性88

3.2.1 进程外组件89

3.2.2 列集89

3.2.3 标准列集90

3.2.4 自定义列集94

3.3 COM多线程模型95

3.3.1 线程与进程95

3.3.2 套间96

3.3.3 客户的套间97

3.3.4 对象的套间98

3.3.5 套间与通讯协议99

小结100

第4章 自动化对象101

4.1 自动化对象基础101

4.1.1 类型库101

4.1.2 IDispatch接口102

4.1.3 自动化兼容的数据类型106

4.2 自动化接口的实现109

4.2.1 类型库的支持109

4.2.2 Invoke函数的实现109

4.3 自动化对象的使用110

4.3.1 晚绑定111

4.3.2 早绑定112

4.4 自动化对象的编程112

4.4.1 MFC的支持112

4.4.2 自动化实例113

小结113

第5章 可连接对象115

5.1 概念与模型115

5.1.1 轮询115

5.1.2 通知116

5.1.3 出接口117

5.2 连接点机制118

5.2.1 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接口119

5.2.2 IConnectionPoint接口119

5.2.3 接收器的实现119

5.3 连接过程120

5.3.1 连接过程120

5.3.2 事件的激发与处理120

5.3.3 IDiapatch出接口121

5.4 可连接对象的编程122

5.4.1 MFC对连接的支持122

5.4.2 源对象的MFC实现125

5.4.3 接收器的MFC实现126

小结128

第6章 用ATL开发COM应用129

6.1 ATL的关键技术130

6.1.1 模板类130

6.1.2 多继承131

6.2 ATL框架结构132

6.2.1 ATL的基本特征132

6.2.2 ATL对组件宿主的支持132

6.2.3 ATL对IUnknown接口的支持133

6.2.4 ATL对类工厂的支持137

6.3 进程内组件的实现138

6.3.1 建立ATL工程138

6.3.2 增加ATL对象类及接口139

6.3.3 添加接口函数及实现141

6.3.4 ATL工程的结构分析142

6.3.5 客户程序143

6.4 多接口组件的实现144

6.4.1 增加接口144

6.4.2 接口入口表的完善145

6.4.3 接口方法146

6.4.4 客户程序146

6.5 自动化组件的实现150

6.5.1 服务器的实现150

6.5.2 客户机的实现152

小结152

第7章 ActiveX技术153

7.1 ActiveX概要153

7.1.1 ActiveX的定义153

7.1.2 ActiveX的内容153

7.1.3 ActiveX与Java的比较153

7.2 ActiveX控件154

7.2.1 ActiveX控件相关技术154

7.2.2 ActiveX控件结构156

7.2.3 ActiveX控件包容器156

7.3 ActiveX控件开发157

7.3.1 建立工程框架157

7.3.2 属性、方法以及事件的添加159

7.3.3 实现属性表165

7.3.4 在包容程序中使用ActiveX控件167

小结168

第8章 数据库访问技术169

8.1 MFC ODBC数据库编程169

8.1.1 数据库通信机制169

8.1.2 MFC ODBC简介170

8.1.3 MFC 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171

8.2 OLE DB技术174

8.2.1 OLE DB原理175

8.2.2 OLE DB客户数据库访问的两种途径182

8.3 ADO技术195

8.3.1 ADO的概念195

8.3.2 ADO的主要对象195

8.3.3 ADO与其他编程接口的关系196

8.3.4 使用ADO编程197

8.4 OLE DB客户应用程序编程实例197

8.4.1 实例概述198

8.4.2 实例实现过程198

8.4.3 编译并运行工程236

小结242

第9章 DCOM分布式应用技术243

9.1 DCOM概述243

9.1.1 从COM转向DCOM244

9.1.2 为什么要做分布式应用244

9.2 DCOM的结构与特性244

9.2.1 组件和复用245

9.2.2 位置独立性245

9.2.3 语言无关性246

9.2.4 连接管理247

9.2.5 可扩展性247

9.2.6 对称的多进程处理(SMP)247

9.2.7 灵活的配置247

9.2.8 功能的发展:版本化249

9.2.9 执行性能250

9.2.10 带宽及潜在问题251

9.2.11 在应用间共享连接管理252

9.2.12 优化网络的来回旋程253

9.3 安全性254

9.3.1 安全性设置255

9.3.2 对安全性的编程控制256

9.3.3 Internet上的安全性257

9.4 负载平衡258

9.4.1 静态负载平衡258

9.4.2 动态负载平衡259

9.5 容错性260

9.6 配置管理261

9.6.1 安装261

9.6.2 管理262

9.6.3 协议无关性262

9.6.4 平台无关性263

9.6.5 平台二进制标准263

9.6.6 跨平台的互操作性标准263

9.6.7 使用大多数的DCE RPC263

9.6.8 和其他Internet协议的无缝集成264

9.6.9 虚拟私人网络上的DCOM264

9.6.10 Internet上的DCOM264

9.6.11 集成HTML和分布式计算265

小结265

第10章 COM+应用266

10.1 COM+基本结构266

10.1.1 Windows DNA策略266

10.1.2 COM+基本结构268

10.1.3 对象环境270

10.2 COM+系统服务介绍271

10.2.1 COM+队列组件271

10.2.2 COM+事件模型272

10.2.3 负载平衡273

10.2.4 内存数据库(IMDB)274

10.2.5 对其他服务的增强275

10.3 COM+应用开发276

10.3.1 应用开发支持277

10.3.2 基于属性的C++编程语言277

小结279

第11章 .NET组件技术280

11.1 .NET框架281

11.1.1 .NET框架结构281

11.1.2 .NET公共语言运行库282

11.1.3 .NET基础类库282

11.1.4 .NET的用户和程序接口283

11.1.5 中间语言和JIT编译器285

11.1.6 .NET编程语言286

11.1.7 .NET程序集287

11.1.8 .NET命名空间289

11.1.9 元数据290

11.1.10 COM的角色290

11.1.11 .NET框架中的XML291

11.2 .NET面向组件编程291

11.2.1 面向组件和面向对象编程的比较292

11.2.2 .NET组件开发中的接口和继承293

11.3 .NET组件与COM组件的互操作293

11.3.1 .NET组件调用COM组件294

11.3.2 COM组件调用.NET组件295

小结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