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厢记》研究史 元明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厢记》研究史 元明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5071965.jpg)
- 黄季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9502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西厢记》-戏剧研究-中国-元代;《西厢记》-戏剧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厢记》研究史 元明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西厢记》对远源相关题材作品的继承与超越2
1.“西厢”故事的远源:“文君私奔”与“韩寿偷香”2
2.《西厢记》中的人文精神与婚姻观念4
二、《西厢记》对近源通俗文学市民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发展7
1.《莺莺传》中的莺莺与张生7
2.崔张故事的吟咏与传唱11
3.《王西厢》蓝本《董西厢》13
4.《王西厢》的舞台艺术21
三、元明时期《西厢记》的接受与研究25
1.元代《西厢记》的接受与研究25
2.明代《西厢记》研究中的继承与发展25
第一章 《西厢记》的创作及其文化氛围34
第一节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的创作年代34
1.《西厢记》作者王实甫(1258?—1338?)34
2.《西厢记》的创作年代38
第二节 王实甫《西厢记》在元代的接受与传播43
第二章 元代《西厢记》研究52
第一节 《西厢记》研究的文化背景52
第二节 周德清《中原音韵》对《西厢记》的研究与评价56
1.周德清《中原音韵》的撰写缘由与目的57
2.《中原音韵》对王实甫地位的认识59
3.《中原音韵》对《西厢记》意旨的研究、评价62
4.《中原音韵》对《西厢记》艺术的研究、评价65
第三节 《录鬼簿》对王实甫《西厢记》的载录74
1.钟嗣成与《录鬼簿》75
2.《录鬼簿》对王实甫作品的载录81
第四节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崔丽人》及其他89
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崔丽人》89
2.《西厢记》称《春秋》或《崔氏春秋》97
第三章 明初期《西厢记》研究的继承与开拓100
第一节 朱权《西厢记》作者著录及评论101
1.朱权及其《太和正音谱》101
2.《群英所编杂剧》王实甫名下著录《西厢记》等十三种102
3.“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105
4.王实甫的曲家地位110
第二节 贾仲明增补本《录鬼簿》:王实甫吊词112
1.贾仲明增补本《录鬼簿》112
2.王实甫《西厢记》著作权的确认113
3.“风韵美”与“《西厢记》天下夺魁”116
第三节 朱有燉论王实甫及其《西厢记》117
1.朱有燉及其《继母大贤·引》、《咏秋景有引》等创作118
2.《西厢记》、“黑旋风”乃“戏谑之编”120
3.附论:周宪王本《西厢记》125
附录一:《论周宪王本〈西厢记〉之真伪》127
第四节 民间对《西厢记》的认识与评价133
1.永乐至成化间的政治与文化133
2.《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135
附录二:《崔莺莺听琴》(驻云飞)、《西厢记》(驻云飞)140
第四章 明中期《西厢记》整理刊刻与研究(上)142
第一节 弘治本《西厢记》143
1.“弘治戊午季冬”与“谨依经书重写”143
2.弘治本《西厢记》的体例144
3.弘治本《西厢记》注释148
4.弘治本《西厢记》附录153
附录三:弘治本《西厢记》释义中49则重见条目考159
附录四:弘治本《释义》所释语词165
第二节 都穆、陆采、李开先对《西厢记》的关注167
1.都穆:王实甫作《西厢记》的考定168
2.陆采《南西厢记·自序》170
3.李开先释《西厢记》之称“春秋”172
第三节 “抛砖引玉”何良俊175
1.何良俊《曲论》175
2.杂剧以王实甫《西厢记》为绝唱,大不然175
3.王实甫《西厢记》与郑光祖作品之比较177
第四节 王世贞论《西厢记》180
1.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曲(《曲藻》)180
2.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181
3.王实甫作《西厢记》,则亦可据184
4.起凤馆刊本中的王世贞批语186
第五章 明中期《西厢记》整理刊刻与研究(下)191
第一节 徐士范本《西厢记》191
1.国内现存最早《西厢记》评点本192
2.徐士范本《西厢记·序》193
3.徐士范本《西厢记》之题词(题评)197
4.徐士范本的出目与体例201
5.徐士范本附录205
6.熊龙峰刊本与刘龙田刊本208
附录五:熊龙峰刊本插图联语210
第二节 明中期佚本《西厢记》211
1.郭勋辑《雍熙乐府》本所收《西厢记》212
2.刘丽华序刻《口传古本西厢记》(佚)213
3.碧筠斋刊本、朱石津刊本《西厢记》(佚)215
4.金在衡本《西厢记》(佚)217
5.顾玄纬刊本《西厢记》(佚)218
第三节 《新刊合并王实甫西厢记》与《北西厢记》二种220
1.屠隆校正《新刊合并王实甫西厢记》221
2.《西厢记考》226
3.李?校本《北西厢记》227
4.何璧校刻本《北西厢记》229
附录六:何璧《北西厢记·序》230
第四节 起凤馆刊《元本出相北西厢记》231
1.《刻李王二先生批评北西厢序》232
2.《新校北西厢记考》三则234
3.起凤馆刊本《凡例》236
第五节 明中期其他刊本《西厢记》237
1.少山堂刊本《北西厢》237
2.龙洞山农本《重校北西厢记·序》239
3.继志斋刊本《重校北西厢记》241
4.《重校北西厢记》的其他刊本252
附录七:少山堂本出目255
附录八:少山堂本插图联语256
第六章 李贽评《西厢记》及“李贽批本”258
第一节 “异端”李贽及其童心说258
1.李贽及其“童心说”259
2.李贽《西厢记》批点本外的评论261
第二节 李贽批点《西厢记》及其伪托刊刻266
1.李贽批点《西厢记》266
2.伪托李贽的《西厢记》批本268
第三节 “李贽批本”:假托者之无以为也272
1.人物评价,有悖“理性”272
2.“李贽批本”大都“无关理性”,识见不高276
第四节 李贽批本的价值及影响280
1.“李贽批本”的价值281
2.“李贽批本”的影响285
附录九:容与堂本出后总批287
附录十:“三先生”合评本出后李贽批287
第七章 徐渭批注《西厢记》与“徐渭批本”289
第一节 “数奇”徐渭及其《西厢记》批点289
1.“数奇”徐渭289
2.徐渭的《西厢记》批点291
第二节 “王起侯本”及其他“徐渭批本”294
1.田水月本、批点画意本:“暨阳刻本”的挖改重印本294
2.其他署名徐渭的《西厢记》批本299
第三节 徐渭《西厢记》批注的成就、价值与影响304
1.徐渭《西厢记》批注的成就与价值304
2.徐渭批点《西厢记》的影响313
第八章 明代末期《西厢记》研究与批评317
第一节 明代末期《西厢记》研究批评综述317
第二节 明代末期文人著述、笔记中的《西厢记》批评321
第三节 明代末期《西厢记》刊刻326
第九章 王骥德:古典“西厢学”的开山332
第一节 王骥德及其《曲律》中的《西厢记》批评332
1.王骥德与徐渭332
2.《曲律》中的《西厢记》批评333
第二节 《新校注古本西厢记》的内容体例335
1.《新校注古本西厢记》王骥德《自序》与毛以燧《序》336
2.《新校注古本西厢记标目》339
3.《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引证书目》339
4.《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考》340
第三节 《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例》三十六则341
第四节 王骥德《西厢记》研究的成就与贡献(上)346
1.版本:资料丰富珍贵346
2.体例:五折与二字标目349
3.作者:王作确认及考论350
第五节 王骥德《西厢记》研究的成就与贡献(下)352
1.校注:方法典范科学352
2.评论:美学定位阐析354
第十章 明代末期《西厢记》批点与刊刻(上)358
第一节 “陈眉公批点”《西厢记》358
1.“陈眉公批本”《西厢记》358
2.“陈眉公批语”的内容与价值360
3.“云间陈继儒题”《西厢序》363
第二节 文秀堂刻《新刊考正全像评释北西厢记》364
1.文秀堂刻本的内容特征364
2.文秀堂刻本的出目366
3.文秀堂刻本的批注368
第三节 “汤显祖批评”等名家四种372
1.“魏仲雪批评”《西厢记》373
2.“徐笔峒批点”《西厢记》376
3.“孙鑛批点”《硃订西厢记》378
4.“汤显祖批评”《西厢记》381
第四节 槃薖硕人增改定本《西厢记》382
1.槃薖硕人及其《西厢定本》内容体例383
2.《词坛清玩小引》与《玩西厢记评》384
3.明朗细腻、格调不高的文本品评387
第十一章 凌濛初刻本《西厢记》391
第一节 凌濛初及其《西厢记》批评与研究391
1.凌濛初与《西厢记》391
2.《谭曲杂札》中的《西厢记》批评392
第二节 凌濛初刻本《西厢记》内容体例394
1.《西厢记凡例十则》395
2.《西厢记旧目》397
第三节 凌濛初《西厢记》研究的成就与贡献(上)398
1.凌本体例与元杂剧最契合399
2.注释校勘严谨而有突破403
第四节 凌濛初《西厢记》研究的成就与贡献(下)408
1.析人物形象之卓见408
2.析“词采理韵”之“本色当行”409
第十二章 明代末期《西厢记》批点与刊刻(下)413
第一节 延阁主人订正本《北西厢》413
1.延阁主人对《北西厢》的订正413
2.陈洪绶、鲁浚等的《西厢记》批评418
第二节 《张深之先生正北西厢秘本》422
1.张深之本马权奇《叙》及其《参订词友》422
2.《秘本西厢略则》及张深之“正语”424
3.张深之本与徐渭批本的关系426
第三节 “会真六幻”本《西厢记》427
1.闵寓五合刊《西厢记》总序:《会真六幻》427
2.闵寓五《五剧笺疑》及其《西厢记》批评431
第四节 孔如氏刻《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435
1.王思任《合评北西厢序》436
2.“三先生”之序、跋438
3.《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的体例441
4.“三先生”之《西厢记》批评442
附录十一:同治抄本《碧筠斋古本北西厢》考论450
附录十二:杂剧元代分折论458
结语472
后记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