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乳腺肿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乳腺肿瘤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5063276.jpg)
- 邵志敏,沈镇宙,徐兵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9945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944页
- 文件大小:353MB
- 文件页数:964页
- 主题词:乳腺癌-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乳腺肿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乳腺解剖、生理、流行病学及有关基础研究3
第一章 乳腺解剖、生理及调节机制3
第一节 乳腺解剖3
第二节 乳腺生理10
第三节 乳腺发育的调节机制12
第二章 乳腺癌的流行状况及病因学研究20
第一节 乳腺癌的流行状况20
第二节 乳腺癌病因流行病学研究27
第三章 遗传性乳腺癌34
第一节 定义34
第二节 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34
第三节 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和突变预测模型38
第四节 筛查40
第五节 预防42
第四章 乳腺癌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47
第一节 乳腺癌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47
第二节 乳腺癌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48
第三节 基因组学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49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54
第五节 展望57
第五章 干细胞与乳腺癌61
第一节 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概念61
第二节 乳腺干细胞、乳腺癌干细胞的鉴定与分离63
第三节 乳腺癌干细胞的调控与维持机制65
第四节 乳腺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66
第五节 乳腺癌干细胞与乳腺癌的治疗70
第六章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75
第一节 趋化因子的发现、命名和功能75
第二节 趋化因子的调控80
第三节 乳腺癌微环境中的趋化因子及其作用82
第四节 乳腺肿瘤微环境中趋化因子的多靶点调控机制研究84
第二篇 乳腺肿瘤的筛查与诊断91
第七章 乳腺肿瘤的临床检查91
第一节 临床表现91
第二节 乳腺疾病病史采集要点95
第三节 体格检查96
第八章 乳腺肿瘤的筛查99
第一节 癌症筛查原则99
第二节 钼靶筛查的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101
第三节 筛查指南和筛查相关风险103
第四节 报告与数据系统111
第九章 乳腺X线检查113
第一节 乳腺病变的X线表现113
第二节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X线表现117
第三节 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X线表现124
第四节 乳腺良性肿瘤的X线表现126
第五节 乳腺炎症性病变的X线表现129
第十章 乳腺超声检查132
第一节 概述132
第二节 乳腺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135
第三节 乳腺超声的临床应用141
第四节 乳腺超声检查技术的进展142
第十一章 乳腺磁共振检查144
第一节 乳腺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44
第二节 乳腺磁共振检查技术147
第三节 磁共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150
第四节 常见乳腺疾病的磁共振表现159
第十二章 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定位活检188
第一节 立体定位粗针活检方法188
第二节 立体定位粗针活检的临床应用189
第三节 展望192
第十三章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处理194
第一节 乳头溢液的分类194
第二节 乳头溢液的诊断195
第三节 乳头溢液的治疗197
第三篇 乳腺疾病的病理201
第十四章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201
第一节 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级201
第二节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202
第十五章 乳腺良性及癌前期病变的病理218
第一节 良性上皮增生性病变218
第二节 良性肌上皮性病变224
第三节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小叶内瘤变226
第四节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233
第十六章 乳腺增生性、炎症性病变及良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238
第一节 乳腺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与处理238
第二节 乳腺炎症性病变的诊断与处理243
第三节 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249
第十七章 乳腺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256
第一节 乳腺肉瘤概述256
第二节 常见乳腺肉瘤的诊断与处理262
第三节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处理265
第十八章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与处理269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269
第二节 临床表现270
第三节 组织病理学特征270
第四节 诊断272
第五节 治疗275
第六节 复发诊断和复发后的处理276
第七节 预后因素及随访277
第十九章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278
第一节 雌激素、孕激素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278
第二节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检测280
第三节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285
第二十章 HER-2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87
第一节 ErbB-2信号通路及HER-2人源化单抗的作用机制287
第二节 HER-2的检测290
第三节 HER-2检测的新问题295
第二十一章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299
第一节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299
第二节 基底样型乳腺癌300
第三节 腔面型乳腺癌302
第四节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304
第二十二章 乳腺癌的预测和预后指标308
第一节 预测指标和预后指标的概念308
第二节 一般病理学指标308
第三节 内分泌受体312
第四节 肿瘤增殖指数313
第五节 乳腺癌相关基因316
第六节 侵袭和转移相关因子318
第七节 播散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320
第八节 化疗疗效预测因子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320
第九节 预后的多基因预测322
第十节 展望323
第四篇 乳腺原位癌的处理331
第二十三章 小叶原位癌331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331
第二节 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332
第三节 自然病程和预后333
第四节 诊断和处理335
第二十四章 导管原位癌338
第一节 自然病程338
第二节 临床表现338
第三节 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分类340
第四节 鉴别诊断342
第五节 治疗343
第五篇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处理351
第二十五章 乳腺癌术前评估与综合治疗策略351
第一节 乳腺癌综合治疗策略351
第二节 乳腺癌治疗前的诊断352
第三节 对乳腺癌治疗承受能力的评估353
第二十六章 乳腺癌临床分期364
第一节 乳腺癌TNM分期第7版与第6版的变化365
第二节 TNM分期系统介绍366
第三节 TNM的确定368
第四节 TNM的定义371
第五节 组织病理学分期与分级373
第二十七章 乳腺癌保乳手术、乳房单纯切除术及改良根治术375
第一节 乳腺癌保乳手术375
第二节 乳腺癌乳房单纯切除术382
第三节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83
第四节 乳腺癌Halsted根治术384
第二十八章 乳腺癌保乳术术后放疗386
第一节 研究背景386
第二节 全乳放疗的价值387
第三节 瘤床加量和非常规分割照射388
第四节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389
第五节 保乳术术后放疗的主要技术391
第六节 乳腺癌放疗的常见损伤394
第二十九章 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97
第一节 概述397
第二节 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98
第三十章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404
第一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历程404
第二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指征及技术407
第三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408
第四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411
第三十一章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处理421
第一节 乳房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及处理421
第二节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并发症及处理426
第三节 保乳术术后并发症及处理427
第四节 心理康复428
第三十二章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431
第一节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的临床意义431
第二节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的临床应用432
第三节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的研究进展436
第三十三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439
第一节 内分泌治疗药物439
第二节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445
第三十四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化疗452
第一节 辅助化疗理论的发展453
第二节 辅助化疗的热点问题454
第三节 复发风险评估体系461
第四节 辅助化疗疗效预测462
第五节 化疗药物的耐药性464
第六节 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465
第七节 特殊情况的辅助化疗467
第三十五章 双膦酸盐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474
第一节 双膦酸盐在预防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方面的作用474
第二节 双膦酸盐对乳腺癌辅助治疗DFS和OS的影响475
第三节 双膦酸盐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可能的作用机制476
第四节 双膦酸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477
第五节 双膦酸盐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现状478
第三十六章 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481
第一节 HER-2状态对于乳腺癌的临床意义481
第二节 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482
第三节 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探索491
第三十七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指南496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指南496
第二节 辅助内分泌治疗499
第三节 术后辅助化疗501
第四节 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503
第五节 术后辅助放疗504
第六节 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505
第七节 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505
第三十八章 乳腺癌术后重建508
第一节 预防性全乳切除时的乳房重建508
第二节 导管原位癌的全乳切除与重建510
第三节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重建策略512
第四节 植入物乳房重建516
第五节 自体组织的乳房重建519
第六节 游离脂肪移植在乳房重建与修复手术中的应用523
第六篇 乳腺癌的术前治疗529
第三十九章 可手术乳腺癌的术前处理529
第一节 术前处理与准备529
第二节 可手术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531
第四十章 原发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535
第一节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535
第二节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537
第三节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539
第四节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用前景540
第四十一章 局部晚期乳腺癌及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542
第一节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542
第二节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546
第四十二章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564
第一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564
第二节 分类与分期565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基础565
第四节 治疗566
第五节 预后因素及展望568
第七篇 特殊人群早期乳腺癌的处理573
第四十三章 男性乳腺癌573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573
第二节 病因学及危险因素574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575
第四节 临床表现576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577
第六节 治疗578
第七节 预后及影响因素580
第四十四章 乳腺佩吉特病582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582
第二节 临床表现582
第三节 病理学特征和诊断583
第四节 治疗及预后587
第四十五章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591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591
第二节 诊断与分期591
第三节 治疗592
第四节 预后594
第四十六章 隐匿性乳腺癌597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597
第二节 临床表现598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598
第四节 辅助检查599
第五节 治疗602
第六节 预后和随访603
第四十七章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605
第一节 定义及发病危险因素605
第二节 临床特点与诊断606
第三节 治疗及预后607
第四十八章 副乳腺癌609
第一节 概述609
第二节 临床特征及处理609
第三节 鉴别诊断614
第四节 治疗及预后614
第四十九章 年轻乳腺癌616
第一节 病因与流行病学特点616
第二节 筛查、诊断与临床特征617
第三节 预后相关因素618
第四节 治疗619
第五节 年轻乳腺癌生育相关问题620
第五十章 老年乳腺癌623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623
第二节 临床和病理学特征624
第三节 治疗625
第四节 预防与预后632
第五十一章 三阴性乳腺癌635
第一节 三阴性乳腺癌的界定635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点及风险因素636
第三节 分子病理学特征637
第四节 临床特征及预后639
第五节 三阴性乳腺癌的异质性641
第六节 治疗策略645
第八篇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处理659
第五十二章 乳腺癌保乳术术后局部复发的处理659
第一节 保乳术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659
第二节 保乳术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668
第三节 保乳术术后局部复发的处理670
第五十三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676
第一节 概述676
第二节 常用化疗药物和临床研究676
第三节 化疗方案与治疗策略685
第五十四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690
第一节 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690
第二节 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693
第三节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694
第四节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694
第五十五章 HER-2过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的处理701
第一节 HER-2基因和曲妥珠单抗701
第二节 曲妥珠单抗相关临床试验702
第三节 新的靶向药物704
第四节 治疗原则707
第五节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708
第六节 耐药机制709
第五十六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放疗714
第一节 保乳术术后局部复发的放疗714
第二节 乳房切除术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疗715
第五十七章 有远处转移乳腺癌的局部处理719
第一节 局部处理的适用范围719
第二节 局部处理方法720
第三节 手术的相关问题724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726
第五十八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评述730
第一节 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认识730
第二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病情评估730
第三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732
第四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手段的科学评价733
第五节 转移性乳腺癌的维持治疗735
第六节 转移性乳腺癌的再治愈737
第七节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738
第八节 局部复发乳腺癌的治疗738
第九节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姑息镇痛治疗739
第十节 乳腺癌骨转移诊治中需注意的问题740
第十一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应注意的细节742
第九篇 乳腺癌特殊复发转移部位的处理747
第五十九章 乳腺癌脑、脑膜和脊膜转移的处理747
第一节 脑转移的处理747
第二节 脑膜和脊膜转移的处理751
第六十章 乳腺癌肺、胸膜转移的处理756
第一节 乳腺癌肺转移的处理756
第二节 乳腺癌胸膜转移的处理760
第六十一章 乳腺癌肝转移的处理764
第一节 概述764
第二节 分子基础和生物学特征765
第三节 临床特征及诊断765
第四节 治疗及预后767
第六十二章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处理772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772
第二节 局部治疗773
第三节 全身治疗773
第四节 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关系774
第五节 避免和减少区域淋巴结转移775
第六十三章 乳腺癌骨转移的处理777
第一节 局部处理777
第二节 骨修饰剂的应用778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的应用782
第四节 全身抗肿瘤治疗783
第六十四章 乳腺癌其他少见部位转移的处理785
第一节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处理785
第二节 胃肠道转移的处理785
第三节 女性生殖道转移的处理786
第四节 胆囊转移的处理787
第五节 胰腺转移的处理787
第六节 眼部转移的处理788
第七节 腮腺转移的处理788
第十篇 乳腺癌药物治疗的进展793
第六十五章 血管生成抑制剂793
第一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793
第二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794
第三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800
第六十六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802
第一节 作用于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802
第二节 作用于V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809
第三节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811
第六十七章 新靶向治疗药物815
第一节 概述815
第二节 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现状815
第三节 乳腺癌靶向治疗新药818
第四节 乳腺癌靶向治疗的个体化选择822
第五节 展望822
第十一篇 乳腺癌术后护理、康复与随访827
第六十八章 乳腺癌术后护理、生存质量及心理疏导827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护理827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831
第三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疏导832
第六十九章 乳腺癌术后随访838
第一节 随访的定义及目的838
第二节 随访模式841
第七十章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育功能843
第一节 乳腺癌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843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的评估844
第三节 希望生育的女性需要考虑的问题844
第四节 乳腺癌患者的妊娠问题及计划生育845
第十二篇 循证医学在乳腺癌中的应用851
第七十一章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的治疗851
第一节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手术治疗852
第二节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化疗853
第三节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放疗855
第四节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856
第五节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靶向治疗857
第六节 循证医学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858
第七节 循证医学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858
第七十二章 乳腺癌常用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资料862
第一节 保乳治疗相关临床研究862
第二节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相关临床研究864
第三节 导管原位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868
第四节 新辅助化疗相关临床研究869
第五节 辅助化疗相关临床研究874
第六节 放疗相关临床研究885
第七节 辅助内分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894
第八节 靶向治疗相关临床研究908
第九节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931
第十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相关临床研究934
第十一节 乳腺癌CTC相关临床研究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