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
  • 程国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939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新诗-诗歌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绪论——新诗的美学维度: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1

上篇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现代新诗的美学范畴及其审美创造17

第一章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郭沫若诗的美学范畴和新诗基本美学面相17

第一节 “雄浑的大诗”:崇高美学范畴的凸显19

第二节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的历史美学逻辑26

第三节 崇高美:新诗与新文学的基本美学面相30

第二章 优美与“小诗”——新月、“湖畔”和女性诗歌的美学范畴35

第一节 浪漫诗人的古典寻求:新月诗美范畴35

第二节 冰心、“湖畔”与“小诗”的诗美范畴50

第三章 丑·悲剧性·象征性——20世纪20、30年代象征派与现代派诗的美学范畴56

第一节 象征派:丑与感伤57

第二节 现代派:悲与悲剧性63

第三节 现代诗风:象征、隐喻与含蓄朦胧69

第四节 审丑:审丑诗学的中国命途74

第四章 “崇高”主旋律与美学范畴的多样统一——艾青“诗论”与20世纪30、40年代革命诗歌的美学范畴78

第一节 艾青《诗论》:崇尚和倡导崇高美78

第二节 “一座崇高的山”:“七月”与艾青诗的美学范畴87

第三节 《春鸟》新变:革命、左翼与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范畴96

第四节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九叶”诗的美学面相102

下篇 诗的“新旧”之争到“美丑”建构——现代诗歌诗美艺术的探索与实践111

第五章 “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郭沫若的诗美思想与诗美建构的策略与实践111

第一节 “主情论”、“写论”和纯真为美112

第二节 “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116

第三节 “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119

第六章 从“音乐的美”到“纯诗”——新月诗人诗美建构的美学依据与实践探索122

第一节 声音与节 奏:诗美的重要艺术构成123

第二节 “音节 化”:情感“诗化”的一种途径126

第三节 “音乐的美”:新诗美学建构的探索与实践131

第四节 “纯诗”实践:新月诗美建构的新变135

第七章 “美的表现”与含蓄美追求——新月的诗歌语言美追求与审美表现探索141

第一节 “美的表现”与修辞艺术141

第二节 “融化旧诗词”与“美的表现”146

第三节 “型类的混杂”与“美的表现”150

第四节 含蓄美:“美的表现”的基本方式153

第八章 “特别讲求音乐美”——徐志摩诗的“音乐美”实践与诗美建构157

第一节 诗歌“音乐美”与徐志摩的探讨158

第二节 “新格律诗运动”与徐志摩162

第三节 新诗“音乐美”建构的实践164

第四节 美的情致,创造的机趣176

第九章 “诗的散文美”——艾青的诗美探索与自由体诗的创作实践188

第一节 从诗的散文化到“诗的散文美”189

第二节 口语美与形式美:“诗的散文美”实践193

第三节 “绘画美”:“诗是文字的绘画”199

第四节 “艾青体”:自由体诗的成功范式206

第十章 纯粹·知性·非崇高——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诗美艺术及其美学个性215

第一节 “诗歌思维术”与艺术美的实验217

第二节 “纯粹”:审美经验的凸显与“诗境扩展”220

第三节 情、思“综合”与知性美225

第四节 “低沉调”、丑与非崇高231

第十一章 “新诗现代化”与“综合化”——“九叶”的诗美渊源及其诗美探索与实践235

第一节 现代派、新批评与“新诗现代化”运动237

第二节 诗的“知性美”与议论化的凸显241

第三节 “新诗戏剧化”:“九叶”的诗美建构与实践252

第十二章 大化·空灵·“圆形之美”——《十四行集》的化转意识、时间体验与诗美建构277

第一节 “大化”意识、现代性时间意识与人生智慧278

第二节 空灵形态与现实性品格286

第三节 知性美:体验、意象和诗语变更292

第四节 “圆形之美”及其西式格律的创造性转化296

结语308

参考文献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