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行政检察案例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行政检察案例教程
  • 王国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98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检察-中国-教材;行政诉讼-检察-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行政检察案例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行政检察概述1

第一节 民事行政检察的概念、特点及历史发展1

一、民事行政检察的概念1

二、民事行政检察的特点2

三、从我国的立法规定,看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监督的简要发展3

第二节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7

一、对确有错误的生效民行裁判及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调解进行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8

二、开展违法行为调查,发现、移送职务犯罪和其他犯罪案件线索8

三、在做好办案工作的同时,开展息诉工作9

第二章 受理10

第一节 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来源10

一、案件来源的一般含义10

二、民事行政案件的具体来源10

第二节 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管辖15

一、同级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受理管辖权15

二、上级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受理管辖权16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管辖权16

第三节 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受理条件和受理流程17

一、形式审查的部门17

二、抗诉案件形式审查的主要内容19

三、受理的流程21

第四节 申请抗诉案件不予受理的若干情形22

一、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调解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23

二、人民法院判决解除婚姻关系或者收养关系的,但对财产分割部分不服的除外24

三、人民法院已经裁定再审的25

四、当事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立案、终止审查、不提请抗诉、不抗诉决定、不提出(提请)检察建议等决定不服,再次向该院提出申诉的26

五、不属于人民检察院主管的其他情形27

第三章 立案32

第一节 立案的条件32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33

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35

三、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37

四、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行为的38

第二节 立案的程序39

一、概述39

二、立案的具体流程39

第四章 审查43

第一节 事实和证据审查43

一、概述43

二、单一证据的审查45

三、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51

四、举证责任分配的审查55

五、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62

第二节 法律关系审查66

一、概述66

二、法律关系审查67

三、法律关系主体的审查71

第三节 适用法律审查74

一、概述74

二、不同位阶法律适用错误76

第四节 审判程序审查和检察官调查取证79

一、审判程序审查概述79

二、检察官调查取证概述79

第五节 公开审查84

一、公开审查机制的意义84

二、公开审查机制的基本内容85

三、公开审查机制在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86

第五章 提请抗诉和抗诉88

第一节 提请抗诉和抗诉的概念和法律特征88

一、提请抗诉和抗诉的概念88

二、提请抗诉和抗诉的法律特征89

第二节 民事申诉案件的抗诉条件89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90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91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97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104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104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107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120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124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125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126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126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的127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128

第三节 行政申诉案件的抗诉条件129

一、人民法院对依法应予受理的行政案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130

二、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当事人撤诉违反法律规定的133

三、原判决、裁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八条至八十六条的规定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的134

四、原判决、裁定错误认定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存在或者效力的139

五、原判决、裁定认定行政事实行为是否存在、合法发生错误的144

六、原判决、裁定违反《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举证责任规则的145

七、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146

八、原判决确定权利归属或责任承担违反法律规定的146

九、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146

十、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行为的147

十一、原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147

第六章 再审检察建议150

第一节 再审检察建议的特征及作用150

一、再审检察建议的概念150

二、再审检察建议的特征和作用150

第二节 再审检察建议的渊源及适用155

一、再审检察建议的渊源155

二、再审检察建议适用的范围、条件和程序156

三、再审检察建议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158

第七章 不提请抗诉、不抗诉和终止审查163

第一节 不提请抗诉和不抗诉163

一、不提请抗诉和不抗诉的概念163

二、不提请抗诉和不抗诉的法律特征163

三、不提请抗诉和不抗诉的具体事由164

第二节 终止审查180

一、终止审查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80

二、终止审查的具体事由181

第八章 再审出庭190

第一节 抗诉再审程序的启动及庭前准备193

一、抗诉再审程序的启动193

二、庭前准备193

第二节 出庭抗诉的任务195

一、宣读《抗诉书》196

二、出示证据材料197

三、对庭审中当事人提出的问题予以释明198

四、发表出庭意见198

五、撤回(销)抗诉198

第三节 出庭抗诉的庭后工作199

一、对抗诉再审庭审违法活动进行监督199

二、参与调解199

三、对再审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审查200

第九章 息诉和解201

第一节 息诉和解的社会价值202

一、息诉和解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权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207

二、息诉和解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208

三、息诉和解有利于拓宽民行检察监督职能,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208

第二节 息诉和解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209

一、息诉和解制度的基本原则209

二、息诉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211

第三节 息诉和解的工作方法214

一、生效裁判正确的案件216

二、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案件216

三、息诉和解工作贯穿于整个民行检察工作始终216

四、创新检调对接工作方式,促进社会管理创新217

第十章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219

第一节 民事执行检察的对象与监督范围219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对象: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220

二、民事执行检察的监督范围:执行行为违法与执行行为不当220

三、监督范围的扩张抑或误读:对排除不当干预的性质界定221

第二节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与程序225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225

二、民事执行检察的程序225

第三节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效力228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性质228

二、民事执行检察的效力229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效力保障229

四、对民事执行检察权的制约230

第十一章 督促起诉233

第一节 督促起诉案件的线索来源233

一、检察机关走访财政、税务、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监管部门234

二、与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制订相关文件,加强信息交流,形成长效机制234

三、召开联席会议,健全信息交流制度235

四、检察机关内部建立民事督促起诉与预防、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内部衔接机制235

五、完善公共部门信息公开制度236

第二节 督促起诉案件审查处理程序237

一、督促起诉案件的受理238

二、督促起诉案件的立案241

三、终止审查242

四、审查终结242

五、《民事督促起诉检察建议》243

六、督促起诉的撤回、撤销244

七、督促起诉案件的办案期限244

第三节 督促起诉案件的跟踪监督245

一、概述245

二、加强对督促起诉案件的跟踪监督246

第十二章 支持起诉249

第一节 支持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249

一、因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或国有资产流失而提起诉讼的251

二、因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缺陷等造成不特定多数人损害,因垄断经营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252

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诉讼的253

四、其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53

第二节 支持起诉案件的线索来源254

一、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共同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255

二、通过宣传媒体发现案件线索255

三、检察机关加大宣传力度256

第三节 支持起诉案件的原则及审查处理程序、方式256

一、支持起诉的原则258

二、支持起诉案件审查处理程序260

三、支持起诉的方式262

第十三章 公益诉讼264

第一节 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基础、原则及方式264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264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基础265

三、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则及方式266

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程序271

一、受理271

二、立案271

三、前置程序272

四、调查搜集证据272

五、起诉272

六、举证责任273

七、出庭275

八、判决、裁定276

九、上诉程序的抗诉276

第十四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77

第一节 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和地位277

一、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277

二、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地位279

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280

一、案件移送280

二、先行督促起诉282

三、全面审查283

四、制作《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283

五、出庭支持公诉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