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发启,史东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835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水土保持-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水土保持农业技术的概念1
二、水土保持农业技术的分类2
三、水土保持农业技术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4
四、水土保持农业技术的历史沿革8
思考题13
第一章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原理14
第一节 水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14
一、农田水量平衡14
二、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16
三、SPAC系统中水分和能量的传输17
四、SPAC系统中的水分转化20
第二节 土地生产力的形成与保持21
一、土地生产力的形成原理21
二、土地生产潜力计算及评价模型22
第三节 提高农田水肥利用效率的原理与途径24
一、土壤水分有效性24
二、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关系25
三、作物的水分利用27
四、农田水肥利用效率调控30
思考题32
第二章 耕作技术33
第一节 主要耕作技术特征33
一、等高耕作33
二、等高沟垄耕作34
三、坑田耕作39
四、半旱式耕作40
五、深翻耕40
六、旋耕41
七、保墒技术41
第二节 土壤耕作制42
一、土壤耕作制的概念42
二、拟订土壤耕作制的原则43
三、土壤耕作制的改革44
第三节 耕作措施特征描述44
一、地表糙度的测量44
二、地表糙度计算49
第四节 耕作技术的功能50
一、耕作技术的蓄水保土作用50
二、提高作物产量52
思考题54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55
第一节 覆盖耕作技术55
一、覆盖技术55
二、深松耕技术59
三、少免耕59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62
第二节 保护性耕作中的机械配置64
一、保护性耕作中的机械配置64
二、耕作机械对耕作层的影响66
第三节 保护性耕作中的病虫害防治67
一、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特点68
二、保护性耕作农田病虫害发生特点68
三、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防治69
四、保护性耕作农田病虫害防治技术70
第四节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功能72
一、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应72
二、微生态环境效应73
三、保护性耕作的生物学效应75
四、节本增收效果75
五、保护性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76
思考题76
第四章 作物栽培技术77
第一节 作物布局77
一、作物类型与生育期77
二、作物布局78
第二节 抗旱品种筛选与保苗技术81
一、抗旱品种特征81
二、抗旱能力鉴定的方法82
三、抗旱播种保苗技术84
第三节 间作、套种与混播85
一、基本概念85
二、间混套作技术86
三、间作主要类型和方式89
四、套作主要类型和方式90
第四节 复种与轮作92
一、复种92
二、轮作98
思考题103
第五章 土壤改良与培肥104
第一节 土地复垦技术104
一、土地复垦的概念及现状104
二、土地复垦对象与标准105
三、土地复垦技术体系106
四、土地复垦规划107
第二节 土壤盐渍化防治技术108
一、盐渍土的分布108
二、盐渍土的形成条件109
三、盐渍土的特征110
四、盐渍土的改良措施111
第三节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115
一、土壤污染115
二、土壤污染的途径117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120
第四节 土壤培肥技术121
一、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121
二、新修梯田改土培肥措施122
三、低产田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124
四、坡耕地平衡施肥效应128
思考题129
第六章 补灌农业130
第一节 作物需水与补灌制度130
一、作物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130
二、作物需水量计算131
三、几种主要作物的集雨补灌灌溉制度135
第二节 集水技术142
一、集水材料142
二、集流场地表处理技术143
三、集水效率144
四、集水量确定145
第三节 补灌技术145
一、膜下滴灌技术145
二、抗旱坐水种补灌技术147
三、喷灌带灌溉技术149
四、微喷灌技术150
五、补灌技术适应性分析150
第四节 集雨补灌实例151
一、基本情况151
二、集雨工程151
三、补灌系统布设152
四、材料与设备投资153
五、效益分析154
思考题154
第七章 生态农业155
第一节 概述155
一、生态农业155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156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成就与问题157
第二节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159
一、生态学原理159
二、经济学原理166
三、系统科学原理167
四、生态农业建设169
第三节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170
一、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含义170
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技术171
三、黄土高原的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173
思考题192
参考文献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