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学 MR检查技术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影像技术学 MR检查技术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5044234.jpg)
- 章伟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35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核磁共振成象-诊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技术学 MR检查技术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磁共振成像原理1
第一节 简介1
第二节 核磁共振原理1
一、原子核1
二、外磁场2
三、电磁波(射频脉冲)4
四、磁共振5
第三节 核磁弛豫6
一、纵向弛豫6
二、横向弛豫7
第四节 信号的检测与接收9
一、自由感应衰减信号9
二、自旋回波信号10
第五节 傅立叶变换11
第六节 磁共振图像空间定位12
一、层面层厚选择12
二、空间编码13
三、相位编码14
四、频率编码14
第七节 图像重建与K空间15
一、K空间的基本概念15
二、K空间的基本特性15
三、K空间的填充方式17
第八节 磁共振加权成像17
一、“加权”图像17
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18
三、T2加权成像18
第二章 脉冲序列20
第一节 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0
一、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20
二、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20
三、MRI脉冲序列的分类21
第二节MRI脉冲序列相关的概念21
一、时间相关的概念21
二、空间分辨力相关的概念22
三、偏转角度23
第三节 自由感应衰减类序列23
一、饱和恢复序列23
二、采集FID信号的反转恢复序列24
第四节 自旋回波序列24
第五节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25
一、基本原理26
二、FSE序列的特点27
三、FSE序列的临床应用28
四、FSE序列的改进29
第六节 反转恢复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32
一、基本原理32
二、反转恢复序列33
三、快速反转恢复序列35
第七节 常规梯度回波序列和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6
一、基本原理36
二、常规GRE序列的结构36
三、扰相GRE序列36
四、常规GRE序列和扰相GRE序列的加权成像38
五、常规GRE序列和扰相GRE序列的临床应用38
第八节 稳态进动成像序列39
一、利用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39
二、GRE序列的稳态概念40
三、稳态进动成像序列41
第九节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42
一、EPI技术42
二、EPI序列的分类43
三、EPI序列的临床应用44
第三章 磁共振流体成像45
第一节 流体的基本概念45
一、血液的组织学特征45
二、血流动力学45
第二节MRI中的流动效应及影响因素45
一、饱和效应45
二、相位效应45
三、影响流动自旋相位的因素46
四、梯度运动与相位改变46
五、影响流动自旋幅度信号的因素46
第三节 幅度对比磁共振血管造影47
一、幅度对比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原理47
二、幅度对比血管造影的方法及过程47
三、幅度对比血管造影的要点47
第四节 相位对比血管造影47
一、PCA原理47
二、PCA的方法与过程47
三、相位对比图像的流动敏感性48
四、流动显示的方向独立性48
五、相位对比序列作用和用途49
六、PC A的序列49
第五节 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49
一、TOF-MRA原理49
二、TOF-MRA的流入饱和效应49
三、TOF-MRA中增加流动—静止对比的方法50
四、TOF-2D与TOF-3D MRA的比较50
五、PCA与TOF-MRA比较51
第六节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51
第七节MRA图像的后处理52
第八节MRA的临床应用52
一、颅内血管MRA52
二、颈动脉MRA52
三、胸部血管MRA53
四、腹部血管MRA53
五、四肢血管MRA53
第九节 磁共振流量分析53
一、2D-PC流量测量的原理53
二、一维实时流体采集54
三、体循环各主要血管流速值54
四、流量分析的临床应用55
第四章 设备构成56
第一节 主磁体56
一、磁体的性能参数指标56
二、成像用磁体的分类57
三、磁体系统的组成59
第二节 梯度系统59
一、梯度磁场的主要性能指标59
二、双梯度技术61
第三节 脉冲线圈62
一、射频线圈的主要功能62
二、射频线圈的主要技术参数62
三、射频线圈的调谐与耦合62
四、相控阵线圈62
第四节 计算机系统与辅助设备63
一、计算机系统63
二、辅助设备63
第五章 磁共振对比剂65
第一节 磁共振对比剂基础65
一、使用目的65
二、物理基础65
三、磁共振对比剂的作用机制66
四、磁共振对比剂的生物学特性68
第二节 对比剂的分类及临床应用70
一、磁共振对比剂的发展与分类70
二、磁共振对比剂的临床应用71
三、对比增强扫描序列选择及辅助技术77
四、磁共振对比剂应用剂量77
第六章 磁共振图像伪影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78
第一节 伪影分类、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78
一、伪影分类78
二、运动相关伪影79
三、序列相关伪影90
四、MRI设备及外源性因素干扰磁场所致的伪影99
第二节 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102
一、MRI图像质量控制的一般指标102
二、MRI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102
第三节 图像信噪比测定以及T1、T2弛豫时间测定104
一、MRI图像信噪比的测定104
二、组织弛豫时间测定104
第七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106
第一节 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106
一、脑MR成像技术106
二、颞叶MR成像技术111
三、后颅窝和内听道MR成像技术114
四、垂体MR成像技术116
五、眼眶MR成像技术118
六、鼻咽及鼻窦MR成像技术121
七、口咽部、唾液腺MR成像技术123
八、颞颌关节(TMJ) MR成像技术125
九、脑神经MR成像技术127
十、脑部血管成像MR成像技术130
十一、喉MR成像技术132
十二、颈部软组织MR成像技术134
第二节 腹部磁共振检查技术136
一、肝脏MR成像技术136
二、胆囊、胆道MR成像技术142
三、胰腺MR成像技术145
四、肾上腺MR成像技术148
五、肾脏、输尿管MR成像技术150
六、前列腺MR成像技术153
七、子宫MR成像技术156
八、阴囊及睾丸MR成像技术158
第三节 脊柱及脊髓磁共振检查技术161
一、颈椎及颈髓MR成像技术161
二、胸椎及胸髓MR成像技术163
三、腰椎及腰椎管MR成像技术166
四、骶椎及骶髂关节MR成像技术168
五、全脊柱MR成像技术168
六、磁共振脊髓造影(MRM)169
七、PROSET序列脊神经根MR成像技术172
第四节 四肢骨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173
一、肩关节MR成像技术173
二、肘关节MR成像技术175
三、腕关节MR成像技术177
四、双手MR成像技术179
五、髋关节MR成像技术179
六、大腿/小腿及其肌肉MR成像技术181
七、膝关节MR成像技术183
八、踝关节MR成像技术185
九、双足MR成像技术187
第五节 胸部及乳腺MR检查技术189
一、胸部MR成像技术189
二、乳腺MR成像技术190
第六节 心脏、血管磁共振检查技术193
一、心脏MR检查技术193
二、颈部血管MR检查技术195
三、胸、腹部大血管MR检查技术197
四、上、下肢血管MR检查技术198
第八章 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201
第一节 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201
一、弥散加权成像技术201
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204
第二节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205
第三节 磁共振功能成像209
第四节 磁共振灌注成像210